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不聽話,還總跟父母對著干?那估計是你用錯了方法

孩子不聽話,還總跟父母對著干?那估計是你用錯了方法

文:vipJr

孩子「不聽話」,是一個常見題。父母的態度和處理方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近日,印度一則父母哭求政府關閉「吃雞遊戲」的視頻上了熱搜。

一個16歲的印度男孩,連續玩了6小時的「吃雞遊戲」後,突然大喊大叫隨即倒地,送醫後不治身亡。

醫生說,玩遊戲時的刺激,使腎上腺素激增導致心臟驟停。

媽媽一邊哭一邊說:「孩子不聽我們的,給他把遊戲刪了,就絕食抗議。」

面對這樣讓人悲痛的情況,父母無奈呼籲政府關閉遊戲。

弗洛伊德說:人生就是弈棋,一步失誤,全盤皆輸。

孩子「不聽話」,是一個常見題。結果如何,父母的態度和處理方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愛迪生小時候也是個「不聽話」的孩子,調皮搗蛋,上課總愛提問,「老師,為什麼起風?」「老師,魚怎麼淹不死?」老師忍無可忍,向家長投訴。

面對老師眼裡「不聽話」的孩子,愛迪生的媽媽選擇去了解背後的原因,發現是兒子的好奇心強。

她還做起了兒子的家庭教師,甚至讓丈夫把閣樓改造成小實驗室供兒子倒騰。

媽媽的態度,最終成就了一位偉大的發明家。

孩子的成長軌跡,應該是一個和父母共同成長的過程。孩子「不聽話」,也是這個過程中必然發生的環節。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更要有方法地去引導。

Papi醬的脫口秀,毫不掩飾地說出了上一代人對於「聽話」孩子的要求。

就算如今,我們也總有「邪念」在作祟,似乎逃不了這個「最聽話小孩」的魔障。

「媽媽,我得了全校第一,離全市第一差1.5分,雖是帶病上陣,但不能成為考砸的借口,我現在就去罰抄《出師表》100遍。」說完,孩子乖乖地去用功了。

「媽媽,我不需要休息,我的心裡只有學習。我不要看漫畫,不要看閑書。」

「媽媽,我不玩手機,手機有輻射,會讓我的眼睛瞎掉。與其玩手機,不如幫你打掃衛生。」

說著已經拿起拖把,熟練地拖起地來。

不用操心孩子作業,關鍵是,這個孩子簡直比自己還聽話。

這種集「萬千父母要求」於一身的「聽話」孩子,雖沒見過,可如果有,給我一打也不嫌多!

可事實是,夢想可以很豐滿,現實往往就是很骨感。

最近有一個「輔導小孩作業」的進階版。

一個小姑娘和媽媽互懟,梨花帶雨,聲情並茂。對著媽媽一個勁嚎,嚎完雙手環胸,委屈地投訴媽媽態度不好。

媽媽也收起剛才的怒氣,放緩語調:「我什麼態度了?」

「就嗷嗷喊!」說著更委屈了,學著樣子,小手指使勁地戳著桌面:「我這題跟你講了多少遍了還不會!」然後轉過臉,邊哭邊責問媽媽:「我給你學得對嗎?對嗎?!」

剛才那個「嗷嗷喊「的媽媽,並沒能治住「不聽話」的孩子,卻讓她變得歇斯底里。

孩子就是自己的一面鏡子,你的張牙舞爪,照出了她的呲牙咧嘴。

家長會告誡自己,要有耐心,尊重孩子。有時候又希望孩子個個聽話,收到指令就能完美執行。

孩子不是順從父母心意而造出的機器。會「不聽話」的孩子,才是合理的正常的孩子。而父母需要做的,是引領著這個「不聽話」的孩子慢慢長大,漸漸懂事,越來越優秀。

有句諺語這樣說的:巧幹能捕雄獅,蠻幹難捉蟋蟀。孩子「不聽話」時,如何正確應對,才是爸媽們需要努力學習的一課。

1、啟動「硬核父母力」,讓叛逆變崇拜

同樣是痴迷於「吃雞遊戲」的印度網癮少年,因有個「引導有道」的爸爸,收穫了不同的人生。

兩年前,14歲的Divyansh Panwar沉迷於遊戲《絕地求生》,無心學習。爸爸看了著急,自己去了解了一下這款遊戲。看到裡面的槍擊場景,就想到了個法子,和兒子說:「要不要來一場真正的射擊?」

就這樣,爸爸把兒子帶去了訓練場。Divyansh Panwa也因此找到了人生目標。兩年後,喜提奧運資格賽銀牌,還將代表印度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

我們對「硬核父母」有各種解讀,這位爸爸有遠見,有明智的決斷,讓孩子開啟了奧運人生。無疑是「硬核父母力」的一種。

史記里有一句話:明者遠見於未萌,智者避危於未形。

孩子「不聽話」時,父母不是一味地批評,或無奈地放任。好好思考「不聽話」背後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去教育孩子,關注孩子的細微變化。

成長路上,也許下一刻就是轉機。

2、不妥協以哭鬧要挾的要求,但事後需共情

綜藝節目《辣媽駕到》里一個媽媽的困惑:

有一次,和7歲的兒子去了一家玩具店,他對著一個汽車模型看半天,怎麼也不肯走。

「媽媽,我要買。」兒子把我拉過去,指著玩具說。

我一看,和家裡一款很相似,就沒答應。

在以前最多也是撅起嘴跟我走了。那次,兒子不依不饒,竟嚎啕大哭起來:「我一定要買。」開始撒潑耍賴。

最後逼不得已,還是買了,可好擔心有下一次。

這位媽媽無奈地求助在場的兒童早期教育專家程穎。

程穎建議說:「對以哭鬧要挾的要求,一律不答應!」

但她馬上又給出了補充:「等孩子心情平復,找準時機去共情。告訴他為什麼不買?怎樣才能獲得玩具?比如用做家務來換取。」

很多家長或許做到了武斷拒絕,但在事後共情和告訴解決方法,這兩個方面,往往是疏忽的。

亞瑟·喬拉米卡利在《共情的力量》里提到:情感上的被理解絕對更能給人安慰,比任何語言都有用。

父母事後能去和孩子剖析一下剛剛「不聽話」時的心情,用理解的態度去和他說「下次該怎樣做」,比直截了當地說「你錯了」,好一百倍。

3、關心談話的內容,更要注重談話的氛圍

我是個不太能沉住氣的媽媽。每一次女兒發脾氣時,就忍不住想把道理給她講清楚,可越講她的情緒越壞,最後演變成河東獅吼,接著不歡而散。

直到有一天,和女兒在談論考前複習的事,本來聊聊天,氣氛很不錯。接著我又給她講了一堆道理,這時女兒冷冷來了一句:「我最不喜歡聽媽媽說教了。」

她的這句話,確實觸動了我。

我及時止住了說教。退出了她的房間。

讓我感動的是,過了幾分鐘,她來客廳,假裝不在意地問了一句:「媽媽,你生氣啦?」

《關鍵對話》里有句話感觸頗深:學會做一個雙核對話人,要關心談話的內容,更要注重談話的氛圍。

孩子在發脾氣時,是聽不進道理的。如果試圖用一大堆道理去壓制孩子快抓狂的情緒,那麼導致的結果就是,你講得越多,孩子越不會聽。

富蘭克林說:「有耐心的人,能得到他所期望的。」

現實很燥,在「不聽話」的孩子面前,我們往往缺了點耐心,讓自己變成一個易怒的人。

成長這條路,是一場永不停歇的修行。孩子是,父母也是。

做個有耐心的「雙核」父母,面對孩子的「不聽話」,不隨意放任,也不苛刻他們變成「完全聽話」的孩子。

歲月很長,我們都是第一次做爸媽,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長為更優秀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尖子生的秘密:連晚上學習都是有套路的!很實用,轉給孩子
讓孩子從小就吃苦,家長晚年的收穫更加幸福,挺有道理!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