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分清身體是寒是熱!內附寒熱表,保存下來告訴身邊的人!
最近總有人問夏天怎麼養生,於是會有很多的人給你支招,應該吃這個或者做那個。
很多觀點還不太一致,比方說,有的人會說夏天要喝涼茶喝去火的湯,廣東廣西那邊就流行這個;又有人說夏天要吃生薑吃熱的,最近姜棗茶的帖子就非常的多。
到底應該相信哪個呢?其實這都是因為我們不了解人體的運行規律,才會無所適從。
夏天溫度那麼高,為什麼身體是寒的?
按照常理來說,夏天人體內部是寒的,冬天人體內部則是熱的。為什麼夏天溫度這麼高,身體裡面卻是寒的呢?
因為人體和天地運行的規律是同步的。到了夏天,整個天地的陽氣在外(地上),陰氣在內(地下),你可以去摸一下井水,是很涼的。而整個冬天陽氣在內(地下),陰氣在外(地上),所以冬天的時候,你去摸井水或者去山洞裡,人會覺得暖和的。
人體順應天地能量場的運行,夏天氣血運行於體表,人則容易出汗,能量都跑體表去了,內部自然偏虛寒;冬天人體氣血運行於里,內部容易偏熱,皮膚則毛孔關閉,不容易出汗。
這樣說來,夏天應該是要少吃寒涼的東西,以免加重里寒,比如說西瓜,冰棍,冰淇凌,各種冰鎮的水果飲料之類要少吃。
有一句老話「冬吃蘿蔔夏吃薑」,夏天進補吃薑就好,不要吃滋膩的,本來脾胃虛寒就不消化,吃了滋膩的只會上火。夏天吃薑是不容易上火的,不信可以去試試。冬天為什麼吃蘿蔔呢?是為了疏通裡面的鬱熱。
為什麼夏天吃冰棍越吃越渴?
夏天喝冰水吃冰棍會覺得越吃越渴;喝上一杯熱水或者熱茶,反而不渴了,可能當時覺得熱,但過一會整個人便覺得涼快了。為什麼呢?
除了剛才說的之外,這裡面還包含著另一條人體運行規律:津液的產生靠脾胃的運化,脾胃的運化需要熱量才能完成,只有脾胃運化了,才能夠化生津液,人體才能真正的解渴。我們吃了冰涼的東西,脾胃的運化之力會降低,喝下去的水也不吸收,就會出現越吃冰的冷的越渴。
再說說夏天的感冒,有一個葯很常用,就是藿香正氣水。如果沒有好的醫生來診斷,吃這個葯一般來講奏效的可能性比較大。這是典型的溫熱葯。冬天的感冒,據我的經驗,熱證溫病反而偏多,哪怕在濕冷的南方也是如此。
我見過這樣的醫生,病人來看病,他會問是受熱了還是受涼了?病人如果說受了熱感冒的,他就會開寒涼葯清火藥;如果說受了寒涼了,他就會開溫熱葯。這是一種極大的謬誤,是完全不懂醫理的表現。
首先從外界的因素來講,夏天外面的溫度升高,人體未必得溫病;而冬天外面冷,人體未必得寒病。其次,一個人得溫病還是得寒病,外界因素的影響也不是絕對的。還有內因,就是看這個人腸胃裡有沒有積滯。
從臨證來看,這個因素的影響往往要比外界因素影響更大。如果一個人平時飲食過多,又喜食肉食辛辣的話,往往容易得熱病溫病;一個氣血虛,腸胃裡頭也少有積滯的人,往往得寒病陰病。
所以我們也不能單憑「夏天」就認定人體內一定是寒的,只是說偏寒的情況居多,所以我不建議所有的人都去吃生薑。如果說夏天就必須吃薑是違背中醫精神的。
最終的證據是辨人體的反應
那到底是應該執外因還是執內因呢?其實內外因都只是參考,都不可執。真正的中醫精神是什麼?是辨證。證是什麼?是人體的癥狀反應,那為什麼說是「證」呢?真正的「證」的含義是人體發生何種異常的證據。
所以我們辨一個病,不能以天氣為準,也不能以病人平時的生活習慣為準,更不能以年老年幼為準,這些都只能是參考,但都不能成為最終的證據。
不管是養生還是治病,都要了解辨證,否則容易弄錯,只聽別人支招,或者只聽大面上的理論,容易把養生變成害生。只有回到辨證,這才是真正的中醫精神。
如何辨寒熱?
有人會說,我們沒學過醫,怎麼能辨證呢?其實很簡單,現在我就教大家怎樣來辨人體的寒熱,只要寒熱辨對了,對於養生和簡單的用藥而言,準確率就高了,也不會有大方向的錯誤。
何為熱證?如果身體有以下反應:
A、怕熱同時掀了被子或脫了衣服不覺得冷;
B、喜歡喝涼水且喝了不覺得胃脹或涼,或者喜歡喝很多水,喝了不覺得胃脹或涼;
C、胃口很好,無消化不了的反應;
D、感覺鼻子里呼吸熱;
E、大便臭,或屁多而且臭。這些情況具其一就是偏熱證。
何為寒證?
A、感覺不想喝水,喝也只喝熱水,或感覺想喝水,卻喝不多且不能飲冷;
B、怕冷同時衣服穿得多,被子蓋得厚;
C、怕冷同時身體感覺渾身僵緊,行動不利,或骨節韌帶咔啪作響;
D、四肢冰冷,或胃腹有冷感;以上情況具其一,寒證的可能性大。
要注意兩點:
第一,寒證的反應往往自感不明顯,而且現在的人因為思慮操勞緊張熬夜,身體消耗大,陰寒的比較多,所以可以用排除法,只要沒有熱證反應,服用去火的葯就要謹慎。
一般來講,人吃溫熱的東西不容易吃壞,比方說常年吃辛辣的地域很多,不會有大問題(肉類不在溫熱之列,那屬於滋膩,容易助痰濕邪火),畢竟人體是靠陽氣在運行;吃寒涼的東西只要幾天就有可能吃壞脾胃,久服更是損傷元氣。
第二,切忌以人體局部的上火反應來辨寒熱,比如口腔潰瘍、青春痘、皮膚病、咽喉炎、便秘之類。從臨證上來說,人體在陰證寒證的情況下,也會發生局部上火。
寒證要禁吃生冷寒涼,可以適當吃些溫補的東西;熱證,哪怕自己感覺虛乏,其實也不是真虛,要少吃肉類,也不要用補藥去進補。特別要提醒的是,身體偏陰寒的,就算有口腔潰瘍、便秘之類的上火反應,也不能去吃寒涼葯清火藥。下火只是一時,不吃又會上火,且遷延不愈,傷害陽氣,小病變成大病。所以只要辨別對了寒熱,養生服藥時起碼可以做到無大錯。
最後提醒一點,夏天養生要少開空調。因為夏天氣血運行於體表,毛孔呈開放狀態,空調的寒氣容易進去,日後容易引起風濕關節炎類的疾病,女性還會引起宮寒。
同樣的原理,冬天也不要把屋子裡的暖氣開太熱,冬天的人體氣血能量歸於五臟,滋養五臟,猶如樹在長根,現在的北方把溫度燒到二三十度,冬天在家裡穿著短袖,這樣其實是強行把裡面的氣血能量調到體表,這樣一來內臟就失去了滋養,就會造成很多內髒的疾病,脾虛腎虛肺熱肝熱還是輕的,甚至臟器的痞結癌腫也隨之而來。
有些人會問,有這麼嚴重嗎?如果在鄉下生活過的人就知道,頭年如果是暖冬,哪怕只是短暫的幾天熱到二十度以上,來年就有很多的樹要死。萬物一理,所以現在氣血虧虛的人那麼多,莫名其妙的疾病也那麼多。
其實,只要明白了順其自然,不妄自作為,皆可活到天年,度百歲而去,哪裡需要什麼養生呢?說養生就已經是小道了。
附:寒性熱性體質如何調養
寒性體質如何調養
1、飲食上忌任何寒涼食物,即使是夏天也不要喝冷飲或吃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水果飲品。
2、不適合長期游泳,運動要做一些溫和性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太極拳、健身操等。不可運動過度,少做高強度的運動,大量的出汗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3、一年四季都要注意重點部位的保暖,如腰部、肩部、腹部、膝部,女同胞最好不要穿露臍裝、低腰褲,超短裙,冬天不要穿靴子短裙。睡覺時,即使是夏天身上也要蓋薄被入睡。
4、夏天不適合長時間吹空調,有的女同胞還喜歡睡前洗澡,頭髮沒有徹底晾乾就睡覺,這是一個不好的習慣,如果睡前洗頭了一定要吹乾了再睡。建議養成一個好習慣——每天用熱水泡腳。
5、食物要多選擇一些熱性的食材配料,可適量多吃一些肉類、栗子、山楂、核桃、紅豆、花生、杏仁、桃子、香椿、蔥、姜、茴香、香菜,花椒、胡椒、肉豆蔻等;當歸、人蔘、黃芪、桂圓等可以燉湯喝;冬天可以適量吃一些火鍋。
6、平時可以多喝薑茶、枸杞紅棗茶等暖身。
熱性體質如何調養
熱性體質的人主要以飲食調理為主,要多食寒涼性蔬菜、食物,因為寒涼性蔬菜、食物可以清涼調節作用。
1、減少食量,熱性體質肥胖者的最大弱點就是常會飲食過量。
2、熱性體質的人要減肥就要先解決便秘的問題,把宿便清除,多吃屬涼性而纖維較重的蔬菜,平衡體質之餘,更可以收清除宿便之效。
3、多喝溫熱的飲料或茶水,如果真的想喝或吃一些冰冷的事物或飲料,必須先喝下一杯溫熱水才行,絕不能空腹吃或喝冰冷的食品。
4、熱性體質的人平時可喝點菊花茶、薏仁茶清熱降火祛濕。
改善寒性體質的食譜
玫瑰紅棗粥
材料:黑米、白米、紅糖、紅棗十顆、藥用玫瑰。
①將黑米白米按1:1的比例,洗凈,加水浸泡一夜。
②將米倒入電飯鍋中,加開水熬煮,一定要一次把水加足。
③等待粥煮開時,將紅棗洗凈去核,切成丁,藥用玫瑰花苞去蒂,將花瓣分開,備用。
④粥煮開後,將紅棗加入一同熬煮,至米粒漲開,煮至粘稠時,將紅糖放入,溶化,起鍋前將藥用玫瑰花瓣撒入,攪拌均勻即可。
營養提示:紅棗:健脾益胃、補氣養血、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紅棗是補氣養血的聖品,同時又物美價廉;玫瑰:調理月經痛經、祛斑防皺、治療便秘、美容養顏;黑米:黑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補益脾胃,益氣活血,養肝明目等療效。
當歸雞湯
材料:党參25g,當歸頭25g,陳皮少許,紅棗4枚,瘦肉(羊肉,豬肉)250g,鹽適量
①党參和當歸分別洗凈。党參切段,當歸頭切片。陳皮、紅棗和瘦肉分別洗凈。紅棗去核備用。當歸入葯,分為全當歸、當歸頭、當歸尾三種。由於各部位揮髮油含量不一,所含微量素略有差異,故功效也稍有不同,當頭補血養血;全歸補血活血;當尾活血化瘀。
②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加入以上全部材料,為了食用方便,您可以用一個小包把重要包起來再放入瓦煲里。
③改用小火煲3小時,喝的時候可以加入適量的鹽。
溫馨提示:党參有增加紅血球及血色素的作用,中醫用為滋補強壯葯,功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陳皮也是一味常用中藥,具有通氣健脾、燥濕化痰、解膩留香、降逆止嘔的功效。
熱性體質推薦食譜
鯉魚苦瓜湯
食材:鯉魚1條、苦瓜200克左右、檸檬1個、高湯。
調味料:料酒、鹽、味精、白糖、薑汁。
做法:
a、把新鮮的鯉魚去掉頭部、尾部還有骨,洗凈,備用;
b、把苦瓜切成對半,然後把裡面的籽和內膜去掉,洗乾淨後切成片;把新鮮的檸檬洗乾淨,切片;
c、將高湯倒入湯鍋中,放入鯉魚和苦瓜,加上適量的鹽、味精、白糖、料酒及薑汁,先用大火把湯煮開,然後改成小火慢慢煮,煮10分鐘左右後,放入檸檬片就可以了。
鯉魚是我們常見的魚類,它具有滋補健胃、清熱解毒等的功效,再和苦瓜搭配起來,那麼二者就具有清熱降火和開脾健胃的作用。對於熱性體質的人來說,平時的食療中不妨試試。
各種食物的性質必須有所了解一下:
粘米:性甘平溫補。早晨煮粥吃,有暢胃氣,助消化,生津液之功。每早吃白粥,長肌肉,增加食慾。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高熱患者、胃腸道手術後均不宜吃粘米飯。
粳米:性甘涼,清胃熱、生津止渴。陳倉米(儲存多年的舊米)有清濕熱,利小便、除煩渴之功虛寒體質者不宜吃粳米。
糯米:性甘溫,脾肺虛寒者適用。但性粘滯,煮熟性熱,多吃發濕熱,動痰火。熱病者不宜吃。
麵粉,性甘溫,補虛養氣,充五臟。但能壅氣作渴,氣滯,口渴者少吃。
黑豆:性甘涼,補腎、明目、安神、養陰活血。常用治腎虛腰痛。
黃豆:性甘寒,有排膿拔毒,消腫止痛作用。炒熟吃則健脾。
綠豆:性甘寒,清熱解毒,利小便,消暑止渴。虛寒體質者忌吃。
薏米(薏仁米):性甘淡微寒,有滲濕利水,健脾消腫功效。妊娠婦女忌吃。
蓮子:性甘溫,補脾,交通心腎而『安神,治脾虛泄瀉、失眠、婦人帶濁、男子夢遺。大便燥結者少用。
韭菜:性辛溫,行氣活血,有散瘀止吐衄作用,又能助腎陽,治陽痿。陰虛陽亢者和孕婦慎用。
大蔥:性辛散,能發汗解表,通竅,活血。胃熱者少吃。
大蒜:性辛溫,健胃通竅,祛寒解毒。多食生痰動火,陰虛者不宜吃。
薤頭::性辛溫,調胃、通陽,行氣散血,治心胃氣痛。氣虛血弱者慎用。
芫荽(胡荽):性辛溫香,辟穢氣,能發麻疹。陰虛病人忌吃。
生薑:性辛溫,祛寒發表,調胃止嘔,辟腥臭,消水腫。熱病和癰瘡病人忌吃。
蘿蔔:性甘辛寒,有化痰,消食,解毒作用。但性寒,虛寒體質者忌吃。服人蔘時忌吃蘿蔔。胃痛病人吃了蘿蔔乾會複發。
冬瓜:性甘寒,止渴利尿,消水腫。陽虛患者忌吃。
絲瓜:性甘涼,涼血、解毒、消暑。胃寒者少吃。
茄子:性甘寒,散血,多吃令人目昏。
辣椒;性辛溫,祛寒健胃。胃熱和痔瘡患者忌吃。
芥菜;性辛涼,有發散作用。輕症外感飲芥菜湯有解表作用。
白菜:性甘寒,利尿,清肺熱。肺寒咳嗽者忌吃。
南瓜;性甘溫,補脾充饑,暖胃。胃熱病人少吃。
黃瓜:性甘涼,止渴解暑,利尿。脾胃虛寒者忌吃。
芥藍菜:性溫澀,散血。婦女血虛時少吃。
長豇豆(豆角):性甘平,補脾。
四季豆:性寒有毒。煮熟透,並多加豬油可防中毒。胃寒者忌吃。
蓮藕:性澀平,解熱毒,止渴、消瘀血。藕節能止血。煮熟性甘溫,益胃補心,止瀉。
花生:性香辛甘,益脾、潤肺、補血。
萵苣(生萊);性甘涼,止渴清胃。胃寒者少吃。
木耳:性甘涼澀,散,血清熱,止痢。虛寒體質者忌吃。
玉米;性甘平,益中補脾。止渴消腫。
紅薯;性甘平,潤胃滑腸。大便溏爛、胃痛病人忌吃。
菠菜:性溫澀,補血。胃熱者少吃。
莧萊。性寒滑,清大腸熱。脾虛便溏者忌吃。
大白菜(京白菜):性甘寒,清胃熱,利尿。虛寒體質者忌吃。
芋頭:性甘溫,潤腸通便。胃痛和大便爛者忌吃。
慈姑:性甘溫澀,實大腸。便秘者少吃。
竹筍:性甘寒澀,能發瘡毒。癰瘡病者忌吃。
紫菜:甘寒滑,能降火祛熱痰。肝陽上亢之頭暈可吃,胃寒者忌吃。
髮菜:·性寒,散血降火,止痢疾。虛寒者忌吃。
豆腐:性甘咸寒,清胃火,止渴。胃寒者忌吃。
豌豆(蘭豆):性溫涼,潤腸胃,止渴。
苦墨菜:性苦寒,清熱解毒。胃寒者忌吃。
洋蔥頭:性辛溫,健胃滑腸。
欖角;性咸溫澀,破氣消積。胃痛和有內熱者忌吃。
菇菜(空心菜):性淡涼,消暑解毒。寒性體質者少吃。
飯豆(眉豆):性甘淡澀,行水祛濕消腫。寒症者忌吃。
芹菜:性辛香,發散活血,消滯。血虛病人忌吃。
番葛:性甘寒,止渴解暑,清熱。胃寒者忌吃。
粉葛:性甘涼,生津止渴,解酒,清胃熱,止瀉。
荸薺(馬蹄):性甘涼,消積涼血,消暑解渴,生津。陽虛者忌吃。
葫蘆瓜:性酸甘寒,行水消腫,解暑利尿。寒性體質者忌吃。
蒲瓜:性甘涼,清熱解暑。
水瓜:性甘寒,清胃瀉腎火,利小便。腎陽虛者忌吃。
豆豉:性咸溫,健胃破氣消積。哺乳婦女忌吃,吃則乳汁不來。
金針菜(黃花萊);性甘寒,清熱解毒,活血利水。治黃疸肝炎。
構杞菜:性甘苦涼,清肝明日。
雪梨:性甘涼,潤肺止咳。肺寒者忌吃。
白果:性苦甘潤,潤肺定喘,化痰,縮小便。寒喘者忌吃。
核桃:性甘溫,潤肺溫腎,定喘,壯陽,縮小便。
西洋萊:性甘苦寒,清肺火,利尿,虛寒者忌吃。
番木瓜;性甘溫潤,潤肺,下乳汁,養胃陰。
柿餅:生柿子性甘寒,多吃生痰敗胃。柿餅性甘溫,健脾益肺,止瀉。
紅棗;性甘溫,補血健脾。
柚子:性甘苦潤,潤肺化痰,行氣消滯。
甘蔗;性甘潤,有生津養陰作用。
肺、胃乾燥者最適宜。
荔枝:性甘酸溫,補血暖胃溫腎。陰虛火旺者忌吃。
胡椒;性辛溫香,溫脾、肺、胃,止咳化痰。熱症者忌吃。
柑、橙:性甘酸涼潤,生津、潤肺、健胃、助消化。
香蕉;性甘寒滑,潤腸通便,降火生津。
馬鈴薯:性甘涼潤,潤胃滑腸。
黃皮果:性甘酸澀,行氣、生津、消食。
龍眼:性甘溫,補血健脾,寧心安神。
黑芝麻:性甘平潤,潤肺、胃,滋肝、腎,滑腸。
赤小豆:性甘淡,利水消腫。
海藻、海帶:性咸寒,能軟堅散結,
滌痰,治癭腫。虛寒體質者忌吃。
忙果:性甘酸涼潤,化痰止咳,潤肺生津。
茼蒿菜:性甘溫澀,補腎,縮小便。
紅茶;性微苦溫,暖胃提神。
綠茶:性苦寒,清熱生津,止痢,消食。
蘋果:味甘酸性平,補心益氣,生津止渴,健脾胃。助消化。
扁豆;味甘性平,健脾,胄,消暑解毒,除濕止瀉。
枇杷果:味甘酸性子,潤肺止咳,生津止渴,和胃止嘔。
米粉:用米漿放在蒸盤裡蒸熟而成。味甘性涼,養胃益氣,生津潤腸。胃寒及胃酸過多者忌吃。
豆醬:味甘性寒,和胃生津,潤腸。胃寒者忌吃。
山藥(懷山藥、淮山):味甘性平,補脾、胃,益肺、腎,長肌肉,止泄瀉,治消渴,固精,止帶下。
小麥肉;味甘性平,養心安神,止汗生津,治精神恍惚、煩燥不安等症。
橄欖(青果);味甘酸性涼。清熱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開胃降氣,除煩醒酒。胃痛病者忌吃。
木薯;味甘性寒、有毒,生津充饑,滑腸。胃寒者忌吃。
百合:味甘微苦性子,潤肺止咳,清心安神。
番茄(西紅柿)·:味甘酸性平,開胃助消化,生津止渴,治口舌生瘡。
豆腐乳;味甘咸微香,健胃消食,消脹滿,潤腸。
香蕈(香菇);味甘性平,開胃進食,化痰理氣。
豆芽;味甘平,祛濕利水,清熱,解酒,消腫脹。
蠶豆:味甘性平,益脾健胃,和中止瀉。
米糠;味甘性平,益胃,除濕,治腳氣病。
麥片:味甘性平,養胃,滋潤五臟,除濕,治腳氣病。
芡實;味甘澀平,補脾止瀉,圃腎澀精。
西瓜:味甘性寒,消煩,止渴、解暑,利小便。
甜瓜(香瓜):味甘性寒,止渴,利小便,解暑除煩。
葡萄:味甘酸性平,除煩止渴,健胃、利尿,益氣補血。
桃子:味甘酸微溫,治肺癆虛熱,潤皮膚,益顏色。
石榴:味甘微酸性微溫,解酒、止渴,健胃、止痢。
菠蘿;味甘酸微溫,消食、止渴、止瀉。
桑椹:味甘性寒,滋陰補血,止渴、解酒、安神。
食油:味甘香,潤腸緩下,滋補肺牌,潤澤皮膚。
食鹽:味咸性寒,解毒涼血,潤燥,止癢。水腫病人少吃。
黃豆醬:氣味咸寒,外塗湯火傷,益胃。
豆豉:氣味咸香,健胃,消腹脹,婦女用之回奶,解魚、肉、菜毒。
食醋:氣味酸溫,下氣消食,散瘀止痛,軟堅散結。
食糖:氣味甘平,益氣、潤燥、清熱。
蜂糖:氣味甘平,潤五臟,益氣補中,止痛解毒,潤肺補虛。
酒:氣味甘苦辛,少飲和血行氣,壯神禦寒,健胃,多飲動火生痰,損脾胃,生濕熱。
煙:味辛香燥,提神醒腦,但有傷津損肺、生痰等害處,勿吸為宜。
雞:性甘溫,補虛溫中,生血補肝。但性溫燥動風,熱症和小兒驚風者忌吃。
鴨:性甘寒,滋陰補虛,利水潤肺,水鴨尤良好。
雞蛋:性甘平,養心安神,益氣補血。
豬肉:性咸寒,潤腸胃,生津液,豐肌肉,澤毛皮。多吃生痰助濕,外感風寒者忌吃。豬的五臟,可作補五髒的輔助葯。
狗肉:性酸咸溫,暖脾胃,補虛勞,助腎陽。陰虛火盛者忌吃。
羊肉:性甘熱助火,補虛勞,益氣血,壯陽健胃。熱盛陰虛者忌吃。
羊奶:性甘溫,補肺腎,潤胃腸。治男子虛勞。
牛肉:性甘溫,補脾益氣,生血強壯。癰疽和熱病者忌吃。
牛奶:性甘微寒潤,補虛勞,潤腸胃。治反胃噎嗝,羊奶尤良好。
鯽魚:性甘涼,清潤胃陰。治胃熱引起的口瘡。
鯇魚(草魚):性甘溫,補脾胃。
鱅魚(大頭魚):性甘溫,健脾實肌肉。
鰱魚:性甘腥溫,壯肌肉,潤腸胃。
素材來源:脈脈養生
編輯:ZHFDA團隊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後台,我們將24小時內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