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香港青少年機場快閃,5首老歌燃情催淚,內地人可能會選一條大河

香港青少年機場快閃,5首老歌燃情催淚,內地人可能會選一條大河

這幾天,一段兩年多前的視頻再度熱傳。

2016年9月3日,香港國際機場,香港青少年管弦樂團玩了一把快閃,演奏了《踏雪尋梅》 、《男兒當自強》、《叉燒包》 、《獅子山下 》、《東方之珠》五首港人耳熟能詳的曲子。

第一首《踏雪尋梅》創作於1935年,劉雪庵詞,黃自曲。曲調輕快跳躍,歌詞通俗又很中國,一派中國人嚮往的生活——

雪霽天睛朗,臘梅處處香,騎驢灞橋過,鈴兒響叮噹。響叮噹 響叮噹 響叮噹……好花採得瓶供養,伴我書聲琴韻 ,共度好時光……」

第二首《男兒當自強》,黃霑改編自古曲《將軍令》並填詞,林子祥演唱,1991年的電影《黃飛鴻》主題曲。鼓聲鏗鏘,熱血飛揚,讓無數人熱血沸騰、胸膽開張,頓起奮發圖強、保家衛國之壯志——

「傲氣傲笑萬重浪,熱血熱勝紅日光。膽似鐵打骨似精鋼,胸襟百千丈,眼光萬里長,誓奮發自強,做好漢,做個好漢子,每天要自強。熱血男子,熱勝紅日光,讓海天為我聚能量,去開天闢地,為我理想去闖。看碧波高壯,又看碧空廣闊浩氣揚,既是男兒當自強……」

第三首《叉燒包》,節奏歡快生動鬼馬,這就一粵式說唱。叉燒包是港人喜愛的小點,《叉燒包》讓一籠籠美味的點心如在嘴前——

叉燒包,誰愛吃剛出籠的叉燒包。還有那蓮蓉包、豬肉包、玉薯包、豆沙包,應有盡有廣東包……」

這首歌大家聽的多是徐小鳳的版本,還有《賭聖》中周星馳的歌舞片段,這首歌的原唱邵氏女星張仲文,1957年,在《三姊妹》時中她邊歌邊舞。

張仲文走紅時,李小龍都還是陪襯,傳聞李小龍還給她當過私人保鏢。當年一份《張仲文在美登台》的新聞,李小龍、張仲文同台跳舞,報紙介紹李小龍時只說是「粵語小生」。

特別要說的是《叉燒包》是一首改編歌曲,1954年Bob Merrill在紐約一家義大利餐廳的餐巾紙上創作出了「Mambo Italiano」,由當紅女歌手蘿絲瑪莉·克魯妮(好萊塢巨星喬治·克魯尼的姑姑)演唱。

「曼波」是起源於加勒比海的一種舞蹈,節奏明快、熱情奔放,二戰後在美國一度非常流行。翻唱「Mambo Italiano」的版本極多,《叉燒包》是其中一款。

第四首《獅子山下》,顧嘉輝作曲,黃霑填詞,創作於1979年。

對於香港人來說,獅子山是一種精神象徵,它見證著香港從一個小漁村到國際化大都市的艱辛歷程。獅子山精神代表著普通民眾的自強不息,提起它,香港人總能尋找到力量所在,無論多麼面對什麼樣的困難,都能振奮精神,迎接挑戰。

上世紀七十年代,正是香港經濟騰飛時,1973年,香港電視台開播單元劇《獅子山下》,述說市民生活和他們對社會民生的看法。這些故事反講述香港普通市民的故事,也見證了香港歷史。

《獅子山下》播出跨度達21年,轟動全港,的主題曲本來是廣東傳統民樂《步步高》,1979年顧嘉輝、黃霑寫了《獅子山下》,由羅文演唱,這首歌甚至有香港「城歌」之稱——

人生中有歡喜,難免亦常有淚,我哋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人生不免崎嶇,難以絕無掛慮,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隨,無畏更無懼,同處海角天邊,攜手踏平崎嶇,我哋大家用艱辛努力寫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第五首《東方之珠》,羅大佑作詞作曲——

小河彎彎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東方之珠,我的愛人,你的風采是否浪漫依然。月兒彎彎的海港,夜色深深燈火閃,亮東方之珠,整夜未眠,守著滄海桑田變幻的諾言。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彷彿都說出你的尊嚴,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

70多名十四五歲的少年,幾分鐘之內把機場變成了音樂廳,香港青少年管弦樂團的這次快閃策劃設計很牛,而其中傳遞出的對家園深深的熱愛,更打動人心。

高德儀,香港青少年管弦樂團藝術總監兼總指揮,也是機場快閃表演的設計與策劃者。她說此前做過4次快閃表演,選的都是貝多芬等西方作曲家的音樂,但沒什麼影響,所以這次選擇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男兒當自強》、《東方之珠》等。

高德儀在香港出生,中學時前往美國讀書,一路讀到碩士,因為窮,其間只回過一兩次香港。在異國,每當聽到熟悉的音樂,就覺得好像和家裡變近了,和香港變近了。她相信這些曾引發自己情感共鳴的歌,也會引發更多人的共鳴,於是有了這樣精彩的表演。

歷史,不只在紙上,紙上的歷史,往往離你很遙遠;文化,不只在書中,書中的文化,已經牽扯上了太多的名與利。最原始最純粹的歷史和文化,無需去翻看,去尋找,它一直在你的血管里流淌,在你的心底深藏,在你的身邊回蕩。

香港青少年管弦樂團這5首快閃曲目中飽含的家國情懷與拼搏精神,喚起了人們內心共同的記憶與感情。這是香港人熟悉的歌曲,如果來選5首讓所有中國人聽了都會從心底感動的,不知道你會選什麼?想來以下這3首會上很多人的選單。

1、《梁祝》。

小提琴曲,何占豪、陳鋼作曲,俞麗拿演奏,它的優美遠已經超出了故事和音樂的範疇。

2、《送別》。

這本來是一首美國黑人音樂,李叔同填詞後在中國傳唱百年,甚至於很多人說起中國風,首先想到的除了還有《梁祝》,就是《送別》。好玩的是這首歌在「原產地」美國卻幾乎沒人知道了,原版的《夢見家鄉和母親》只在南北戰爭期間流行過一段時間。

文化和藝術就是這樣,愛者得之。劉勰《文心雕龍》曰「物雖胡越,合則肝膽」,《送別》就是個最好的例子——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3、《我的祖國》。

作曲劉熾,作詞喬羽,演唱郭蘭英。不需要多說什麼了,音樂聲起已經足夠了——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這是英雄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好山好水好地方,條條大路都寬敞,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情詩經 的精彩文章:

被傷害的流浪小奶貓眼球脫出掛在臉上,這樣的動物救助中心太多了

TAG:愛情詩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