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在創新中尋找非遺生存之道

在創新中尋找非遺生存之道

6月8—9日,「遺產:理論與實踐」高峰論壇暨《遺產》首發式在深圳舉行。與會專家表示,要通過科學而有效的實踐讓文化遺產得到全面深入展示與傳承,讓當代民眾充分感受文化遺產的內涵魅力,提高文化遺產的附加值。在當下的實踐中,遺產保護要將情懷支撐與理性把控合二為一,從而打造大眾所期望的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新局面。

具有濃厚的跨學科色彩

南方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周永明表示,遺產豐富多彩,包羅萬象。有形的建築、藝術品、生產生活用具,無形的民俗、傳統、語言、記憶、美學、宗教觀、工藝、生態,都可歸為遺產範疇。遺產研究作為一個涉及甚廣的研究領域,從發軔之時,就具有濃厚的跨學科色彩。在具體研究中,遺產研究借鑒了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人類學、民俗學、博物館學、遺產保護學、旅遊研究、文化地理學、文化研究、記憶研究、法律及公共政策研究等眾多學科的理論、方法概念和研究視角。此外,遺產研究在尊重人類遺產的多樣性和整體性的同時,也應拓展國際視野。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人是人民,非遺保護的主體也是人民。」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高丙中表示,非遺保護是把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挖掘出來,以文化遺產的名義讓它們永遠傳承下去。普通人的生活內容成為公共的文化遺產,與其說是因為它們的精美,不如說是因為它們承載了價值、情感、技藝、記憶、想像。它們作為非遺受尊重、受欣賞,實際上是普通人被尊重、被欣賞。非遺保護在中國的蓬勃發展,得益於人民對尊重與欣賞的迫切需要。這是非遺保護在中國受歡迎、得民心的根本原因。

重新回到日常使用的功能

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馬知遙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重新回到其日常使用的功能,如果非物質文化遺產失去了使用性,生命力就會逐漸衰退。以近年來有關民間布老虎和葫蘆雕刻技藝的研究為例,伴隨著對非遺賴以生存的民俗文化的挖掘和倡導,以及藝人們對使用性的自覺追求,使得這兩項非遺技藝在不斷的創新中尋找到生存之道,提升了自我造血機能,獲得了健康發展。

2006年,「古漁雁民間故事」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激活了遼河口區域民眾對漁雁文化的認知。在遼寧大學教授江帆看來,遼河入海口區域漁雁文化蘊含豐富的遼河口區域原生文化質素,沉積有多層次的文化認知體驗,並以其綿延不息的生計傳統、口承敘事,留下了曾在遼河口拼搏的族群的生存足跡,構築了遼河口文化的歷史根基。漁雁文化如同一個坐標,使遼河口區域社會的運行秩序得以有序構建。近年來,漁雁文化作為遼河口區域文化的代表性符號,已經成為區域經濟與文化發展的一個支點。

保護與創造性轉化並行

自2004年中國加入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來,社會各界對非遺的認知不斷深化,各級非遺傳承主體各司其職,在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中逐漸顯現出不同程度的特殊感召力。馬知遙表示,在強調非遺使用性的同時,還應注意保持其本身的傳承性,喪失傳統的創新也是對非遺的破壞。

「中國的非遺保護是體量巨大的一項文化事業,需要政府、商業機構、非營利組織在其中各司其職、各盡其責。」高丙中認為,中國的非遺保護事業由多主體合作開創。今後,需要創設並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非遺代表作名錄體系和代表性傳承人名錄體系、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研培計劃實施體系等非遺保護機制。

江帆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要積極應對社會的現實需求,實現文化遺產保護與創造性轉化並行。在不影響傳承的前提下,應讓一些可以流通的非遺項目融入市場經濟,使文化主體最大程度地從中獲益,以激發非遺傳承的內在動力,走出文化遺產保護的困境,實現文化遺產的有序保護和永續傳承。

與會學者表示,傳播和傳承是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的兩翼,沒有傳播,傳承也難以持久。在當今的實踐中,要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道路上發揮二者的作用,實現非遺傳承的可持續性。

會議由南方科技大學社會科學中心暨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主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姜輝 龔云: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
基層政府治理能力亟待系統深入研究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