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本狙擊手為什麼要把自己拴在樹上不留退路?

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本狙擊手為什麼要把自己拴在樹上不留退路?

瓜島戰役以後,美海軍陸戰隊迎來了大換裝,淘汰了笨重且需要水冷的M-1917勃朗寧重機槍,換成了質量大為減輕且槍管外部加裝散熱筒的風冷式散熱結構的M-1919勃朗寧中型機槍。此外,5發彈倉供彈的M-1903春田手動步槍則全都被8發漏夾彈倉供彈的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所取代,班長使用20/30發直彈匣供彈的M-1湯姆遜衝鋒槍,全班另有一挺裝上兩腳架當輕機槍使用的20發彈匣供彈的M-1918A1/A2勃朗寧自動步槍。

此後,部分士官追加了一把15彈匣供彈的M-1卡賓槍,1943年秋季開始,又追加了一把30發彈匣供彈的M-3衝鋒槍,一把裝上觀瞄鏡當狙擊槍使用的5發手動M-1903A4步槍。因此,換裝以後的美軍步兵槍械火力遠在日軍之上,日軍步兵普遍裝備的是5發彈倉供彈的38/99式手動步槍,與美軍步兵最基本的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畢竟存在有技術代差,在雙方士兵近距離遭遇戰中,軍迷喜歡用美軍吊打日軍來形容,也是不無道理的。從好萊塢拍攝的二戰題材影片來看,日軍儘管作戰非常頑強,但手中兵器確實不如美軍,美軍步兵輸出的嚴密火力, 是二戰殘酷的奪島戰中,日軍死傷慘重非常重要的原因,當然,死於美軍艦炮火力和航空轟炸的日軍數量更為龐大。由於美軍具備火力上的絕對優勢,在近距離作戰中,包括日軍的軍刺衝鋒,無疑是自尋死路,因此日軍充分發揮了狙擊兵的作用,盡量給予美軍以殺傷。

或深挖洞,弄個地面上的單兵掩體,先找個隱蔽且視野良好的灌木叢或者地表,偽裝好以後爬進去,在叢林戰中幾乎很難被發現,忍受潮濕和蚊叮蟲咬,在洞中當蜘蛛俠,獵殺偶爾路過的美軍散兵游勇。或上參天大樹,待在樹上,登高望遠,用裝上觀瞄鏡的38式步槍(命名為97式狙擊槍)獵殺遠處或走過路過的美軍。爬樹,對於狙擊兵來說,實際上是個禁忌,儘管樹冠上視野良好,可以給對手造成極大的殺傷,但同時也是一條死路,一旦槍聲響起,肯定會暴露目標,成為敵方輕重火力的靶子,等待狙擊兵的只有死路一條。

至於日軍狙擊兵,為什麼要把自己拴在樹上不留退路,也是出於技戰術考慮,同時日軍狙擊兵自上樹之日起,就沒有考慮到退路,要就將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說吃喝拉撒睡全在樹上,為了不至於掉下樹來,就用腰帶或繩索將自己捆綁在樹上。在熱帶叢林里,日軍狙擊兵非常善於偽裝,有蓑衣斗篷,加了植物的偽裝網,於周邊環境渾然一體,加上包裹的槍身,都讓日軍狙擊兵成為絕好的叢林生物。把高高的樹冠當做狙擊陣地,此等不要命的瘋狂狙擊戰術,給美軍帶來了很大傷害,在島嶼爭奪戰中,中遠距離的狙殺非常致命,據戰後美軍回憶,97式狙擊槍的6.5毫米彈丸,在150米距離上,能有效擊穿美軍的鋼盔。以至於美軍見到嚴密的樹冠,都會條件反射地開槍,甚至用火焰噴射器噴一槍,或乾脆用反坦克炮來一發,直接把樹冠剃個精光,樹上有日軍狙擊兵自然也被打成了碎片,看來美軍被日軍上樹的狙擊兵打怕了,吃盡了日軍上樹狙擊兵的苦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智囊 的精彩文章:

如果因為美國拖欠會費,成員國聯名要求把聯合國總部遷出美國,美國會怎麼辦?
俄羅斯收回了克里米亞,為什麼不收回阿拉斯加?

TAG:歷史智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