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德翼雙鷹,世界空戰史的開端

德翼雙鷹,世界空戰史的開端

作為一戰中的王牌飛行員,伯爾克和殷麥曼的名字雖然遠遠不如「紅男爵」里希特霍芬那樣在今天幾乎人盡皆知,他們的戰績(伯爾克40架,殷麥曼15架)在牛人扎堆的德國空軍中也排不上號。但在人類戰爭史和軍事史上,這二位的地位卻是誰也無法撼動的。著名戰史專家克里斯托弗·錢特曾說:「空戰史上的真正作戰,是從伯爾克和他偉大的競爭者馬克斯·殷麥曼中尉開始的。」

找個哥們幫我

奧斯瓦爾德·伯爾克1891年5月出生於德國,因為打小喜歡冒險和富有刺激感的事物,所以他在成年後便參軍入伍,成為了一名翱翔於天際的飛行員。

一戰爆發後,戰火很快就蔓延到了空中。最開始,空戰並不是像我們所熟知的那種有組織、有戰術、成規模的戰機廝殺,受限於多種因素,它更多地表現為幾架飛機之間的小打小鬧。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交戰雙方的飛行員都發現,誰能搶在對手之前佔據高度優勢,誰就能在空戰中克敵制勝。伯爾克也對這一「黃金準則」深信不疑,但有幾次,他在搶佔高度優勢後,正準備俯衝,給敵人來一個從天而降的「雷霆一擊」。可突然他發現,竟然有另一架敵機也在追蹤他——這可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而要命的是,這討厭的「黃雀」什麼時候飛到身後的,他竟然一點也不知道!

僥倖擺脫追擊回到基地後,嚇出一身冷汗伯爾克想來想去,覺得單機追敵太過危險。如果能有人配合他,在他專註於追敵時幫自己驅逐威脅,那該多好!於是,他找來戰友殷麥曼中尉,請他和自己進行雙機飛行。

「老殷,一個人在天上單打獨鬥太危險,啥時候被盯上了都不知道。要不這樣,咱倆下回一起出擊,你幫我、我幫你,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你看怎樣?」

「兄弟你說的正合我意,我也正對落單後沒人掩護著急呢,下回咱哥倆一塊走起吧!」

那麼殷麥曼是誰?伯爾克為什麼會選他來做自己的搭檔呢?

雙機編隊誕生

提起殷麥曼的經歷,那可以說比伯爾克的還要傳奇。本來,他在軍校畢業後,進入鐵道兵部隊服役。可不知怎地,他迷上了飛行。為了當飛行員,他不惜放棄晉陞為軍官的機會,並通過測試,如願地開起了飛機。

一戰爆發後,殷麥曼多次駕機升空偵察敵情。但他覺得這種任務太過無聊,喜歡追求刺激的他總想玩點兒新鮮的。一回他駕機穿越戰線,來到巴黎上空。看到地上烏泱泱的人群,殷麥曼靈機一動,找准一處人流密集的地方俯衝過去,順手拿起一個沙袋丟了下來。地上的人以為他扔的是手榴彈,驚恐萬狀地四散奔跑。看到這樣的場景,殷麥曼捧腹大笑。他這次行動,算得上是有史以來巴黎遭受的第一次「空襲」。

不久後,空戰開始登上一戰的舞台。善於琢磨的殷麥曼創造了一套拉高後俯衝攻敵的戰術,並擊落一架敵機。但是,他發現這種戰術存在很大的危險,因為你在俯衝時,也會有敵人趁機佔據高位咬住你。故而當伯爾克找到他要求兩人組隊時,他便愉快地答應了。

哥倆配合默契,制定了一套在空中互相聯繫的信號,互相為其視界盲區提供掩護,並藉此發現從對方尾後進入的敵機。這樣一來,飛行史上第一個雙機飛行編隊誕生了。很快,由於這一戰術運用得當,他們的戰績開始直線上升。尤其是伯爾克,他充分總結空戰中的經驗教訓,提出了許多至今仍被奉為經典的空戰原則,包括設法背光飛行,使敵人難以瞄準;一旦發起進攻就不要中止,眼睛死死盯住對方、識別敵人可能施展的詭計;敵方如果向你俯衝過來,千萬不要躲開,而是要迎上去;在敵方一側活動時,不要衝得太快,記得給自己留下退路等等。這些原則直到今天仍被人們用於空戰之中,因而伯爾克也被稱為「空戰之父」。

受到伯爾克和殷麥曼的影響,德軍飛行員開始紛紛組建雙機編隊,後來又發展出三機、四機和多機編隊。再後來,協約國空軍也紛紛效仿。空戰逐漸從單個戰機的小打小鬧,發展為有組織、有戰術、成規模的大機群之間的對決。可以說,如果沒有二人的「一拍即合」,後來二戰中那種「機群決戰」也就不可能出現。

空中騎士的隕落

到1915年初,伯爾克已經擊落了28架協約國戰機,這個數量不僅在德國,在當時各交戰國的飛行員中都是獨佔鰲頭的。而他的搭檔殷麥曼雖然只擊落7架,但他卻在另外一個領域內獨領風騷。1915年秋的一天,殷麥曼駕機做日常訓練。突然間,他想到如果激戰中被敵人死死咬住,用什麼辦法可以儘快擺脫對方,而且又能逆轉局勢反咬對手呢?想著想著,他立即拉起機頭,大角度爬升至幾乎垂直的狀態。正當地上的人目瞪口呆時,他又一個橫滾恢復到平飛狀態。而此刻,他的高度已比原先多出一大截。

興奮不已的殷麥曼回到地面後,馬上和大家分享了這一動作的心得。後來經過不斷改良,一個劃時代的機動動作——殷麥曼翻橫空出世。這個機動不僅可以有效擺脫追尾的敵機,還能儘快搶佔高度優勢,轉守為攻,令敵人防不勝防。

殷麥曼翻轉的出現,使空戰成為了一種立體的對抗,直到今天這一機動還是飛行訓練和特技表演的必學套路。很快,殷麥曼將這一「絕招」傳授給了戰友們,而他自己也憑藉此法,使戰績翻了一番,達到15架。但過多的教學任務卻擠佔了他大量的時間,不僅耽誤了其取得更多戰果,也使他的實戰次數大受影響。1916年6月15日,久疏戰陣的他終於得到了一次戰鬥的機會。然而,正當他準備大顯身手、全力追逐一架英軍戰機時,冷不防另一架英軍戰機以一個類似殷麥曼翻轉的動作繞到了他的身後,一個點射就將其擊落。

雖然幹掉了這個勁敵,但英軍並不高興,他們本想活捉殷麥曼,利用其才能為自己服務。事後,為表達對這位偉大對手的尊敬,英軍專門為殷麥曼製作了花圈,寫了輓聯,派王牌飛行員葛利楚駕機飛到德軍上空,用降落傘投下,以表示對殷麥曼的敬意和惋惜。

「黃金搭檔」終成歷史

失去了搭檔兼摯友,伯爾克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但他很快就從悲傷中走了出來,並化悲痛為力量,將殷麥曼創造的技戰術運用到空戰中,為戰友報仇。一次,他被三架英機包圍。但他不懼強敵,連續以兩個殷麥曼翻轉加大角度橫滾擺脫了追擊,並將三架敵機全部擊落。這一場空戰震驚了敵對雙方,以至於英軍曾一度下令,在追擊敵機時如果不能一次得手,就盡量以大範圍盤旋從兩側尋找退路,千萬不要一味追敵,以防對手反咬自己。

受到勝利鼓舞的伯爾克再接再厲,在1916年夏末又創造性地發明了「大圓圈編隊戰術」。鑒於當時的戰機尾部的防禦十分薄弱,伯爾克設想一旦敵眾我寡之時,戰機可以形成一個近似圓圈的陣型,這樣每一架飛機都能夠保衛前一架友機的尾部,而編隊指揮官只需每次略增大自己航行的半徑,便可以率領全隊擺脫包圍回到己方戰線一側。這種編隊既能組織起嚴密的防禦,又具有相當的反擊能力。當年9月17日,他率部首次以大圓圈戰術迎敵,取得了6:0的驚人戰果,大獲成功。

然而,這一戰術也有很大的風險,那就是高速空戰中,己方飛機兩兩之間的位置很難時刻保持穩定,一旦操作不當,相鄰的兩架飛機就可能撞在一起。10月28日,當伯爾克率隊再次以大圓圈戰術出戰時,他不慎和自己前面的戰機糾纏在了一起,雙雙墜地身亡。正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伯爾克和殷麥曼,這對空戰史上著名的「黃金搭檔」,居然先後死於自己的得意之作下,恐怕這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林森 編輯:吃硬碟吧、小二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秘史 的精彩文章:

當拿刀槍幹活的刺客們,拿起了手機群聊
你知道民國時期的兒童節是哪一天嗎?孩子們又是怎麼慶祝的?

TAG:魚羊秘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