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不移深化市校合作 高質量打造湖州鄉村振興戰略示範區
湖州是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念誕生地、中國美麗鄉村發源地、全國首批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市。2006年5月,湖州與浙江大學簽訂合作協議,創新開啟了市校合作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之路,13年來,市校雙方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戰略定力和寬廣胸懷,一任接著一任干,在湖州實施了三輪「1381行動計劃」(即:1個合作共建目標、3大平台、8大工程、每年合作100個項目),通過浙江大學全方位的支持,全面促進了湖州「三農」發展、鄉村振興,提升了浙江大學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湖州市連續6年在全省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綜合評價中榮登第一,農民人均收入達到31767元,城鄉收入差距縮小到1.71:1。
第一,提供了可複製的市校合作湖州樣板。市校雙方按照「長期全面戰略合作」的要求,密切溝通、深化協作,為地方與高校合作共建拓展了思路、積累了經驗、提供了啟示。一是領導重視。充分發揮黨委、政府在鄉村振興中的主導作用,市裡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打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範區領導小組,統籌協調規劃、政策、項目等重大問題。浙江大學也成立了以書記、校長為組長,20多個部門、學院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合力推進市校合作工作。二是完善機制。市校雙方每年制定工作計劃,每年召開市校年會,每季進行會商,市裡制定了縣區綜合考核制度來推進市校合作,浙江大學專門設立推廣教授,鼓勵教師參與湖州農業應用技術等方面的推廣。三是重抓項目。突出項目合作這個真抓手,目前為止湖州共實施了1099項與浙大合作項目。同時,市校雙方構築了科技孵化輻射、人才智力支撐、體制機制創新「三大平台」,為市校合作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力。四是久久為功。2006年,響應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號召,提出「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以推進農村全面建設為目標,以改革開放和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共建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實驗示範區」。2011年,圍繞把湖州建成全省美麗鄉村示範市目標,全力實施產業發展、規劃建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素質提升、平安和諧、綜合改革、黨建保障等工程,全力建設全國首批農村改革試驗區。當年,圍繞鄉村振興總要求,市校正在全力推動湖州高質量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
第二,探索形成了農業技術推廣的「湖州模式」。2007年,為促進湖州現代農業發展,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轉化運用和產業化,市校雙方決定合力共建新型農業技術推廣平台,「南太湖現代農業科技推廣中心」正式成立。2009年,浙江大學和湖州市雙方研究制定了《浙江大學湖州市農科教產學研一體化農業技術推廣聯盟建設方案》,並在吳興區、長興縣率先試點。在試點基礎上,2010年成立「浙江大學湖州市現代農業產學研聯盟」,積極打造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業技術研發創新、農業技術公共服務三大平台。圍繞湖州特色的主導產業,組建了10個市級產業聯盟,由1個高校院所專家團隊+1個本地農技推廣小組+若干個經營主體組成,形成了「1+1+N」現代農業科技推廣新模式。為科研選題與產業發展需求直接對接,農技推廣服務與提升科研成果轉化效率效益有機統一,為實現共建共贏、和諧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第三,實現了政府主導與市場運作的有機統一。一方面,政府搭建農業科技公共服務平台,成立了「浙江大學湖州市南太湖現代農業科技推廣中心實驗示範基地」,並設立市校合作專項補助資金。另一方面,結合全市產業培育計劃,充分調動農業企業積极參与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試驗、轉化、推廣項目的深度合作,促進財政投入、部門資源、企業主體和高校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優化配置,實現農業科研、成果轉化運用、農技推廣服務、企業創新發展的共贏,服務效率和經濟效益的同步提高。近年來共引進、試驗、示範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1522項,其中200餘項經過遴選評估,成為湖州市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
下一步,根據浙江大學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設高水平一流大學和湖州市關於打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範區、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與部署,雙方正在謀劃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成果轉化、搭建創新平台等方面的深化合作。我市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照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條路子走下去,進一步發揮好、整合好、挖掘好市校雙方特色優勢、資源力量,聚焦聚力鄉村振興,拓展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內容、提升合作水平,為高校服務地方鄉村振興作出示範、提供經驗。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