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啟功先生說的「楷書如行,行書如楷」?
最近有朋友問我如何理解啟功先生所說的楷書如行書,行書如楷書?
實際上,啟功先生是在說行書和楷書之間的共同點,也就是說,行書和楷書之間有沒有什麼樣的相同內容。我認為啟功先生作為一代書法大家,它對於楷書和行書的認識還是比較深刻的,因為楷書和行書的確是具有相似性的。
但是為了更好地說明他們之間的形似性,我想我們還是先來說一說他們倆之間的差異,也就是楷書和行書到底有什麼樣的不同,何去辨識出它們之間的不同。
行書和楷書的起源、關係
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楷書和行書的起源說起。《辭海》解釋楷書「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楷書有楷模的意思,張懷瓘《書斷》中已先談到過。六朝人仍習慣地用著它,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論書·韋誕傳》中云:「誕字仲將,京兆人,善楷書。」那是「八分楷法」的簡稱。由此可知,行書和楷書之間的關係較為緊密。
在長期的書法實踐中,我逐漸意識到,很多非專業性的書法人士對於行書、楷書兩種書體往往是分辨不清楚的,因為他沒有辦法非常清楚的認識到這兩者之間存在的不同,很多時候他們只是籠統或者模糊的認為這是楷書,或者說這是行書,實際上,他們對於楷書、行書本質上的區別認識並不是很清晰,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楷書和行書之間的相似性,正因為他們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我們在分辨的時候才有可能會非常的困難。
因此,它們的相似性是造成了這樣現象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麼,好多人分不清楚行書和草書也是如此。行草書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相似性的,這個相似性也為我們分辨造成了相當程度的困難。而我們要想區分兩種書體之間的區別,我認為比較好的一個方式就是我們去比較這兩者他們在書法的三個要素之間的區別,而書法的三個要素是最為直觀,也是最能夠反映兩者書法本質區別的重要因素。
楷書和行書在三要素上的區別
據張懷瓘《書斷》說:「行書者,乃後漢潁川劉德升所造,即正書之小訛,務從簡易,故謂之行書。」由是說而知:「行書」是「正書」轉變而成的字體,是某種程度的簡化。
王僧虔《古來能書人名》云:「鍾繇書有三體:一曰銘石之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傳秘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押書,相聞者也。河東衛凱子,采張芝法,以凱法參,更為草稿。草稿是相聞書也。」
清宋曹云:「謂行者,即真書之少縱略。後簡易 相間而行,如雲行流水,穠纖間出,非真非草,離方遁圓,乃楷隸之捷也。 務須結字小疏,映帶安雅,筋力老健,風骨灑落。字雖不連氣候相通,墨縱 有餘肥瘠相稱。徐行緩步,令有規矩;左顧右盼,毋乖節目。運用不宜太遲, 遲則痴重而少神;亦不宜太速,速則窘步失勢。」宋曹雲這句話道出了楷書和行書之間的區別點。要想細緻講清楚,我們要從書法三要素說起。
我們知道書法的三要素是筆法、結構和章法。而行書和楷書之間的區別,實際上主要是在筆法上的區別,草書和行書之間的區別,實際上就是在筆結構以及章法這兩個層面的區別。
而行書和草書之間的共同點,實際上就是他們的筆法基本上是一致的,然後他們的章法有一定的相似性,有也有一的區別,行書的章法較為規矩,還更相似於楷書的作品布局,但是草書的章法布局就比行書的要更為隨意,也就更為洒脫
楷書行書之間的區別就在於他們的筆法上,尤其是楷書的筆法和行書的筆法,我們會發現,它們二者在筆畫形態上呈現出非常不同的姿態來。楷書是一板一眼,橫平豎直的。而行草書是遊絲引帶貫連的。楷書行書之間的相似性主要體現在他們的框架結構上,他們在框架結構上的布局呈現出了一定的相似之處。
啟功先生的比喻
對此,啟功先生曾經打過一個比喻,說楷書行書它們在結構上是有一定的相似之處的,它們的結構就存在著一些比較關鍵的節點,我們可以用公交車的車站來作為理解這些重要的相似的節點,其實就相當於車站,而我們在書寫楷書或行書的過程中,公交車經過這些站點的速度是不同的,我們寫楷書的時候就相當於公交車在比較緩慢的經過直接站點,我們在寫行書的時候就相當於公交車比較快速的經過這些站點,書寫速度都不同,決定了他們筆法上的差異。而這些節點相似,則造成了他們在結構上的相似,也就是它們的相似之處。
因此,啟功先生才會說,楷書如行書,行書如楷書。
結語
對於楷書和行書區別點、形似點的認識,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學習楷書和行書,加深對楷書和行書的理解,尤其是在楷書學習之後,進行行書的學習階段,這個過程如果把握好了,就可以讓我們順利地從楷書過渡到行書的學習,如果把握不好,就會對我們學習楷書和行書產生影響。而了解了行書和楷書之間的共同之處、差異之處,對我們進一步的書法學習實踐將有重要意義。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歡迎你與我一同進行討論,堅持對書法和藝術的嚴肅思考。
※書法是小技?你「輕視」書法,書法也將「輕視」你!
※從底比斯墓室壁畫到攸亞米德斯花瓶:漫談埃及、希臘藝術的嬗變
TAG:松風閣書法日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