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哈啰、螞蟻金服和寧德時代合資做二輪車共享電池,楊磊:四輪車業務只是測試一下

哈啰、螞蟻金服和寧德時代合資做二輪車共享電池,楊磊:四輪車業務只是測試一下

哈啰出行在先後推出打車平台和順風車後,再一次展露了自己野心。

6月12日,哈啰出行、螞蟻金服和寧德時代宣布共同出資10億人民幣成立合資公司,推出定位兩輪電動車基礎能源網路的「哈啰換電服務」,哈啰出行聯合創始人、CEO楊磊兼任合資公司CEO。

換句話說,新公司將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為兩輪電動車建換電站,類似於汽車加油站,做的是共享電池生意。

哈啰出行創始人楊磊告訴36氪,這是他們早有的規劃,理想狀態下,未來主要城市每個騎電動車(包括電助力單車)的個人和群體,都可以在城市裡用3-5分鐘就可以找到一個哈啰換電站,也就是500米到1000米的距離內就會有布點。用戶在站點需要自己手動為電動車換電池,而且和哈羅單車一樣,可以選擇包月或者單次購買服務。未來外賣騎手和快遞小哥都將是重點合作對象。

按照哈啰方提供的數據顯示,單車日均騎行需求超2億次,兩輪電動車日均騎行需求達7億次,市場需求是單車的3倍多,「我們為哈啰助力車和電動車200萬用戶提供近50萬次換電服務」。

建換電站屬於重資產模式,其中少不了大筆的資金。新公司首期投入10億人民幣,不過楊磊稱,後面還會有更多的資金投入進來。此次新公司的成立由三方共同出資,哈啰是這個合資公司的控制方和實際運營方。楊磊稱,按照他們的演算法,靠租金可以實現收支平衡。

哈啰可能會做換電平台,在出行行業並不是秘密,參與其中的另外兩方中,一個是哈啰出行最重要的投資方螞蟻金服。36氪了解到,合作後的平台依舊是接入支付寶的入口,從而實現後者進一步是市場下沉。

而寧德時代的出現,則讓人有點意外。後者其核心技術是動力和儲能電池領域,涉及材料、電芯、電池系統、電池回收二次利用等全產業鏈研發以及製造能力。其投資布局涉及加拿大、美國、法國、德國、日本。而且該公司的主要業務對象為新能源汽車企業,其中包括與上汽合資成立時代上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

不過兩者並不是全無交集,在哈啰出行助力車、電動車兩項業務上,寧德時代曾參與了部分配件合作。螞蟻金服共享出行服務部總經理徐哲向36氪透露,不算前期溝通,幾方的正式接觸從一年前就開始了,中間經歷了漫長的周期。

在先後推出打車平台和順風車業務之後,哈啰出行似乎又把目光回歸到了兩輪車業務。對此,楊磊對36氪稱,「二輪車始終都是我們的主航道」,而他將四輪車業務歸結為公司的「嘗試和探索」,「隨時都會關掉,這就是測試的意義」。

以下為包括36氪在內的媒體對哈啰出行聯合創始人兼CEO楊磊、螞蟻金服共享出行服務部總經理的採訪,經過36氪編輯整理:

談新公司:螞蟻又投資了,首期投入10億元

問:你們三方都出資了,大概比例是怎麼樣的?

楊磊:我們三方一起出的錢,不過都比較接近了。哈啰是這個合資公司的控制方和實際運營方,我是哈啰的CEO兼任這個合資公司的CEO。現在是獨立運營的,但不排除未來我們會有些整合。

問:如果想達到你們的理想狀態,大概需要多大的資金盤子?

楊磊:這確實是個很花錢的生意,我們首期大概就出了十億人民幣,在後面還會有更多的注資。

問:感覺餓了么會是你們非常大的合作對象,美團外賣呢?

楊磊:我不排除任何一家,無論是任何外賣,我們都歡迎它的外賣員來使用我們的服務。

問:你提到理想狀態下三五分鐘內就能到一個換電點,這需要多大的布點密度?

楊磊:500米到一公里內有一個,並沒有想像的那麼恐怖,其實我們現在一些城市已經接近這個水平了。

問:這事相當於你們現在建立了一個換電的基礎網路,做的其實是共享電池的生意?

楊磊:對,可以這麼理解。這個業務原本只服務於我們助力車的,但這樣就過於浪費了,因為我們專門建立一個網路,雖然網路密度不需要那麼高,但它是有很大價值的。所以我們逐漸開放,讓個人用戶來用,當個人用戶、外賣、快遞等等用戶都進來之後,帶動我們把這個密度建得更高,那換電服務成本就會更低。等我們的理想狀態是仙后,它的站點有可能在某個店裡面,也有可能在某個物業的角落裡面。

問:用戶自己換電池的時候,有可能用自己的一塊新電池換了一塊就電池,這其實是很難接受的。

楊磊:其實用戶在我們這裡使用換電服務,他根本不在乎新的還是舊的,比如說我付了59塊錢一個月的費用,我拿到這塊電池,哪怕只能用一個月了,那對我來也說不影響,因為我付的是一個月,我今天用這個電池,明天可能換了另一個電池。

問:所以用戶買的是一個包月套餐?

楊磊:用戶可以按月或按次購買服務,他換了一塊電池,裝上去是不是里程數保證了,這是他比較關心的問題。

問:有沒有統計過,你們換電的電池跟市場上現有電動兩輪車的匹配度如何?

楊磊:目前看下來接近50%,但這個還不是最重要的。看增量市場,每一年的新增有接近有四五千萬台車,而且整個產業每五年到六年基本上是淘汰一圈,要從這個角度去看。

問:後期的電池運營維護怎麼去做?怎麼確保它用到生命周期,然後就不再租給用戶了?

楊磊:這是哈啰比較強的地方,我們有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統,過往我們管理了幾百萬台單車,接下來會管理幾千萬塊電池,我們圍繞著產品的生命周期開發的EMS,電池的管理系統等等,還是比較健全的。每個電池每天用幾次、充幾次、充電時候的電流、換電時候的電流、騎行距離、里程,所有的數據都在我這裡。

談盈利:打算靠租金賺錢

問:平台做起來之後,會對你們的電助力單車業務有什麼影響嗎?為什麼減少投放?

楊磊:這個跟我的助力車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其實相當於我們多了一條賽道,就像是為什麼中國縣城我們單車還沒有覆蓋完,就去幹了助力車一樣,其實兩者是不衝突的。

問:滴滴之前也想要做充電樁業務,雖然是針對四輪車,但是戰略本質和商業邏輯和你們其實沒有什麼區別,但是進展一直不太大,是不是這件事比想像中更有難度?

楊磊:我覺得滴滴這個想法很好。但你覺得騰訊干不好電商,是因為騰訊缺錢嗎?還是基因的問題,一個團隊合適做什麼,以及願意做什麼,包括他們對一個產業的理解,我覺得都不一樣。

問:是不是從政策的角度來說,做換電平台的政策風險要小於直接投放電單車?

楊磊:整個東南亞和歐美市場,政府對於兩輪電動車的補貼,甚至比汽車更大,他們是非常鼓勵發展這種業務的。我們認為從政策層面,中國政府也是非常鼓勵這個事情的,網約車等服務,本質都不解決交通擁堵,也不解決環境問題。

徐哲:我覺得原來政策可能不是特別明朗,但是如果發布新國標的話,就意味著政府是願意去認可,願意支持這個行業的,多給一點認證,整個政策層面是向好的。

問:這個生意未來的盈利點在哪?

楊磊:我們認為單純地算租金也是算得過來賬的,是有利潤的。就像當年大家都認為共享單車主營業務一定要打平,這個還是要做到的。我們算過這個ROA,還是能打平的,但至於有多大的盈利空間,我們還在持續探索和探討。

問:如果一定要說的話,你們這個生意的護城河在哪?

楊磊:老實說,你要想有絕對的護城河是不可能的,我認為天下沒有任何一個生意有絕對的護城河。但反過來說,確實我們三家在這個領域裡還是擁有非常強勁的優勢的,我不能說這一定是護城河,但確實是很大的優勢,第二名距離我們都差了好遠。至於我們能不能把這些優勢發揮好,其實也要看我們自己消化的能力。

問:螞蟻金服在裡面扮演什麼角色?

徐哲:這個事情首先我們非常認可,用戶有痛點,就是里程的問題,這裡面包含了充電、續航和電池失竊等各種苦惱。我們參與以後,三方起了合作,是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

從我們的角度講,我們有十億用戶,這邊肯定有很多已經是電動二輪車的車主,阿里的經濟體系裡面有很多的資源,無論是螞蟻和阿里都在從事整個大出行行業,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綜合的交通的出行方式,能夠給這個業務帶來新的價值,也能給我們自己帶來新的價值,這個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

同時,整個經濟體的實力,我們有高德、餓了么、菜鳥、天貓、淘寶,如果能夠聯動起來,對這個業務的價值是會更大的。所以從這幾個角度去看,我覺得螞蟻的參與,肯定會為這個項目帶來更好的一個前景。根據上海2018年的交通公報,註冊的電動二輪車有950多萬輛,沒有註冊的就更多了。我算少一點,一天騎個兩次,那就意味著一天兩千多萬次的出行,而上海整體的出行也才五千多萬次,可見電動二輪車在上海這樣的城市裡面也佔了主流,更不用說其他城市了。所以我覺得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合作項目吧。

談四輪業務:測試階段,做不好直接砍掉

問:兩輪和四輪業務你們總要挑一個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現在看來,兩輪車更有希望?

楊磊:我們本身就是一家深耕兩輪出行的公司,這一直是我們強調的。深耕不代表我們不會去嘗試新的東西,我們不光是在嘗試跟四輪相關的,還有跟智能硬體相關的東西。

問:所以說打車平台和順風車現在還在嘗試階段,做不好就會砍掉?

楊磊:那肯定是一個在嘗試和測試的東西,隨時都會關掉,這就是測試的意義嘛。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我們仍然是一個聚焦在兩輪出行的一家公司,主要的人力精力物力財力,全部是圍繞著兩輪出行去投入的,這才是我們的主賽道。

問:你們開始做打車平台和順風車之後,外界很多的聲音都是不太看好,覺得你們是有盈利壓力才去做四輪業務的。

楊磊:四輪業務你看Uber、Lyft,全球都不賺錢,而且他們無法解決,至少在五年內他們無法賺錢。站在我們的角度來說,做四輪肯定不是為了賺錢,就像我剛剛講的,我們可能還會有一些智能硬體相關的東西,那更多是屬於測試性的產品,團隊也很小,人員也很少,但那這種東西我們肯定會去做,而且在未來我們會持續性的有更多嘗試性的投入。

問:最近幾個單車平台都漲價了,這事你們怎麼看?

楊磊:是一個正常的階段,我們畢竟還是商業公司。即使是這樣的,共享單車仍然是短途三公里內最便宜的交通工具,且是最方便的。整個行業也會更理性發展。

問:行業經歷淘汰之後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一線城市從共享單車監管層面有鬆動的跡象嗎?

楊磊:廣州最近已經鬆動了。我們要給監管一些時間,讓他們對市場有更多感知。比如說廣州政府經過這一兩年的觀察,也意識到原來靠市民自己去建公共自行車,但現在有更好的方式,也逐漸把名額開放給更好的企業。

所以監管方面我還是會從一個更長的維度去看,這是一個持續溝通和打交道的過程,持續讓他信任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特斯拉中國市場「失靈」,免息融資租賃能奏效嗎?
啟明創投大震蕩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