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武帝打匈奴卻無法滅匈奴,勞民傷財的軍事行動到底值不值?

漢武帝打匈奴卻無法滅匈奴,勞民傷財的軍事行動到底值不值?

西漢從建國開始,有一個超級難題就一直困擾著大漢的君臣,那便是雄霸北方的匈奴。自從漢高祖劉邦經歷了「白登之圍」後,西漢在與匈奴的交往中就一直處於劣勢。為了謀求和平,西漢皇帝不得不以「和親」的方式送給匈奴大量黃金、絲綢、糧食,並把皇室出身的公主嫁給匈奴單于為妻。然而即便如此,匈奴人卻還是每隔幾年就會發動侵略,逼迫西漢給予更多財物。

經過數十年休養生息,西漢組建了一支能夠在戰場上克制匈奴的精銳騎兵隊伍。隨著匈奴一次又一次地毀約進犯,西漢朝廷中請戰的呼聲日益高漲。公元前129年,漢武帝決定對匈奴發起全面反擊。

西漢對匈奴的反擊戰爭共歷時四十四年,期間漢軍深入到中亞腹地,讓匈奴遭受了極其慘重的損失,然而匈奴卻並沒有被成功殲滅。雖然漢軍在實力上擁有壓倒性優勢,但惡劣的天氣以及過於漫長的補給線導致漢軍無法對匈奴殘部展開持續追擊,也無法長期在戰場上堅守。因此連續勝利並不能轉化為持久佔領。

更加嚴重的問題是,為了支持軍隊進行遠征,西漢內部承受了難以想像的財政壓力。不僅前幾代皇帝休養生息積累下的財富被消耗殆盡,漢武帝還通過一系列財政改革大肆搜刮民財。結果導致國內虛耗,戶口減半,整個社會處於一片蕭條之中。

那麼問題來了,漢武帝雖然打贏匈奴卻無法殲滅匈奴,如此勞民傷財的軍事行動到底值不值呢?

首先從領土方面來說,漢武帝在打擊匈奴的同時,還征服西域、開拓西南,將大漢王朝的疆域擴張到空前的程度,並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範圍。從這一點上來說,漢武帝的豐功偉績足以排在歷代帝王的前列。

其次,漢武帝打擊匈奴的同時也切斷了長期給予匈奴的歲貢。這導致原本就物資匱乏的匈奴進一步陷入捉襟見肘的窘境,同時也削弱了匈奴單于的權威。此後,匈奴內部一直處於矛盾和分裂狀態中。最終,南匈奴完全融入了中原漢族,北匈奴則在西遷後從歷史舞台上消失了。

所以,一些人認為漢武帝耗盡國力卻沒能消滅匈奴,將西漢的對外擴張看成了是瞎折騰,這種觀點本身就錯得離譜。

不過,漢武帝的豐功偉績雖然讓他名垂青史,但他對當時西漢百姓造成的傷害卻令人唏噓不已。為了實現自己的雄圖霸業,漢武帝不斷發動戰爭。事實上,對匈奴的軍事行動在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戰」取得決定性勝利後就完全可以告一段落。可漢武帝執意征伐四方,完全不顧民生疾苦。青壯年被徵發去當兵,直到五十六歲才可以免除兵役,「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此外,漢武帝瘋狂斂財並不是全部用於戰爭。他在個人生活方面窮奢極欲,先後下令修建甘泉宮、建章宮、蜚廉桂觀等大型建築供自己享受。他還多次巡遊,每次花費都十分驚人。

經過幾十年征戰,西漢百姓窮困潦倒,民不聊生,許多人被迫淪為盜賊,西漢王朝出現秦朝末年的景象。然而,精明的漢武帝卻在這最關鍵的時刻及時踩下了剎車。他發布了著名的「輪台罪己詔」,為自己以往執政中的過失表示悔恨,並決定重拾漢初的息兵養民,輕徭薄賦的國策。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對此評價道:「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乎?」

因此,在回答漢武帝勞民傷財的軍事行動到底值不值的時候,就要看從哪個角度來評判。不過,夜讀史書認為,無論是褒獎者還是貶低者,想必都沒有人希望穿越到漢武帝時期,因為即便是當時的土豪,在後期也快要混得揭不開鍋了。

參考文獻:《漢書》、《資治通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夜讀史書 的精彩文章:

為了確保皇孫順利即位,朱元璋晚年都幹了哪些大事?
康熙皇帝為什麼要整死重臣索額圖?

TAG:夜讀史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