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雖然和諸葛亮齊名,但其實只是名聲吹得響,本事並不大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經過一系列的征伐兼并,天下成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三場關鍵性的戰役決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其一是曹操官渡之戰以少勝多、戰勝了袁紹,統一了北方,奠定了後來的魏國基業;其二是孫劉聯軍在赤壁之戰中戰勝了曹操,劉備是赤壁之戰的最大得利者,他趁機佔領了荊州南部的武陵、長沙、貴陽和零陵這四郡,還奪取了益州,而且不歸還東吳荊州;其三是夷陵之戰,東吳派大將呂蒙奪取荊州、殺死了關羽,於是劉備進攻東吳,爆發了夷陵之戰,最終被東吳儒將陸遜用火攻的方法打敗,劉備敗退到了白帝城,孫劉聯盟破裂,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三國演義》是一本膾炙人口的名著,對於魏蜀吳三國,人們更加偏向於劉備的蜀國,書中有這麼一句話:「卧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卧龍指的就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鳳雛指的是大名鼎鼎的龐統。最終結果告訴我們這句話並沒有成真,劉備同時得到了諸葛亮和龐統這兩位謀士,最終卻並沒有成功滅掉魏國和吳國,相反最弱小的蜀國最先被滅掉。
在《三國演義》中,我們會發現著墨更多的是諸葛亮,他未出茅廬而三分天下,草船借箭、空城計、火燒赤壁、七擒孟獲、舌戰群儒、六出祁山等等,相比之下,與之齊名的鳳雛龐統則乏善可陳,幾乎沒有什麼值得人們稱道的事迹,就像金庸《天龍八部》中「北喬峰、南慕容」一樣,「鳳雛龐統」是不是徒有其名、言過其實呢?
的確如此,三國時期並沒有科舉考試,謀臣們想要步入仕途,最快的途徑就是名士推薦,龐統是名士龐德公的侄子,龐德公十分看重龐統,為他起了一個響亮的外號:「鳳雛」。在龐德公的引薦下,龐統拜入了水鏡先生門下,和諸葛亮並稱為「卧龍鳳雛」,後來在水鏡先生的一番宣傳下,有了「卧龍鳳雛得一人可得天下」這句話,這句話越傳越廣,後來徐庶向劉備推薦這兩位卧龍鳳雛,於是劉備三顧茅廬得了卧龍,後來又將龐統收到麾下,兩人成為了自己的左膀右臂。
龐統為劉邦做的唯一貢獻就是獻計征蜀,提出了上中下三計奪取成都,上計時挑選精兵,晝夜兼行神不知鬼不覺偷襲成都;中計是假裝要回荊州,將蜀中名將楊懷、高沛引出來擒殺,然後進兵成都;下計是退還白帝、連引荊州、慢慢進圖荊州。劉備選了最穩妥的中計,成功拿下了幾座城池。
緊接著龐統這個「鳳雛」就要「落鳳」了,在攻打雒縣時,龐統不幸被流矢射中身亡,年僅36歲。後人為了紀念他,將他死去的地方命名為「落鳳坡」。比起諸葛亮來,「鳳雛」龐統著實是言過其實、名不副實,名聲吹得震天響、其實本事並沒有那麼大。
TAG:圖片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