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太空攜手:俄拱手送上重型火箭機密參數!可提升中國戰略能力

太空攜手:俄拱手送上重型火箭機密參數!可提升中國戰略能力

莫斯科時間6月8日晚,第23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順利落幕,論壇期間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總裁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俄準備分享有關研製重型運載火箭的參數,未來中俄雙方將在空間技術發展上展開深度合作。

在重型火箭技術上,俄羅斯是可以給予中國重要支持的合作夥伴

而這一切的發展,不得不從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失敗說起。

對於我國而言,需要大型空間監控平台支持的任務較多,國內方向如西南方向活躍的地震帶等自然災害的預防監控,國外方向如公海上戰略對手的航母打擊群的實時位置監控等等。而大型空間監控平台的發射需要的是重型火箭的支持,長征五號的研製花費了一代中國航天人的時間,從2006年立項到2016年宣布研發成功,「十年磨一劍」的長征五號所承載的是中國戰略能力長足發展的夢想。然而,這樣一枚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的重型火箭在2017年7月2日的發射中失敗,隨即進入事故溯源的「歸0進程」。

長征五號火箭的發展不單單事關中國航天技術的未來,還關係到中國的戰略能力發展建設乃至於國家安全

由於火箭組成部分較多,每次出現重大發射事故,為了精確定位事故原因,就必須將全部的項目推倒進行檢查,並且結合最終打撈得到的殘骸進行分析。毫無疑問,長征五號火箭的「歸0進程」將極大的影響我國大型空間監控平台的部署進程,影響我國的戰略能力按照預定的時間節點穩步發展。

所以,為了保證我國長征五號火箭順利完成事故溯源,發展完善進程不影響我國現有的發射任務的安排,同俄羅斯方面就重型火箭參數進行共享以加速我國重型火箭的發展速度就成為了務實的手段。需要強調的是,時間對於我們而言更加寶貴。

在2018年,我國航天系統完成了39次發射任務,而原有的計劃安排是35次。這使得我國2018年成為了世界上航天發射頻率最高的國家——平均一個月完成3-4次發射,並且除了民營火箭朱雀一號外全部成功。頻繁的發射的背後是我國戰略能力建設的迫切需求,包括北斗導航衛星在內的一系列空間系統按照預定時間節點完成部署,增強了我國的戰略自信。

多樣化的發射能力仍然不能取代重型火箭在大型、重型空間發射上所起到獨特作用

在長征五號火箭進行事故溯源的同時,我國還積極的發展了海上運載火箭發射技術,目前已經初步獲得成功。但是,為了使得真正能夠給我國國家安全「裝上保險」的大型空間監視平台能夠順利部署,我國依然迫切的需要重型火箭的支持,由衷的希望中俄技術合作能夠加快長征五號火箭的成熟發展,使得我國按照預定時間節點完成覆蓋全球海域的空間監視網路的建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線防務 的精彩文章:

富士康突然裁員,崗位轉移鄰國?特朗普如意算盤真落空了!

TAG:前線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