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甘露之變中,唐文宗要有曹髦的勇氣怎會失敗

甘露之變中,唐文宗要有曹髦的勇氣怎會失敗

和平很重要但不能喪失尊嚴,宋朝何以「靖康之恥」滅亡

講究和平、倡導和平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為了和平而喪失安全、尊嚴就是錯誤的。正因為宋朝從宋真宗開始簽訂「澶淵之盟」,表面上花小錢買到了和平,造成百年的經濟增長、文化增長。

人們特別是皇帝以及儒家大臣們都總喜歡用這一手段,最終,軍力鬆弛、投降主義盛行。導致「靖康之恥」後,宋由「朝代」變成「政權」,我們只是因為狹隘的民族情懷以及都是「宋」,才將南宋和北宋混淆為同一性質。其實,北宋是朝代,南宋則僅僅是地方割據政權。

(1)儒家強調等級秩序下的平等,由此,上級意志就成為全部意志

儒家思想確實對北宋、明朝滅亡有直接關係,但那是因為,北宋統治者自身為了維護自身統治,而故意提高儒家的基礎思想——秩序尊卑,意圖打造對皇帝的絕對忠誠,在此情況下,給予文臣很高的政治地位。

儒家的基礎是「秩序尊卑」思想,而宋徽宗時代、晚明時代都出現了「皇帝主動讓權」,從而出現「君不君臣不臣」的現象,由此破壞了儒家思想的「秩序尊卑」,加速了滅亡。

儒家強調和平價值與宋朝、明朝滅亡確實有關係,但不是直接關係,直接原因則是皇帝的問題。宋朝亡於「皇帝制衡失敗,皇帝思想與文臣的同向思維被文臣控制」,明朝亡於「統治階層的整個腐敗墮落」。

(2)北宋過於看重和平的價值,忽略了和平的腐蝕作用

北宋確實是過於看重「和平的價值」,宋真宗開始因為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對遼戰爭的失敗,開始主動放棄了歷史責任,而開始苟安「現有領土」。這時,宋真宗開始特別重視「和平的價值」,也即「和平的價值」在於可以發展經濟、發展民生、發展文化市場,而這會讓大部分老百姓覺得皇帝好。

其實,關心所謂的「歷史價值」的人只是少部分人,絕大部分人都是「為了自己的生活」而努力,特別是古代社會沒有「民族」「國家」概念,有的多是「氏族」(我姓張王李趙)「家族」(我是某地某姓的人)概念。因此,皇權利用儒家在這兩個字上放上「皇帝」「政權」概念。

所以,北宋皇帝們其實為了自己的統治主動放棄了「幽雲十六州地區」,南宋皇帝們折為了自己的統治主動放棄了「恢復北方」。

這背後是「利己思想」這種樸素的人性。

像蘇東坡、辛棄疾等一心收回故土的儒家知識分子並不佔主流,大部分文臣和皇帝的思想是一致的,這就是我說的「皇帝思想與文臣的同向思維」。之所以被文臣控制,就是因為皇帝和文臣思想一致下,文臣開始左右武將和行政,而是按照文臣的「自我利益」去施政。

至於晚明的滅亡,我始終認可崇禎的那句話「居官有同貿易」「官場如商場」,整個明朝在經濟因素下,已經從皇帝到普通百姓都已經被「經濟化」了。從這一角度說,宋明滅亡的原因是一樣的,都是儒家傳統思想被金錢化。

只不過,宋朝是因為「花錢買和平」,明朝則是全民賺錢思想下面臨眾多問題而不分輕重緩急,一起應對,顧此失彼:自然災害、文武腐敗、西方入侵、邊境動亂、農民起義五大問題出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甲午戰敗」從個人責任上說慈禧第一、李鴻章第二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