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體檢出來的結節、息肉、囊腫、增生,到底會不會癌變?

體檢出來的結節、息肉、囊腫、增生,到底會不會癌變?

很多人體檢時,有時會查出各種「結節」「息肉」「囊腫」「增生」等,於是看到自己身體內長了一些多餘的東西都會惴惴不安,甚至擔心這些會發展成癌。

..........................................................................................

「怎麼辦好啊,我的體檢報告提示大腸里長了息肉,老公查出了甲狀腺結節...…聽說「息肉」和「結節」可能會變成癌症?!不痛不癢的,我可以不管它嗎?

..........................................................................................

那麼,結節、息肉、囊腫、增生.......這些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

哪種發展成癌症的概率最大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好好講一講——

結節,大部分都是良性的

在影像檢查中(如CT、胸片),發現類圓形的直徑小於3厘米的病灶通常描述為結節灶,直徑小於1厘米時被稱為小結節,直徑小於0.5厘米時就稱為微小或細小結節。

隨著近年來多排螺旋CT的出現,小結節或微小結節發現得越來越多,但大部分是良性的。

甲狀腺結節:大多數是良性,體積大的要當心

調查顯示,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高達18.6%,其中有5%~15%為惡性,即甲狀腺癌。一般結節直徑>1厘米時就能用手摸到,這也是初步檢查甲狀腺最簡單的方法。

如果結節大小在 1~4 厘米,一定要定期做檢查。

如果結節的活動性很差,且檢查中顯示血流量比較大就一定要當心,要按照醫生的建議做穿刺活檢。

此外,如果良性的結節,但結節比較大,且對氣管周圍器官造成壓迫癥狀,也需要考慮手術。

溫馨提示

如果甲狀腺的體檢報告上有這樣的字眼,應該引起警覺,儘快到醫院就診:

1、甲狀腺結節4級以上;

2、 邊界不清;

3、微小鈣化灶;

4、高度懷疑甲狀腺癌。

肺結節:選對檢查方式很關鍵

一般年齡大、肺部有基礎疾病的人,做檢查易發現肺部結節。即使發現肺部結節也不必恐慌,因為其中只有極少部分人最後被證實是肺癌。

但對於以下情況必須找專業醫生鑒別判斷:

對於小於5毫米的微小結節,僅做隨訪觀察,3個月到半年重新做一次CT檢查;

如結節沒有變化、沒有異常增大,一般被認為是沒有風險的,有的甚至會隨著時間變化慢慢消失;

1厘米以上的大結節,建議要儘早診治。

溫馨提示

每年做肺部結節三維重建CT,或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是肺癌早診早治的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這幾類結節最危險:

1、不斷增長且增長速度較快;

2、結節邊緣不規則,呈棉花狀;

3、開始侵犯胸膜的結節。

乳腺結節:不痛的結節最危險

乳腺結節是對乳腺佔位的一種描述,常見於乳腺增生及乳腺腫瘤性疾病。乳腺小葉增生、乳腺纖維腺瘤、乳腺炎及乳腺癌等都可以表現為乳腺結節。

溫馨提示

雖然乳腺結節90%以上都是良性的,惡性情況比例非常低。

但是,發現乳腺結節,最好到醫院就診,通過彩超、鉬靶照相等檢查明確是良性還是惡性。

息肉:一部分會惡化

息肉是人體某個正常結構上贅生的一塊「肉」。大多數息肉屬良性,但有一部分會惡變。

直徑小於2厘米:體積較小、帶蒂的炎性息肉,不會發生癌變。沒有癥狀,定期複查,及時了解病情變化並處理即可;有癥狀、複查期間長得較快,要及時手術。

直徑大於2厘米:及時切除,是防止其癌變的最有效措施。

1

腸息肉:越早切除越好

大腸息肉是息肉家族裡面最陰險的,經常多發分布,平時隱蔽生長,到時「搖身一變」就可成為結腸癌。

溫馨提示

45歲以上、經常無緣無故拉肚子的最好每年做個腸鏡,懷疑有息肉癌變者應3~6個月複查一次腸鏡。

一旦發現有腸息肉,應儘早切除,以免惡化成大腸癌。

2

胃息肉:發現了就得切除

發現胃息肉的最有效方式就是胃腸鏡檢查。胃息肉有惡變的「潛能」,要積極地進行治療,減少胃癌的發生。

溫馨提示

對於直徑<0.5厘米的胃息肉,少於兩個可直接活檢鉗摘除;

對於0.5厘米<直徑<2厘米的胃息肉,需要切下來送病理科鑒別病理分型;

對於直徑>2厘米的息肉,由於手術創面較大,常需要住院治療。

3

膽囊息肉:大於1厘米,要切掉膽囊

膽囊息肉差不多16個人裡面就有一個,通常沒啥癥狀,大多通過B超發現。如果膽囊息肉直徑超過1厘米,那就有高度癌變的風險。

溫馨提示

一般來說,膽囊息肉直徑在0.1厘米或0.2厘米以下,患者不必恐慌,每一兩年內做一次B超檢查即可。

膽囊息肉直徑>1厘米,尤其是年齡50歲以上的,必須快速進行手術切除膽囊,以防癌變。

4

宮頸息肉:45歲以上女性要警惕

宮頸息肉多在婦科檢查時發現,絕大多數宮頸息肉都是良性病變,但也有可能癌變。

溫馨提示:

年齡超過45歲,尤其更年期前後患有宮頸息肉的女性,應及時摘除息肉,將息肉送病理檢查,如有惡變徵象,儘早採取治療措施。

5

鼻息肉:手術是首選方案

鼻腔的息肉長到豌豆大小時會出現鼻塞、鼻出血等癥狀,比較容易被醫生髮現。

溫馨提示

一旦出現鼻塞感加重癥狀,建議到醫院做鼻窺鏡檢查。

如果確診是鼻息肉,手術是首選方案,以緩解鼻塞,恢復鼻呼吸。並在術後做活檢明確診斷。

囊腫,基本不需要特殊治療

囊腫是一種良性包塊。

囊腫有的是單獨一個,也有多個的,一般來說對健康沒有多大影響,體檢查出也不必過於緊張。只要囊腫沒有對周圍器官存在壓迫癥狀或發炎感染,基本不需特殊治療。

如肝囊腫過大,可能壓迫鄰近器官,引發不適癥狀,則需積極治療。如出現併發症,像囊腫破裂、囊內出血等,需進行外科手術。

1

乳腺囊腫

乳腺囊腫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是乳房疾病。95%的乳腺囊腫無需做特殊處理,只要定期觀察,每半年做一次B超,40歲以上患者每年加做一次鉬靶檢查。

2

肝囊腫

絕大多數肝囊腫不會癌變,且不會影響肝功能,所以只要肝囊腫沒有導致身體不適都可以不作處理,但建議每6個月做B超複查一次,觀察囊腫大小變化。

3

腎囊腫

囊腫以單純性腎囊腫較為多見,絕大多數單純性腎囊腫為良性,惡變幾率微乎其微,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在發現前,幾乎沒任何癥狀。

如果腎囊腫小於5厘米,且沒有給患者帶來不適,大可不必治療,一般3-6個月複查B超觀察其變化即可。

增生:不一定會發展成癌

增生分為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

生理性增生有時會對人體有益,病理性增生往往是有害的,但也不意味著增生就一定會發展成癌症。

1、骨質增生

做X光檢查,經常會看見關節處有增生現象,也就是「骨刺」,尤其是頸椎、腰椎和膝關節。

有些老人認為,骨刺就是病,發現一定要將其取出,甚至輕信虛假廣告,想要買葯來溶骨。其實骨刺通常被認為是人體代償性的增生,即通過增生來幫助支撐身體、穩定關節。

如果沒有給身體帶來不適,不需要做特殊處理。

2、乳腺增生

一個體檢下來,10 個女生 8 個有「乳腺增生」問題。這時很多女性往往會跑去醫院問醫生「乳腺增生會不會癌變成乳腺癌?」、「吃點什麼葯才能『消滅』增生」。其實,大部分乳腺增生的患者根本不用治療。

在醫學上,有些乳腺增生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最典型的莫過於經期引起的乳腺增生,女性月經前乳房會特別不舒服,感覺脹脹的,還有點痛,但姨媽過了脹痛就漸漸消失。

另外,一些女性為了凸顯「好身材」,內衣經常會穿得過緊;亦或時最近發生了不開心的事情心情比較鬱悶,精神壓力比較大,同樣也會引起短期的乳腺增生。

看完這些,是不是覺得多年的疑惑終於解開了?面對體檢報告中的結節、息肉、囊腫、增生等字眼,你也可以對自己的身體情況有更深刻、清晰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

最後再提醒一句,如果體檢報告上寫有「建議門診檢查或隨訪」,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一步檢查。

畢竟生命只有一次,就算查出的「病」很平常,只有萬分之一癌變的可能性,我們也賭不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養生百科 的精彩文章:

夏天第一花,祛濕全靠它!每天一杯,百病不生!

TAG:中醫養生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