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Honda先局:聯手阿里與科大訊飛,備戰移動出行的重組時代

Honda先局:聯手阿里與科大訊飛,備戰移動出行的重組時代

移動商業場景可能即將發生重大變化。作為觀察者和參與者,參加過近五年拉斯維加斯和上海 CES 的展覽。在過去五年,隨著全球主流整車廠商決絕地深度轉移到消費電子發展賽道中,世界消費電子與移動互聯商業場景越發嚴格地按照「辦公場景」、「居家場景」和「移動出行場景」來對所有現代人消費的時空進行精準劃分,涇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

在過去幾年的CES展區劃分上,專註於智能家庭的企業很難和移動辦公方案商比鄰而居,垂直於移動生活服務的互聯網新貴平台不會和百年汽車巨頭面面相覷,車載生活和居所生活的關係在以往看來最多就是進行場景交接的通訊轉移。大家似乎都各司其職、安分守己地耕耘「三大場景」中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期望在自家的地頭刨出智能網聯服務的入口級機會。

「三大空間」的商業互聯途徑和原則

而如今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事情可以從今年上海亞洲 CES 展會上 Honda 的一次合作發布說起。

6月11日,Honda 在2019亞洲消費電子展上宣布與阿里巴巴集團、科大訊飛開展合作,共同開發第三代 Honda CONNECT(智導互聯)系統。一併展示的還有開放創新項目 Honda Xcelerator 在中國落地應用的成果。PC 互聯網時代,網路服務首次大規模跨越了時空對於商業服務的效率制約。移動互聯時代,以智能手機為首要交互入口硬體為標誌,移動生活服務的用戶習慣反覆穿插於我們之前狹義劃分的「辦公、居家、移動出行」三大空間當中。許多企業寄希望通過對自身場景主觀強加「移動服務工具」(比如做個App)以獲得效率提升,卻往往不被市場買賬。

在以往的「三大空間」中,許多環節被認為具有入口級別的潛質,如操作系統、瀏覽器、手機、App 分發應用、智能音箱、社交軟體、支付工具甚至車載交互系統等等。可這些猜想本質上都單一限定於從「三大空間」中某一場景角度去思考問題,進而衍生出答案。我們都希望能有一件充分可靠的方式去打通「三大空間」全環節。

今天,5G、IOT、AI、雲服務與邊緣計算為綜合基礎的萬物互聯時代,這一傳統理解在被打破。

Honda 開始綜合思考並嘗試做出改變。作為傳統認知中的知名整車品牌,Honda 涉足的產品和業務線絕大部分不為公眾熟悉,如噴氣式商用飛機 HondaJet、智能機器人 ASIMO、摩托車、Honda 步行輔助、新能源,以及諸多與動力總成相關的消費電子與機械產品。在與世界汽車巨頭集團的競爭中,Honda 慣用連接、開放合作的方式來發揮涉獵廣泛的業務生態效應。這樣的背景,反而讓 Honda 在智能網聯和智能消費電子時代,獲得了得天獨厚的轉型優勢,還有思考角度。

當移動成為所有服務需要首先解決的體驗要素之後,所謂辦公、居家和出行的劃分已經逐漸喪失了時空物理意義。試問在這三大場景中,哪一個是可以跳脫手機而單獨存在?哪一個是可以離開移動生活應用而獨立存在?哪一個是會永恆矗立於某個特定地理環節,無需空間移動轉換而永久存在?

分久必合地趨勢邏輯來看,「三大空間場景」終歸一統,只是分類為不同服務特徵來具體響應。在萬物智能物聯的時代,符合貫穿三大場景並實現更大商業價值空間的原則是:開源、移動和連接。

Honda 正是藉由這三點原則,打造出可以吸納所有前端概念和智能技術應用的系統平台(Honda CONNECT)和孵化合作平台(Honda Xcelerator)。沒有狹義地劃分出傳統「三大場景」的思維束縛,而是儘可能的從萬物互聯的移動服務生態視角去選擇可供車載場景使用、銜接和外延而生的應用技術方案。就此打通辦公服務、居家生活和出行消費的邊界,讓合作方和用戶去碰撞出新的服務場景和需求。而這一切的物理載具就是以車為主的未來移動智能硬體終端。事實上,作為知名車廠的Honda只是用「車」的物理概念搭台,渴望唱出一場彙集眾多移動網聯服務元素的「春晚大戲」。

語音智能背後,Honda與阿里的局

或許不少人眼裡,與阿里合作開發第三代 Honda CONNECT(智導互聯)系統僅是日前風靡正起的車載網聯概念的主要環節。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產品運營總經理杜海濤卻隱喻地道出了路徑,杜海濤:「阿里巴巴理解用戶,也擁有用戶。天貓精靈將 AI 技術一體化整合進第三代 Honda CONNECT 的系統中。天貓精靈人工智慧實驗室的 AI 技術與阿里巴巴集團服務生態充分融合,在萬千的服務場景中,以自然語音交互始終陪伴用戶。」

天貓精靈,阿里巴巴近年開發的一套智能音箱系統,此舉不為做商業交易變現,是為完善下一代人機交互方式而研發的消費級硬體。類比亞馬遜的智能語音音箱Alexa,這種交互硬體從扮演智慧家庭的中樞角色,到承擔著聯通三大場景,實現數據分析學習和服務資源整合連接的入口級重任。因為在移動的原則下,高效人性的語音交互通路是最符合場景特徵的觸發節點。

由此可見,在天貓精靈背後,是一整套阿里互聯網生態帝國的服務體系。也就是說在以往分散、低效,遠離移動生活服務場景的傳統車載網聯空間,Honda能夠通過阿里天貓精靈AI交互入口的方式,在車載以及與車載相延伸的場景中,打開阿里體系中包括支付寶、餓了么、美團、高德地圖、微博、淘寶、優酷土豆、蝦米音樂、蘇寧、螞蟻金服、大麥網等,涵蓋生活、休閑、娛樂、消費全環節的移動服務體系,甚至可能的巨量用戶導入。進一步升級現有中國市場上,符合中國用戶消費與交互習慣的車載服務水平。

在移動空間逐步滲透生活空間的趨勢中,與阿里巴巴建立場景對接的深度合作,將為 Honda 解鎖更多阿里體系內關聯的各項增值服務,以及車載體驗的個性化搭配,同時為 Xcelerator 項目孵化的科技應用提供流量通路的渠道。

在「移動」的天然基因屬性上,阿里與 Honda 是匹配的。阿里巴巴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商平台、中國最大的雲服務商、中國最大的第三方支付網路,其在2015年4月便成立了汽車事業部,後續相繼成立汽車研究院,每年對汽車產業發布的年度報告都會對整車廠的車聯構想產生啟發。在阿里看來,車載空間的機遇同樣是需要整合,而非入局挑戰。

人機交互是把鑰匙,打開跨場景的增值空間

語音識別技術,在腦機介面技術商用前,是移動與居家空間所有觸達服務最核心的交互入口。與此同時,在中國的大多數語音識別服務中,這項體驗一直做得非常不夠。科大訊飛智能汽車事業部總經理劉俊峰,細數了汽車場景中語音交互的四大痛點:多人交互困擾、對話不智能、機器感強、響應速度慢。而這些制約移動空間里人機交互效率的關鍵因素,伴隨著科大訊飛的介入迅速好轉。出行移動空間的特點決定了語音交互在整個車載服務閉環中基礎橋樑的定位。Honda在本土化語音交互方案的合作有望打破這一瓶頸,通過語音交互體驗的提升,綜合貫通升級整體車載空間的完整交互體驗和應用服務需求。

可以預見,Honda 與阿里巴巴、科大訊飛共同開發第三代Honda CONNECT(智導互聯)系統,將是對現有智能移動生活服務與車載消費潛力的巨大流量以及資源整合,擴展出的增值空間極為可觀。

代號「Xcelerator」,Honda 生態連接的軸心設計

Honda 基於在移動出行端長久以來積累的用戶和成熟的產品業務線,如今更加專註在搭建開源、移動、連接的開放平台,讓能者基於 Honda 的移動基座演變出更廣泛的融合場景服務方案,讓初出茅廬者基於 Honda 的資金、流量、用戶、產品平台和產業鏈資源迸發出大膽創新的結果,並讓這些落地結果創造的價值回饋平台,打造正循環的體系化生態實力,而非一家獨大、品類狹隘且轉型艱難的整車大廠面孔。

在 Honda 內部,這種自我開放的創新平台方式,代號為「Xcelerator」。由於大多數的初創創新項目的應用方向並不明確,Honda Xcelerator 開放的氛圍就引導著項目向兼容隨適的方向思考,反將一些原本看似無關車載空間的科技應用在車廂內創造了驚奇的效果。

在今年亞洲 CES 的展台上,「Honda Xcelerator」 最新展出成果為「區域聲場控制技術」與「無介質空中全息成像技術」。前者通過精準、巧妙的揚聲器陣列,實現車內聲音的指向性控制。通過這項技術,車內成員能夠在互不干擾的情況下獲得不同的聲音環境,即便在同一車輛中,也能實現各自獨立的音效感受。後者是來自「衍視科技」公司的研發成果,該技術是全息AR技術與手勢控制技術在車內空間的應用,實現人與車更加智能、互動的對話界面。

這兩項技術最早都並非首先為車載環境考慮,卻在車載環境中贏得了更好的落地口碑。

據 Honda Xcelerator 相關負責人回顧,在與孵化項目交往時,互相之間保留著一份觀點共享、彼此激發、相互協同的關係,讓項目開放選擇,不拘泥於套路。就像 Honda Xcelerator 其名,X 不可預知性來自於開放的關係和思維。

開源、移動、連接,Honda 構建的合作平台價值,還體現在穿梭於不同場景間的共享出行領域。新能源共享出行服務提供了普通用戶連接場景間一隻體驗的介質。

Honda 在中國推出的首款電動車「理念VE-1」,應用了 Honda 與東軟集團合作開發電池管理技術、車輛數據云管理等技術。此外,還首次最新搭了去年「Honda Xcelerator」的明星產品,「氣味王國」的車內味覺智能調節裝置。今年2月,「理念VE-1」正式在 Honda 參與注資的睿馳達公司的共享出行服務平台「氫氪出行」中投入應用。

萬物互聯的新時代,產業的前端認知已經逐步告別狹隘劃分不同服務場景、專攻一隅的理解局限。換以一種開源、移動、連接的開放原則來總體俯覽融通場景中,每一個時空節點動態調節的服務方式。居家、辦公、車載三大場景邊界以消散殆盡,移動交互穿梭其中、無處不在。我們需要做的,唯有以開放的心態來擁抱彼此,跨越邊界無形的進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一文速懂美國金融監管的權力架構與管理模式
情懷背後的遊戲生意,蘋果新iPod touch要賣給誰?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