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屁,為什麼總覺得別人放的更難聞?
好物推薦,團購中:
狂丸思維寶箱體驗版 數學科學二合一遊戲盒 可以玩的思維課
放屁對我們來說是件再尋常不過的事了,在擁擠安靜的電梯里、人聲鼎沸的大馬路上、正經嚴肅的辦公室里,總會有憋不住了必須疏通一下,輕輕一「噗」的時刻。
但同樣是聞一下,我們難免會有一點「雙標」,那就是比起自己的屁,別人的屁顯然更難聞,也更難以接受。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美國的新聞聚合網站BuzzFeed就做過這樣一個小調查,結果被採訪者中超過七成的人覺得別人的屁更難聞。
甚至還有人表示,聞到其他人的屁味時,會有別人的粑粑顆粒飛到臉上的畫面感。
甚至類似的問題還有升級一下的空間。比如在網站「Is It Normal?」中,當有人問喜歡自己的屁是否正常時,超過半數的網友會覺得覺的沒什麼;但如果把屁源換成其他人,能夠接受的網友就少了很多。
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屁,都有概率被人聞到,為什麼我們更喜歡自己的?
一種主流說法是,這是因為我們和自己的屁「比較熟」....具體先讓我們從屁的來源說起。
當我們在吃東西時,有一部分食物沒有被分解,它們就變成了我們腸道內細菌們的食物。細菌們大吃一頓飽餐過後,它們也要想放放屁疏通一下,但這些只是「微型屁」,氣壓特別小無法直接排出。這些微型屁在我們體內慢慢積累,形成一定的氣壓。
除此之外,在吃東西時,有一小部分空氣也隨著我們咀嚼的動作,潛入我們的消化道。當壓力積累到一定程度時,這些氣體就會被排擠出體外,這個過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放屁」。
簡單理解,就是我們吃東西後產生的廢氣,身體不願接納,它們積攢到一定的數量後,就變成屁從我們的身體出逃了。
而造就這些屁的細菌,可以說是我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了。從我們出生開始,在不同的環境慢慢成長的過程中,這些細菌也始終伴隨著我們不斷適應成長,可以說它們是屬於我們每個人的獨特標誌。
因此,我的屁就是我的屁,是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
這就給我們的屁印上了個人的烙印,在日常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放屁中,我們的鼻子已經熟悉了自己的屁味。
而當我們不熟悉的,其他人刺激的屁味向我們襲來時,我們鼻子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的!
或者可以換種說法,也就是我們的嗅覺系統容易忽視我們自身的氣味。
美國莫耐爾化學感官中心的Pamela Dalton就曾表示,人們想要檢測自己的體臭非常困難,因為你的嗅覺系統對你的「特殊香氣」一點也不敏感。
所以這就導致我們對自己的屁真的很包容,反而對其他人的屁就會很抗拒。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觀點:例如別人的屁,來的太突然。
這種觀點認為,人們自己放屁前都是有預警的,無論從身體還是心理角度,都可以做好準備迎接它;但其他人的屁則不同,除非對方先用音效預警,否則你知道有人放屁時已經聞到氣味了,自然就感覺更臭。
其實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
倫敦大學學院曾做過一個有關大腦反應的研究,這個研究主要是為了測試我們的大腦能否預測即將發生的事,並作出相應的反應。
研究人員掃描了測試者們的大腦,並觀察測試者觸摸自己的手臂,以及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他人觸摸手臂後,大腦所產生的反應。
大腦掃描顯示,當外部產生觸摸時,也就是別人突然摸我們時,我們身體中的軀體感覺皮層和前扣帶皮層部分的反應比測試者自己產生的觸摸反應強烈得多。
簡單來說,在我們自己觸摸自己時,大腦正在運用各類信息,比如我們的手臂運動,預測出了即將發生的觸摸行為,然後提前適應了這一行為。
這次研究的結果表明:我們的大腦能分清楚預料中的感覺和意料之外的感覺,然後對它們作出反應。
對於有預期將要發生的事情,我們大腦不會有太多的感覺,但大腦會對意外的感覺給予更多的關注。
試想一下,當你知道有人要嚇你時,你並不會受到太大的驚嚇,但要是別人突然嚇你的話,你的反應一定會大於前者。
應用的聞屁也是類似的效果,突然遇到別人的屁可能會讓我們下意識給予更多關注,自然感受到的效果就更強烈...
還有一種觀點也十分有趣,別人的屁難聞可能跟「確認偏差」有關。
所謂的確認偏差,是指我們容易選擇性地回憶、搜集一些有利於支持自己已有想法或假設的細節,然後忽略了一些其他的客觀訊息。
當我們潛意識裡帶著偏見回想和整理這些信息,並試著去解讀這些信息時,便會產生認知上的偏誤。
就拿放屁這件事來說,我們的腸道每天都在蠕動,因而放屁是在所難免的事了。地球上有這麼多的人口,每個人每天也或多或少會放一些屁,數量自然是數不清,而被我們碰上的肯定也不計其數了。
但能讓我們印象深刻,留在記憶里並在之後拿出來嫌棄吐槽的,一定是被別人用「氣味出眾,別具一格」的臭屁影響到自己了。
因此,從概率上來說,我們記住的別人的屁都是奇臭無比的,這就會導致我們在認知上有一定的偏差,覺得別人的屁更臭。
總之,每天放屁只是我們腸胃蠕動的正常現象,能接受自己的屁卻反感別人的屁也是正常的反應。
所以放屁這種事兒,如果有興趣,我們自己欣賞就好了,可彆強行安利給別人...
(文中圖片素材均來源自網路,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除了《三體》,你還應該知道兩百年來這些科幻世界史
※能及格算你厲害,這20道題我憋了半年
TAG:狂丸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