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健康發展

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健康發展

人工智慧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全球治理等方面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當前,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超級計算、感測網、腦科學等新理論新技術驅動下,人工智慧呈現出了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群智開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徵。如何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健康發展,成為學界關注的重要議題。

人工智慧新特徵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勇堅表示,人工智慧作為新興技術的代表,正呈現出一些值得關注的新特徵。第一,人工智慧正在成為通用技術。這種技術能夠滲透到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為技術快速發展提供支撐功能。第二,人工智慧正在成為一種基礎性的功能,在價值鏈的上下游領域均能使用。第三,人工智慧技術正在成為新技術浪潮的源動力,能夠進一步提高創新與研發活動的效率,使技術進步進入加速發展的軌道。

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教授杜傳忠認為,在人工智慧技術引領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也呈現出新的特徵。首先是人工智慧技術呈現出深度學習、跨界融合、人機協同、群智開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徵。其次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波及範圍不斷擴大,不但引起產業、技術領域的深刻變革,還引起社會、法律、倫理等多個層面的變化。在經濟領域,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的融合進一步深化,全球產業結構、商業模式及競爭格局等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最後是全球主要國家圍繞搶佔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制高點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對人工智慧關鍵核心技術、標準制定、高端製造發展等的爭奪進一步加劇。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芮明傑認為,作為新興技術的代表,人工智慧所引領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具有廣泛的、基礎性的特徵,可以廣泛推動各類產業轉型升級;可以替代很多過去主要由人來負責的技術性工作,使得知識管理和創新的效率得到提升;可以助推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促進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中國高度重視創新發展,把新一代人工智慧作為推動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驅動力量,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談到如何認識新一代人工智慧對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東北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教授陳凡表示,具體而言,人工智慧是推動科技進步的新興驅動力。人工智慧是涉及諸多現代科學的交叉學科,既需要不同學科各自的發展,也會促進它們的交叉融合,加速相關學科領域的跨越式進步。因此,人工智慧是推動現代經濟智能化的核心力量,是推動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新興驅動力,不僅會促進傳統產業再次獲得新生,還會催生新業態的形成。目前,人工智慧在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各個方面創造新需求,革新經濟結構,升級相關產業,成為促進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杜傳忠認為,人工智慧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是推動我國科技跨越發展、產業優化升級、生產力整體躍升的重要戰略資源,是實現我國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強大助推器。

培育原創性重大成果

由於人工智慧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當前相關領域的國際競爭形勢異常激烈。受訪學者表示,我們要抓住機遇,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健康發展。

李勇堅建議,要建立體系化的政策。人工智慧發展涉及消費者、生產者、平台、經營者、社會組織、政府主管部門等諸多主體,這些主體的協調、組織、配合等,都需要有制度化的體系。從現有的政策體系來看,各個單項方面的政策已出台不少,但是,這些政策之間碎片化的現象較為嚴重,體系化程度不夠。在人工智慧應用及發展過程中,如何更好地鼓勵中小企業的發展,也是一個新課題。另外,考慮到人工智慧應用到生產過程,以及基於人工智慧研發的新產品涉及機器的自主決策、社會倫理等多方面的問題,與其他信息技術的應用有著本質的區別,這需要在政策方面進行精細化、體系化的考慮。

抓住人工智慧帶來的機遇,正視和應對人工智慧帶來的挑戰十分重要。陳凡表示,當前,應當加強人工智慧的前瞻性基礎研究,加強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積極培育原創性人工智慧重大成果。我們還需加快培養、聚集人工智慧高端人才,堅持培養和引進相結合,加強人才儲備和梯隊建設,形成我國人工智慧人才高地。此外,還應當加強國際合作,尤其是在技術、數據、應用等方面的合作共享,搭建交流合作、共贏共享的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孫國東: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的「法學轉向」
端午節——熾熱愛國情懷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