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情緒失控,行為障礙,50%的孩子都會經歷,5招讓孩子學會自控

情緒失控,行為障礙,50%的孩子都會經歷,5招讓孩子學會自控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調查顯示,50%的孩子在18歲之前都會經歷情緒失控、行為障礙,甚至是藥物成癮。這都是因為缺乏自控力導致的。所以家孩子那個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自控,擁有自控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專家認為,孩子學會自控,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家孩子那個們除了提供懲罰和獎勵來讓孩子達到我們的要求,我們更需要運用方法來幫助孩子擁有自控力。

5個值得試試的好方法,讓孩子學會自控

父母做控制情緒的榜樣

當孩子拒絕合作時,父母很容易感到沮喪,但這通常會使情況變得更糟。當你的情緒失控時,他們也會被感染。

我們的情緒和生理狀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副教授說:"父母和孩子之間有一根無形的線在拉扯。"從孩子的心率到考試恐懼症,父母會影響孩子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共處一室時。

奧利證實了這一觀點。如在堵車時,奧利兩歲的女兒艾瑪就會發脾氣,任何讓她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玩具、唱歌做遊戲等都不好用。在嘗試一個又一個的方法時,媽媽變得越來越急躁,女兒的情緒也被激化,變得更生氣了。但是,當媽媽平靜下來再跟女兒溝通時,情況發生了改變。

奧利說:"太神奇了!我發現,當我的情緒得到控制時,她也跟著冷靜下來了。"

在處理孩子的問題時,父母要先做3個深呼吸,讓自己的情緒平靜下來。你可以跟孩子說:"我對你的行為感到很傷心我需要5分鐘冷靜一下。"這也是給孩子做一個好的示範如何控制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

將命令轉化為遊戲

有一位軍人出身的爸爸將自己在部隊中的規則運用到了育兒中。他每天都會給自己的兩個兒子發號施令,命令他們上床睡覺。但是這更激起了孩子的反抗,變得越來越不配合,但是當這位爸爸發現遊戲的力量時,一切都變的簡單了。

現在孩子假裝是一個機器人,爸爸通過在孩子的背部按一下虛擬的鍵,來啟動他們的活動模式。例如,進入"劇牙模式"、進入"穿睡衣模式"。爸爸給孩子們設置了很多模式,如大笑、傻笑、跳躍跑步,還有正常速度、快速和慢速的選項。孩子們按照指定的模式進行,他們很

喜歡這款"遊戲"。

來自費城天普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說:"當孩子在玩的時候也會獲得技能,比如自控能力、語言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社交合作能力,甚至抽象思維能力。"俄羅斯科學家的研究也表明,當孩子們被要求假裝是在站崗時,他們完全可以站著不動。但是當父母強制要求他們站著不動時,他們堅持的時間是前者的13。這就是為什麼要用遊戲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紀律問題因為這是雙贏的。

如果你的孩子是學齡前兒童,你可以在早上出門的時候,假裝自己拿不動包,需要他施以援手。或者,跟他說,家裡吃飯的地方是個高檔的餐廳,孩子是訓練有素的服務員或者是有很好餐桌禮儀的顧客,跟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

讓孩子知道自己被理解

當我們感到被理解時,我們能更好地處理強烈的情緒,一個愛的撫摸也會起作用。孩子們從嬰兒期開始就從父母那裡了解情緒是什麼,蹣跚學步的小baby開始向父母求證新環境和新事物是否安全。摔倒時,他們會去看父母的反應。他們應該感到不安嗎?或者這是學習走路

的正常部分嗎?如果你給他們一句鼓勵的話或一個微笑,他們就會回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如果你急急忙忙地跑過去,他們則會變得害怕。

研究者認為,這是因為父母常常把焦慮、抑鬱和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而不僅僅是遺傳。當父母無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或恐懼感時,孩子們就會發現自己也很難做到這一點。

一位來自芝加哥的研究者將這一點付諸於實踐。她7歲的女兒在學校度過了艱難的一天,回家之後便倒在床上大哭,但是,當媽媽溫柔的撫摸著她的背時,孩子的心情瞬間得到了平復,她把腿放在了媽媽的腿上,和媽媽開始分享自己這一天的經歷。

這位母親分享說:"這件事給我最大的觸動就是,孩子沒有給我製造麻煩,是他們自己有了麻煩。我意識到,女兒覺得自己被同學誤解了,並且衍生出了許多麻煩。我要讓她知道,媽媽理解她,而且還會一直跟她在一起。"最終,哪怕是在媽媽不在的情況下,女兒也會處理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冷靜下來。

給孩子真正想要的選擇

一定有人建議你,要給孩子選擇的空間。中餐還是西餐?淋浴還是泡澡?無論我們是6歲還是60歲,擁有自主權都能幫助我們茁壯成長。

在心理學中,自決理論告訴我們,我們的動機有3種:控制我們的環境,獲得某種能力,與一個更大的群體建立聯繫。當孩子覺得他們具備這3項時,他們就更有可能在家庭事務中合作,而不是挑戰你的底線。

當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可能更傾向於你給他們提供選擇。等再長大些,他們就會跟你說起自己的想法。

里昂在兒子萊多身上發現了這一點。"我過去總是讓他在我想讓他做的事情,和我知道他不想做的事情之間做岀選擇,所以我總能如願以償。" 里昂回憶道。但兒子4歲之後開始變得非常沮喪,因為他想要更多的獨立。現在,抓住一切機會給兒子權力,讓他自己選擇,比如穿哪套衣服,即使這套衣服不匹配,甚至可能遭到同學的嘲笑。但是,我想這是孩子真正的選擇,他應該為自己地決定負責。

讓孩子從經驗中學習

儘管所有這些策略聽起來都像是迎合孩子們的突發奇想,但它們實際上是戰略性的育兒方式。

有同理心並不意味著你讓孩子擺脫困境,僅僅是因為你理解他們的行為。面對不好的行為帶來的後果,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學著改正。

父母教育工作者哈維說"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當孩子體驗到他們的選擇造成的結果時,他們不會因為父母懲罰而感到難過。孩子更傾向於從經驗中學習。"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個周末。當時,我在家裡洗衣服,10歲的女兒拒絕把她的臟衣服收起來放進洗衣機,我什麼也沒說,什麼也沒做。周一早上,她沮喪地走過來問我,她的校服為什麼沒有洗。我知道她的感受,但是我還是讓她自己處理這個結果。當然結果是,她穿著髒兮兮的衣服去上學了。但是從那以後,不需要別人的提醒,她就會整理自己的衣服,洗自己的衣服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采兒媽媽說育兒 的精彩文章:

這些孕期的壞習慣不改掉,寶寶出生以後,受罪的還是自己
你家孩子,才是你最高級的「炫富」!否則再有錢也是暴發戶

TAG:采兒媽媽說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