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獻帝不昏、不暴,為何丟掉江山,結束了大漢四百年的歷史?

漢獻帝不昏、不暴,為何丟掉江山,結束了大漢四百年的歷史?

從影視作品上看,漢獻帝,有幾分懦弱,但絕不是桀紂一樣的暴君,也不是昏君。這應該說跟歷史事實是相符的。從他的謚號為「獻」,也可以說明他是一個不錯的皇帝,「獻」在古代是聰明睿智的意思,這個評價不低。那為何獻帝最後還是被曹丕取代了呢?

說到獻帝的為人,他應該算是一位賢君。有幾個事例可以證明這一點。早期的獻帝,一直生活在動亂之中,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極力想治理好國家。初平四年,13歲的獻帝居然還讓有關機構組織了一次考試,意在為國家選拔幹部。考完之後,負責的官吏提議把成績好些的任命為郎中,次一點的任命為太子舍人,再次的只好落選。但獻帝卻不同意,他在給官吏的詔書中說:「這些儒生不容易,他們從兒時讀書,一直讀到白髮,就是想登上仕途,因為戰亂,他們的願望落空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一次考試機會,那些考得最次的也任命為太子舍人吧。」從這裡可以看出,獻帝不僅是賢君,還是一位仁君哪。

興平元年,14歲的獻帝可以親政了,但是卻遇上了大旱。他於是離開大殿向天祈雨。同時他命人審核獄案,平反冤獄,釋放罪輕的囚犯,希圖以此換取上天的垂憐。但是這一切並沒有緩解旱情,長安地區穀米貴到五十萬一斛,甚至出現人吃人的現象。獻帝於是命侍御史侯汶開太倉煮粥賑濟災民。但這個侯汶卻利用職權,貪污糧食。獻帝發現賑災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猜測侯汶肯定做了手腳,於是他親自量米煮粥做試驗,證實侯汶確實剋扣了糧食,於是打了侯汶五十大板以示警戒。從此以後,賑災才有了實際效果,很多百姓得以保全。這件事也足以證明獻帝的聰明仁德。

既然獻帝是一位好皇帝,那他為何丟了江山呢?

這事說來話長,丟掉江山的責任不能全歸咎於獻帝,因為早在公元88年,漢和帝登基以後,漢朝就出了問題,和帝當時只有10歲,就由竇太后臨朝稱制,外戚竇憲得以掌權。雖然後來殺了竇憲,但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從此朝廷大權不是被外戚控制,就是落入太監之手,皇上基本上成了傀儡,大漢王朝開始走向衰落。

公元146年,15歲的漢桓帝繼位,照例是外戚專權。後來他利用宦官殺了外戚梁翼,卻是前門去虎後門進狼,朝政又被宦官把持。9歲的獻帝登基的時候,倒是沒有了外戚和宦官專權,但是把持朝政的換了董卓。王允設計除掉董卓之後,李傕又殺進長安,劫持了獻帝。直到獻帝被曹操挾持到許都,他才算過上了稍稍安定的日子,但他卻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只是做穩了傀儡而已。

獻帝雖然不差,但跟曹操相比,他哪一樣也比不過曹操。不過曹操還不好意思取代他,而是挾持獻帝號令天下。曹操終其一生,也沒有起過篡位的心思,但他卻利用挾持獻帝的便利,把曹氏的勢力發展壯大起來。

這期間獻帝也曾經試圖除掉曹操,但是兩次謀劃均告失敗。第一次他寫下衣帶詔,讓董貴人的父親董承聯絡劉備等人起事,結果事情泄露,所有參與謀劃的人員,除劉備在外打仗幸免於難外,其餘全被剪除,董承更是被滅族。第二次他想讓伏皇后的父親伏完除掉曹操。伏完膽小,到死也沒有起事,但事情卻泄露出去。曹操於是廢了伏皇后,滅了伏皇后娘家滿門,把自己的女兒曹節扶上了皇后的位置。

曹操死後,曹丕掀掉了曹家的遮羞布,直接就代替獻帝做了皇帝,當然他還搞了一個禪讓的儀式,誰都知道,獻帝是被逼讓位的。獻帝既然沒有的實權,還不如痛痛快快把皇帝的寶座讓出來呢。

哎,獻帝雖賢,可惜生不逢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史拾遺 的精彩文章:

他是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明朝首位內閣首輔,最後竟被埋雪堆里凍死
7萬噸巨艦航行17小時就被打沉,海軍史上最大笑話——信濃號

TAG:國史拾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