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文藝路線的固態硬碟實力如何?影馳ONE系列M.2 SSD評測

文藝路線的固態硬碟實力如何?影馳ONE系列M.2 SSD評測

ONE系列是影馳推出的入門級固態硬碟,之前只有SATA規格的產品。隨著快閃記憶體顆粒價格一路下跌,SSD的價格都近乎腰斬,512GB的NVMe SSD逐漸成為標配,ONE系列也迎來了新的產品: ONE PCIe M.2,採用了M.2規格,支持NVMe,相比之前的SATA版性能大幅提升。雖然是入門級SSD,卻裝備了熱管和鋁板散熱外殼,這在同級別產品里極為少見。

ONE PCIe M.2有256GB、512GB和1TB三種容量,本次評測的是512GB版,售價為599元,標稱讀寫速度為1700/1600 MB/s,它的具體參數如下:

包裝與外觀

影馳One SSD的外包裝以湖藍色為主色調,非常小清新。正面印著銀色線條組成的「ONE」字樣,下方為型號PCI-e M.2 SSD,再下面是一張透明貼紙,隱約可見512GB的字樣。

包裝背面為產品相關信息,註明了適用於台式機,搭載了散熱外殼使其不適用於筆記本。介面規格為M.2 2280,採用NVMe協議,支持TRIM,使用溫度為0°C至70°C。支持的系統有Windows、Mac OS、Linux。

打開包裝映入眼帘的是一張卡片,上面印著很文藝的一句話:記憶是趟旅程,承載是我唯一能做的。小清新氣息撲面而來。

將包裝內容物全部取出來張合照,包括產品本體、散熱器、產品宣傳卡、使用指南、合格證。

這是產品本體和散熱器,散熱器並沒有像影馳HOF那款預先安裝,需要用戶自己手動安裝。

散熱器採用陽極氧化的鋁製外殼,內嵌一根熱管幫助熱量從晶元表面導出。散熱器高約16mm,這一點需要注意,大多數筆記本若想使用這款SSD就只能不安裝散熱器了。

散熱器底部有一層導熱膠,用一張塑料膠片保護起來,安裝時須撕下,然後將散熱器粘貼於SSD有晶元的一面。

SSD正面全照,快閃記憶體顆粒上有保修貼紙,不知對散熱是否有影響。

背面沒有元件

這款SSD使用的是群聯PS5012-E12C主控,支持128GB~1TB容量,連續讀寫速度最大為2100/1700 MB/s,隨機讀寫最大420K/420K IOPS,相比PS5012-E12均有所縮水。DRAM緩存為南亞NT5CC128M16JR-EK,容量為2Gb即256MB,速率為1866Mbps,工作電壓1.35V,採用BGA封裝。

快閃記憶體晶元特寫

快閃記憶體使用的是TABBG55AIV,這是東芝的64層堆疊3D TLC,只有單面兩顆快閃記憶體,背面無快閃記憶體顆粒。

性能測試

我們本次使用的測試平台CPU是Core i7-7700K超頻至4.7GHz,主板是微星Z270 Xpower Titanium,內存為單條芝奇Tridentz DDR4 3200MHz 8GB,主系統盤是浦科特M9PeY 512GB,顯卡為XFX Radeon RX 550 4GB D5,系統為Windows 10 Build 1803,BIOS已關閉CPU的節能模式,電源已經設置為高性能。本次參與對比的SSD是價格相近的三星860 EVO,這是一款主流的TLC固態硬碟,有SATA 2.5和M.2兩種規格,不過都是走SATA 3.0。

基本信息

Crystal Disk Info

Crystal Disk Info顯示,這款SSD工作在PCI-e 3.0 x4模式下,支持S.M.A.R.T.,讀寫都是0,是全新的盤。

基準性能測試

我們使用Crystal Disk Mark和AS SSD Benchmark兩個軟體來快速了解一下影馳One SSD的性能。這兩個測試僅作為參考,不會參與計算超能指數。

Crystal Disk Benchmark

使用Crystal Disk Mark測試,連續讀寫分別為1763.5MB/s、1687.3MB/s,4K隨機單隊列讀寫為50.07MB/s、152.1MB/s。可以看到,由於主控限制,雖然工作在PCI-e 3.0 x4模式下,連續讀寫速度只有x2的水平,不過隨機性能相當強勁。

AS SSD Benchmark

AS SSD Benchmark測試,結果跟Crystal Disk Benchmark差不多,就是連續讀寫相比會低一些,因為是QD1。

Expreview Storage Benchmark 2014

Expreview Storage Benchmark 2014是我們自己製作的一款I/O軌跡回訪測試,會真實地模仿實際應用中磁碟的讀寫,相比Crystal Disk Benchmark這類軟體單純重複性的讀寫更貼近日常使用。 測試包括日常應用、辦公應用和遊戲應用三個部分,涵蓋多個軟體,這些腳本使用Intel NAS Performance Toolkit全速回放。運行完成會生成一份詳細的測試報告,我們分別取三個部分的平均傳輸速度。

與三星860 EVO 250GB對比,在日常應用項目上,影馳One SSD有微弱優勢,而在遊戲應用項目上,影馳One SSD有可見差距,在辦公應用項目上,靠著帶寬優勢,影馳One SSD成績遠高於860 EVO。最終影馳One SSD的總成績還是顯著高於860 EVO。

PCMark 7

在PCMark 7測試中,影馳 One SSD的成績接近三星 860 EVO的兩倍。

PCMark 8測試

在PCMark 8測試中,影馳 One SSD的成績同樣是接近三星 860 EVO的兩倍。

TxBENCH測試

TxBENCH能測量一個SSD的SLC緩存有多大。根據測試結果,影馳One SSD 512G的SLC緩存大約是15GB,這在主流SSD中屬於中等水平。而用完SLC緩存後影馳One SSD 512G的寫入速度比較穩定,最後30GB的平均寫入速度為583.9MB/s。

IOMeter測試

我們使用IOMeter對SSD全盤進行兩小時的4K QD32隨機寫入,整個過程的IOPS隨時間變化如下:

測試開始一會兒寫入速度大幅下降,且在一個區間內震蕩,最後逐漸穩定下來並緩慢下降。全程平均寫入速度為138.4MB/s,最後10分鐘平均寫入速度為66.9MB/s。

TRIM與垃圾回收

我們先使用HDTune測試沒有分區的SSD的初始寫入速度,然後使用IOMeter進行連續兩小時的4K QD32隨機寫入,製造大量碎片,然後立即使用HDTune測試寫入性能。接著等待一小時讓SSD主控自行進行垃圾回收,再使用HDTune測試寫入性能,最後執行TRIM後再測一次。

超能指數

和往常一樣我們會將SSD的性能用超能指數來量化。在超能指數的統計中我們會綜合Expreview Storage Benchmark 2014、PCMark 7和PCMark 8三個回放測試和TxBENCH、IOMeter兩個壓力測試的成績,但由於壓力測試的情況一般用戶是比較少碰到的,所以他們在總成績中的權重回比回放測試低。最新超能指數是五個測試項目成績的加權值之和,即:

超能指數 = 係數 * ∑(權重 * 項目成績 / 項目平均值)

最新公式的係數=11.7,PCMark 7和PCMark 8兩款測試的權重是2,我們的Expreview Storage Benchmark回放測試權重是3,TxBENCH、IOMeter兩個壓力測試的權重是1。

關於散熱

影馳One PCIe M.2 SSD在散熱片上加了一個小熱管,在散熱方面還是挺給力的,經過我們簡單體驗,在待機時散熱片表面溫度僅有37度,負載測試(IOMeter 4K隨機寫入)時散熱片表面溫度也不過51度,而同一塊主板上的另一款M.2 SSD,雖然也配有散熱片,但這兩個溫度分別為42度和70度,足見影馳One PCIe M.2 SSD在散熱能力上的優良。

總結:小清新大誠意

作為一款入門級SSD,影馳One PCIe M.2 SSD是少數這個價位搭載了散熱裝甲的產品,可以說是誠意滿滿。SSD本身的素質中規中矩,比較遺憾的是主控限制了性能,導致最大讀寫速度沒法達到PCI-e 3.0 x4的極限,但相比同價位一些走SATA通道的SSD,還是有很大優勢的。 目前首發售價599元(1.17元/GB),想入手的同學可關注近期618是否有優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能網 的精彩文章:

台北電腦展:芝奇超頻比賽落幕,皇家戟5886 MHz破世界紀錄
台北電腦展:振華展示2500W電源,我只缺4張RTX 2080 TI了

TAG:超能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