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走向敗落的三個跡象,有一個都是壞事
人這一輩子,先做人後做事。
中國名門家訓之一的《孝睦房訓辭》說:
傳家兩字曰耕與讀,興家兩字曰儉與勤。
安家兩字曰讓與忍,防家兩字曰盜與賊。
亡家兩字曰嫖與賤,敗家兩字曰暴與凶。
其中「亡家兩字曰嫖與賤,敗家兩字曰暴與凶」,便揭露了一個家庭走向衰敗的三種原因。
01
- 家風不正,禍患不遠。
百般算計,不如積德行善,厚德載物,厚德養家,一個家庭最重要的是良好的家風。
俗話說,「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無論在什麼時代,家風都是一個家庭興衰的根本。
一個優秀的家庭、一對優秀的父母,並不是給孩子留多少存款,多少棟房子,多少輛轎車,而是通過言傳身教給他們多少人生智慧。
古語有云「小時偷針,大時偷金。「
一對夫妻,他們有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有一次,這個小孩偷了一個貨郎的針,回家後母親居然表揚了他一番。
慢慢的小孩開始偷人家的玉米等農作物,母親知道後從來沒有制止。
後來他長大了,成為了一名專業的小偷,偷了很多牛馬和金銀珠寶,終於被官府抓到了,由於偷的太多,要秋後問斬。
臨斬前,他請求監斬官:「想再吃一次母親的奶。」
剛好母親在給他送行,於是就滿足了他的要求,豈料他竟一口咬掉了母親的乳頭,說:「我小的時候偷東西母親沒有制止過,現在要被斬頭都是你促使的,所以現在非常恨你。」
從父母一代的言行舉止、一舉一動,都傳遞出一個家庭的教養和風氣。
厚德載物,厚道養家。家風正,再窮也能發家;家風不正,再富也會敗光。
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就是良好的家風。
02
- 家庭不和,必有災殃。
家庭是人最重要的棲身之所,我們生命中70%的情緒,喜怒哀樂,都與家庭有關。
一個整天充滿爭吵的家庭,就像是一個冰窟窿,走進房門就能感受到寒意。
比方說,跟孩子意見不和,鬧僵了;跟愛人感情不和,三五天一大吵;跟兄弟姐妹鬧矛盾,感情不和睦……
研究表明,多數罪犯從小就生活在一個不和諧的家庭。
《禮記》中說:「父子篤,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父母子女感情深厚,兄弟姐妹之間和睦相處,夫妻之間同心同德,這樣的家庭,必定是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一家人過日子,有所遷就,有所包容,才會有太平。
甘心輸的人,不是口才不好,只是懂得,在家裡沒有輸贏,只有包容。
03
- 寵溺後代,後患無窮。
之前聽朋友講起他老家的一件事,一家三口,父母經營著一家小店,女兒在上大學。
由於電商的發展,小店生意很難做,有時候夫妻倆一個月忙下來連房租都出不來,兩口子平時中午吃飯,連個葷菜都不敢點。
但是女兒上了大學之後,第一個假期回來就找爸媽要蘋果手機,說自己的手機太掉價,在朋友面前抬不起頭。
然後她父母硬生生地拖了一月的貨款,擠出來八千塊錢,給女兒買了手機。
女兒還是不知足,要了手機想要電腦,要了電腦想要包包。
甚至還瞞著家人欠了一大筆貸款,最後東窗事發,父母賣了房子才把貸款還完。
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並不少見。
多少孩子就是被父母寵溺成了吸血鬼,啃老族。家底再厚,也會敗光。
人生沒有白吃的苦,也沒有白走的路。你現在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會讓他很苦。
真正愛孩子 ,不是為他遮擋一切風雨,而是教會他如何面對克服風雨。
沒有誰能一生順遂如意,父母也不能永遠庇佑,讓孩子適當吃苦,他才有力量抵擋生活的風雨艱難。
試問家庭如何興旺發達?
《孝睦房訓辭》也有提到,簡單來說就是「休存猜忌之心,休聽離間之語,休作生忿之事,休專公共之利。」
1. 寬容諒解
老人,能體諒孩子的辛苦,孩子,能珍惜父母的付出。我累了,你為我端茶倒水,你病了,我對你悉心照顧。
人無完人,家人也如此,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果能相互體諒,懂得彼此的不容易,願意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矛盾自然就會消除。
2. 及時溝通
一家人,溝通最重要。
覺得菜炒咸了,說出來就好,下次少放點鹽;覺得房間髒了,說出來就好,有空清掃一下。
很多事情只要說出來就好,本來也不是大問題,就怕悶在心裡一直不說,導致矛盾越來越大。
若家庭沒有溝通,就算錦衣玉食,也枯燥無味。
生活在一個有溫度的家庭,有恩愛的伴侶,有可愛的孩子,一家人其樂融融,朝夕相伴,每天能看到家人的笑臉,能聽到家人的暖言,此生足矣。
3. 勤儉節約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飯菜不需多好,夠飽就行;衣服不需多買,夠穿就行;手機不需多貴,夠用就行。
沒必要和別人攀比什麼,活好自己的人生就行。
勤儉不是小氣,節約不是不消費,關鍵是不浪費,物盡其用。該花的錢不能省,不該花的錢盡量省。
4. 積德行善
《易經》有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人品是最好的通行證,人這一輩子,先做人後做事,只有把人做好了,做起事情才遊刃有餘。
如果不懂得做人,人品差勁,言行不正,就算他再聰明,再有錢,那麼他的前途會受到阻礙,生活也會受到影響。
※飯後經常走路的人,最終會變成這樣
※人到中年,最高境界:1個字
TAG:國學文化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