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五月電影導演TOP榜:「演唱會」電影力壓小眾文藝片

五月電影導演TOP榜:「演唱會」電影力壓小眾文藝片

上月已經提到,《復仇者聯盟4》強勢侵佔整個四月,它的餘震更是波及到了五月,甚至讓「五一檔」被消失。除了《何以為家》這部小爆款,其他幾乎無太大水花。

縱觀整個五月,中旬有全世界最賣錢的IP形象大電影《大偵探皮卡丘》上映,同時還有狀態一直穩定的印度片《一個母親的復仇》,月末有《阿拉丁》《哥斯拉2:怪獸之王》壓軸,三部影片已經席捲近十億 票房,這還不算依然占著不少排片份額的部分四月影片。

五月的國產片,依然在夾縫中生存,或許大家都在為了即將到來的神仙打架「暑期檔」蓄力,票房過億的除了一部口碑慘敗的《下一任:前任》,其他均無太驚喜的突破。

《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以4500萬的票房位居榜首,聚焦在它身上的還有關於粉絲電影與音樂電影的探討,試問如果不是五月天這種國民度高的音樂團體,我們的市場是否還會為音樂電影買單?

綜合排名第二的是第五代導演胡玫的《進京城》,卡司陣容強大,取材歷史事件,耗時三年製作完成,最終收穫1000萬票房成績。

最後上榜的三部小眾影片,在票房上出現了斷崖式的下滑,紀錄片《尺八·一聲一世》雖然口碑極佳,卻僅收穫94萬票房,而提名第6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處女作獎的《柔情史》,與第2屆平遙電影節斬獲三個大獎的《過昭關》均以25萬票房收尾。

或許每一個月,我們都將為文藝片的市場命運感嘆一次。

NO.1陳奕仁 《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

從2011年的《五月天追夢 追夢3DNA 》開始,這已經是五月天第三部「演唱會電影」。即使很多人認為這是國產片中一個剛剛起步,甚至只有五月天一家在做的電影類型,但實際上,它一直悄然地分了市場一杯羹。

2011拿下2300萬的票房,2013年的《5月天諾亞方舟》2000萬票房。或許是隨著時間推移,五月天的粉絲有了更強的購買力,加之很多同期院線片令人是失望,使得路人粉也走進影院支持,今年的這部《人生無限公司》翻了番。

三部影片評分都不低,也換了三個導演,此次的導演陳奕仁早在2003年的出道作品——紀錄短片《雙工人》之後,被五月天「天空之城復出演唱會」演唱會製作人注意,於是開始拍攝五月天的紀錄片,創作之路從廣告、MV、微電影走向了大銀幕。

或許,「演唱會電影」「音樂電影」這樣的類型,可以發掘出更多對音樂和畫面把控力很好的導演,讓他們走進真正的電影體統。

前有好萊塢一系列同類型電影做標準,後有《幻樂之城》這種試圖將音樂、影像和綜藝之牆打破的嘗試。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去影院看一場視聽震撼、符合工業標準的演唱會,未必不比一部好萊塢大片來得酣暢淋漓。

NO.2 胡玫 《進京城》

距離上一次胡玫導演的電影作品,已經闊別九年,此次的《進京城》由著名編劇鄒靜之操刀,取材「徽班進京」歷史事件,馬伊琍、富大龍、王子文等主演,講述了清朝乾隆年間,一眾戲曲藝人與戲迷之間發生的梨園恩怨與愛情糾葛。

國粹、戲痴、紅顏、傳奇、情,這次辭彙聚在一起曾經誕生出中國最偉大的電影,如今《進京城》勾勒出另一個充滿歷史厚重感的故事,一眾戲骨共同托起整部戲,尤其富大龍細膩的表演好評不斷。

但有戲骨無流量,致使排片量不高,同時,或許是胡玫導演常年拍攝電視劇,影片在視聽方面還是遭受到了一些苛刻的評價。

NO.3聿馨 《尺八·一聲一世》

《尺八·一聲一世》是本月非常值得關注的一部紀錄片,真正的匠心、情懷之作。這是導演聿馨的處女作,但早在導演這個身份之前,她已經是一名影視出品人、製片人,並且是優酷的創始人。

學金融出身的聿馨此次關注到了尺八這個古老的,由竹子根部製成的管狀樂器。尺八因管長一尺八寸得名,源於中國,在南宋時期傳至日本發展至今,得以發揚;隨後在中國日漸式微。20世紀末期,隨著中日民間的文化交流活動的增加,尺八重新回到中國人的視野。

本片記錄了中國、日本、美國等地的尺八演奏家、制管師、學習者的生活。樂器雖小眾,但在它悠揚蒼涼的音色中,那些背後支撐和傳承這個樂器的人的堅持和自我尋找,卻具有滌盪人心的普世價值。

NO.4 楊明明《柔情史》

雖有柏林電影節提名加身,依然沒能改變《柔情史》的排片命運,而影片雖在審美上是小眾的,在情感上卻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影片講述北京衚衕里的一對「相愛相殺」的母女,她們面對社會的傷害、情感的欺騙、命運的失敗,相互依存又相互嫌棄的故事。

2012年,楊明明曾憑藉《女導演》聞名於獨立電影圈,此次的柔情史,依然有很多屬於她的標籤——衚衕、羊蠍子、女性、親密關係,而人物還是一樣的話癆、咬文嚼字、刻薄。

前作是偽紀錄片,如今是劇情片,但都做到了極大的真實,而過度的真實甚至引起了一些觀眾的不適,但楊明明對此的回應是:真實是一種審美。

作為一名剛剛交出長片處女作的導演,我們期待楊明明更好的作品。

NO.5 霍猛 《過昭關》

比起楊明明在拍攝上的順利,同為青年導演的霍猛只用了40萬成本拍攝了《過昭關》,拍攝時長38天。不僅如此,符合一部小成本影片的更多元素,《過昭關》也有,比如輕型劇組、借錢、親友上陣、主演是素人。

79歲的主演楊太義還因此獲得了平遙電影節費穆榮譽最佳男主角,霍猛則獲得了最佳導演獎,這或許是兩位都沒想到的。

影片講述七歲的寧寧在暑假被送回到鄉下爺爺家。70多歲的爺爺偶然間得知老友身體中風,時日無多。他決定帶上孫子,騎著一輛摩托三輪車,去千里之外看望老友。

故事根據霍猛爺爺去世前對老友的思念為原型,以「過昭關」喻指人生,被稱為難得一見的中國鄉村公路片。

80後霍猛渡過了這部電影的難關,用「獻給爺爺」的真情帶來了誠意之作,希望以後關關難過關關過。

結語

六月已過去近半月,票房似有回溫跡象,但從目前定檔的引進片情況來看,國產片想要有出圈爆款似乎仍是一件難事。

整個五月的國產佳片寥寥無幾,票房更是慘不忍睹,檔期遇冷或許只是原因之一,扎堆擠進「暑期檔」或許只會幾敗俱傷。加強影片質量,經得起海外片的衝擊,或許才是國產片應該不斷思索的議題。

-FI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導演幫 的精彩文章:

寫實與言情,李行電影的兩副面孔
小津與文德斯:那些為愛豆拍紀錄片的導演

TAG:導演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