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不能》:印度電影將類型片玩到了極致
文/殺手裡昂
今年上半年,國內引進的印度電影集體開掛,《調音師》《一個母親的復仇》,讓中國觀眾看到了印度類型片的玩法和講故事的超強能力,市場反饋也很喜人,分別在內地拿下3.24億和1.1億的票房成績。
接下來,印度電影並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繼續一路開掛,即將於6月5日上映的這部《無所不能》算是前兩部的集大成者,取其"盲人+復仇"的設定,在針砭時弊,直指印度社會現實的基礎上,將商業類型片玩到了極致。
目前,國內引進的印度電影主要有兩類,一種是反映印度社會現實,對於女性權利、教育、貧富差距等社會問題進行批判的現實主義題材,比如《摔跤吧,爸爸!》《印度巨星》《廁所英雄》《起跑線》《印度合伙人》等,還有一種就是像《巴霍巴利王》這樣的商業動作大片,以刺激觀眾感官為主要目的。
《無所不能》應該屬於第三類,它是一部批判印度社會現實的商業類型片,儘管影片是以復仇為故事的推動力進行敘事,但影片還是以現實主義為底色,折射出印度社會的權力失衡、法律不公等問題,而復仇的商業元素只是為了現實主題使用的一種手段。
中國觀眾從各種新聞報道中,對於印度社會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性侵、女性地位低下,社會不公等社會現象滋生了大量犯罪。而《無所不能》體現出了創作者的勇氣與社會責任感,將矛頭直指印度社會的原罪,並且對於這種社會不公毫不留情地進行鞭撻,而鞭撻的方式就是用"復仇"這種最解恨的路數,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觀眾在情感上的宣洩。
為了增強觀眾情感上的宣洩,導演在劇情編排上故意製造了一種反差。影片前半段,就是一部十分典型的印度愛情片,羅漢與蘇雖然都是盲人,但卻大膽追愛,羅漢撩妹技能滿分,時不時還能夠製造一些浪漫,一言不合就跳舞,場面十分甜蜜。
然而,前面的愛情有多甜蜜,後面的現實就有多無力。本以為是一部絕美愛情片,卻因為性侵事件將故事轉向了超燃的復仇大片。男主角羅漢也搖身一變,化身為武俠片中的盲俠,一路開掛,展現出高智商的復仇計劃。
在後半段的復仇敘事中,導演並沒有為了復仇而復仇,而捨棄了劇情邏輯上的合理性。相反,在復仇計劃的編排布局上,影片在細節設計上十分精妙,邏輯縝密,劇情猶如兩個齒輪一樣咬合得天衣無縫。
更讓人驚喜的是,復仇部分的很多細節,都在影片前半段不動聲色地做了鋪墊,羅漢依靠模仿聲音實施復仇的計劃,早在開始就埋下了伏筆,他雖然是個盲人,但對於聲音卻十分敏感,不僅可以為動畫片配音,還可以給妻子打電話模仿印度明星的聲音逗妻子開心。
影片後半段猶如羅漢在玩一個闖關遊戲,印度盲俠孤身超燃開掛對抗黑暗法則,既然法律無能,只能靠自己來對抗全世界。
觀眾在看影片時,好像經歷了"過山車式"的情節反轉,特別是影片最後,警察滿懷自信的等到最後,卻發現唯一能夠指控羅漢的證人也是一位盲人時,羅漢最終完成了這個完美的復仇計劃,對於觀眾來說也是超解恨。
印度電影這次再次顛覆了我們的認知,印度本土票房年度前十的成績絕對不是蓋的。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一顆燃燒的復仇胸膛
※這個夏天最解恨的印度佳作,你別錯過
TAG:看電影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