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切爾諾貝利最終還是變成了網紅打卡地

切爾諾貝利最終還是變成了網紅打卡地

按照計劃,一隻捕鯨隊將於7月1日從北海道的釧路市出發,在日本東海岸海域進行為期兩個月的獵殺巨型喙鯨的活動。9月份,捕鯨者們將重新在釧路市集結,圍獵小鬚鯨到10月份。這樣堂而皇之的捕鯨活動標誌著日本商業捕鯨限令的徹底失效,雖然,這種 「限令」 可能只是輿論高壓下的一塊 「遮羞布」 —— 許多人認為,一直以來,日本都在以 「學術研究」 為幌子,偷偷進行商業捕鯨。

鯨肉確實曾是日本人的主食,但據《朝日報》最近的報告顯示,如今,鯨肉只佔日本人肉類消費的0.1%,市場規模極小。因此,日本寧可背負國際罵名、也要恢復商業捕鯨傳統的動機格外令人不解。對此,日本農林水產大臣吉川貴盛曾表示,此舉有關 「文化多樣性」,並認為,「國際社會對日本的 『食鯨文化』 應當予以理解」。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曾在2月初的國會參院預算委員會會議上強調,「不能讓商業捕鯨在我們這一代終結」,呼籲 「尋求國際社會的理解,把利用鯨的文化傳承給下一代」。

但,假如傳承某種文化的意義僅僅在於要傳承文化,那麼這種文化還有傳承的必要嗎?

HBO 的迷你劇《切爾諾貝利》顯然激發了人們對歷史劇的嶄新興趣,但,歷史越讓人不寒而慄,卻越能激發人們對其深深的迷戀和好奇。果不其然,切爾諾貝利變成了新的 ins 網紅打卡地,狂熱的人群湧入鬼城普里皮亞季,各路網紅齊聚曾經的禁區。昨日,《切爾諾貝利》主創 Craig Mazin 終於有點看不下去,特地發推提醒人們這可是切爾諾貝利。

如果你打開 ins,點開 #Chernobyl,你會看到一場真正的各顯神通:旅行博主憑藉其輾轉騰挪的跑酷技巧爬上高樓,或遠眺劇中直升機隕落之地比V微笑,

或立於巔峰給你一個捨我其誰的堅毅眼神。

時尚博主的拍照則更為唯美,她們不會錯過任何一束美麗光線,更不會錯過任何一個沾邊的 #tag。

幫你數了,一共25個 tag

當然,最為勇敢的是這位女士,她竟不著一片衣物,像一塊自告奮勇的活性炭,向空氣里剩餘的輻射宣戰。

吸氣

呼氣

最熱門的打卡地點是這個廢棄的摩天輪,下圖這位女士的到此一游照讓人恍然覺得此地就位於國內某經營不善的 2A 景區。

周二,《切爾諾貝利》主創 Craig Mazin 在 Twitter 上發帖,提醒人們:打卡之餘,別忘了 「一場悲劇曾經真實地發生在此地」,而遊客應當 「對在此遭受苦難和犧牲的人們表示尊重」。

如今,切爾諾貝利從一個悲劇發生地,變成了熱門的拍照取景地,這看似荒唐至極,卻絕對符合互聯網傳播的規律:人類的基本需求是自戀,互聯網的奧義是參與感,甭管從哪起飛,落點永遠都是我到底能跟這事兒扯上什麼關係。何況,多年前,那些踩著奧斯維辛集中營前面的軌道枕木表現歲月靜好的遊客們已經告訴了你,多凝重的故事,也終會被無辜又無知的人類,消解掉其本來的意義。

集中營紀念館最近也發帖告知遊客:尊重此地的悲傷回憶,練習平衡請去別處

這塊未知物質深埋於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SPA)地下近321千米處。該盆地起源於約40億年前,由一塊寬約160千米的巨大太空隕石撞擊而形成。如今,這片寬闊盆地綿延2400千米,靜卧於月球背面。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 Peter B. James 說,他們是通過 NASA 發射的月球勘測軌道器(LRO)以及重力重建與內部結構實驗室(GRAIL)所收集的數據得出這一驚人發現的,前者已經圍繞月球軌道漫遊了近十年,為月球表面地形圖填充了許多前所未有的細節;後者的探測器在2012年按計劃墜毀之前,對月球的重力場及其內部結構進行了大量測量。通過這兩部分數據,詹姆斯的團隊確定了神秘物質的巨大質量,這一點在以往研究中未曾涉及。

研究人員稱,這塊未知的物體可能是撞擊盆地的小行星中,富含金屬物質的核心,也有可能是曾存在於月球表面岩漿海洋的殘存固態氧化物。但具體是什麼,科學家還需建立更為複雜的月球隕石形成和地幔對流的模擬實驗。

月球是人類探索最多的外星物體,我們夜夜凝視著它,沐浴在千萬年來似曾相識的月光下。但這一發現提醒我們:人類,可能從來也不曾了解過月亮。

// 編譯:蔡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CE中國 的精彩文章:

一以色列男子持牛油果成功搶劫兩家銀行

TAG:VICE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