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開始衰退,食物鏈頂端的人類面臨生存威脅
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中各種動物、植物、微生物處於動態平衡,如果生態系統中任何一種成分發生哪怕微小的變化都會造成巨大的威脅。不久前,聯合國發布了一份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地球上有100萬種動植物瀕臨滅絕,而處於食物鏈頂層的人類面臨著巨大的生存挑戰。
這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報告由來自全球知名大學的七位科學家聯合完成,研究內容則由來自50多個國家的150名研究人員共同完成,比以往研究更具有參考價值。報告顯示,在南極洲,第二大帝企鵝群已經連續三年沒有繁殖後代,這導致帝企鵝數量崩塌式的下跌。今年一月份,美國48個州宣布野生馴鹿滅絕。墨西哥灣現存的布賴德鯨不到100頭,也可能僅存45頭。
由於棲息地的喪失和殺蟲劑的使用,包括蜜蜂、甲蟲、蒼蠅、飛蛾和蝴蝶在內的40%的已知昆蟲物種面臨滅絕。而作為重要傳粉者的蜜蜂,近年來野生種群數量大幅下跌,引起研究人員的警覺。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瀕臨滅絕的動植物比人類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多,自然界的衰退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因為人類活動造成的影響,物種滅絕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快了1000倍,平均每小時就有一個物種滅絕。而物種滅絕速度的加快意味著可能對人類的生存造成嚴重威脅。英國生物化學家Robert Watson表示,地球生物多樣性的下降對全球經濟、糧食安全、人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打擊。
此外,海洋生態系統正在退化,消失的珊瑚礁可能會導致當地商業和本土漁業的崩潰,進而影響到數十億沿海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地球環境形勢為何如此嚴峻?專家總結出主要有以下5點原因:第一,生境的喪失或破碎化;第二,外來種的入侵;第三,環境污染;第四,人口爆炸;第五,過度利用。
要了解物種滅絕後的危害有多大,首先要認識它的遺傳多樣性。比如兩棵草長得很像,肉眼分不出來,但在遺傳基礎上它們毫無疑問有區別,這就是個體的惟一性,我們可以通過高解析度的分子標記技術來區別個體。大家都很熟悉袁隆平院士對提高水稻產量的貢獻,但是如果沒有非常難找的野生稻做雜交,他不可能有成績;矮稈基因對推動我國糧食產量提高,也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基因可能會改變一個國家的經濟形勢。因為在一個生態系統里,每一個物種都有它的特殊功能。每滅絕一個物種,就有幾個、幾十個物種的生存受到影響。
科學家認為,動物是人類生存的根本,世界各國共同應對全球生物多樣性的下降以及人為氣候變化才是正路。農藥殺死了傳粉者,很可能對農作物產生毀滅性的影響;全球貿易給一些國家帶來了入侵物種;域外微生物可能導致動物感染疾病。我們現在做出改變還為時不晚,但是這種情況需要100多個發展中國家共同努力改變,關心人類的福祉的同時更要關心自然。
作者/朱張航宇
信息源:華盛頓郵報
※厄爾尼諾將變得更加殘酷!模式已發生變化,對我國影響尚不得而知
※2100年海平面可能上升兩米,上海、紐約面臨淹沒威脅
TAG:環球科學大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