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房價漲了,手機貴了,電視卻在3年里便宜了5000塊

房價漲了,手機貴了,電視卻在3年里便宜了5000塊

想要了解有趣有料的數碼資訊,手機深度評測,數碼選購要點,最新薅羊毛秘訣,動動手指,點擊關注我們。避坑的事交給我們來做吧~

最近不是快 618 了嗎,身邊竟然開始有年輕人問學霸君,電視怎麼選啊?

電視,傳說中的中老年人家庭娛樂中心,夕陽紅產品,竟然會有年輕人關注。

當然,買電視的理由也很真實,投屏看美劇,才能空出手機刷抖音。

看來電視終將成為年輕人的一塊大屏,和 iPad、顯示器一樣。

前不久我還刷到這條新聞,小米電視連續 6 個月銷量中國第一,全球第五。(果然,小米除了手機,都活得越來越好)

這麼一看,年輕人的第一台電視機又要復活了?

實際上,華為榮耀和一加等手機廠商也傳出消息要在年內推出自家的電視。

這劇情真的不要太熟悉,感覺 90 後一夜之間都老了 10 歲步入中年,大家都開始過上泡枸杞看電視的生活?

房價漲了,手機貴了,唯獨電視還便宜了

iPhone 賣 6499 的時候滿世界在喊蘋果垃圾,創新已死。

但轉頭就間,iPhone 頂不住賣到了 4499,我在論壇上甚至看到很多人發帖說 720P 的 LCD 屏看起來觀感很好很清晰!

所以,XR 成了我在京東能看到的,同時段賣得最好的 iPhone。果然,萬物都逃不過真香定律,只要降價到位了。

畢業 3 年多,學霸君從月薪 4000 漲到了年薪 48000。但廣州的房價已經從 20K/平米漲到了 30K/平米,連小米手機標誌性的 1999,都漲到了 2999,雷軍在台上說這定價再降一塊錢都會虧死。

但.......什麼都貴了,然鵝電視在這 3 年還更便宜了!

55 寸的電視,3 年前國產電視均價還是 5000 ,65 寸是 7000 ,如果手裡只有 1000 塊錢,學霸君那時會勸你買顯示器。

到了 2019 年,隨處都是 1800 就能買到的 55 寸大電視,甚至 65 寸也被殺到了 2500 。

真香!

我覺得我家(出租屋)的生活習慣還真有一定參考性,它將向你展示,一個 90 後如何重新沉淪在以電視為中心的客廳里:

以前用 iPad 看美劇,整天要舉著手累死了,黑邊還賊寬,電視在那投屏看不要太爽。

妹子經常跟我搶 iPad 看綜藝,有了電視可以一邊看一邊用手機刷消消樂。

PS4 以前都是連顯示器玩,但 23 寸跟 55 寸能比嗎,音效跟蚊子聲似得,我在《荒野大鏢客》沒這麼大的畫面怎麼看清楚跳動的馬蛋蛋,玩 NBA2K 的時候哪看得清庫里妖嬈的晃動。

有了電視,我甚至大幅減少了去電影院的次數,晚上在家裡燈一關就是半個私人影院,沒有熊孩子哭聲,沒有情侶現場虐狗。這一年多以來,我甚至在家補完了豆瓣 Top250 中的大部分。

學霸君看了2年多,只找到這一張隨手拍的電視

其實,電視,iPad,Kindle........都在變成一塊純粹的大屏,我不再考慮它本身能為我提供多少內容,而更在意它消費內容的質量。

有句古老的格言,iPad = 買前生產力,買後愛奇藝。

當一台 55 寸的電視對上一個 9.7 英寸的 iPad,我只能說,可愛在又大又白面前.......

隨意比一下,小米最便宜的 32 寸電視,日常售價已經到了 899。

同樣的價格,你可以選擇一台 23 寸的顯示器,1/4 台 7.9 英寸 iPad mini,1/8 台 iPhone。

很難說是價格大幅跳水,讓年輕人抵不住真香誘惑,開始看電視。

還是對內容消費的需求,讓年輕人願意在出租屋裡放台電視。

不過學霸君查到的資料顯示,2018 年全球電視出貨量是 2.4 億台,同比增長 4.3%,中國市場出貨量 5670 萬。

在一個家家戶戶都有電視,且升級需求明顯小於手機平板之下,還能有正向增長,說明是有新的用戶群體開始接力購買。

現在說電視要死還不是時候,它只是開始變成一塊不需要有靈魂的大屏幕。

互聯網電視崛起之謎

和互聯網手機一樣,小米等半路出家做電視的,都被強行歸類為互聯網電視。

而互聯網電視裡面,現在最火的就是小米。我又查了一波資料,去年全年小米賣了 893 萬台電視,差不多是國產電視賣得最好的 TCL、海信一半多。

網路搜「小米電視」,幾個大爆款有 100W 的評價,而「TCL」和「海信」,評價數最多的產品都在 26W ,這個細節也可以看出,網路渠道上小米電視的強勢。

別看今天的小米電視站穩了互聯網電視老大之名,過得如此風光。

其實就在前兩年,它一度還有被雷軍 Ban 掉的危險,那時互聯網電視的老大是樂視,小米今天依舊沒達到它當年的巔峰。

要論性價比,也是樂視電視先帶起來的風氣。

2012 年,本來只是一個視頻網站的樂視網打算做硬體,它們找到了富士康。富士康的老大郭台銘之前在電視領域做的是夏普這種超級巨頭的代工,其實根本看不起初生牛犢的樂視。

不過郭台銘還是給了賈躍亭個面子,它們接了樂視第一款電視 X60 的代工。郭台銘還在工廠搞了個儀式,在小黑板上認真寫著,每賣 10 萬台,富士康就階梯式降低代工價格。

其實後來郭台銘回想起來,他只給樂視電視定了 5 萬台的預期,小黑板就真的是個賣面子的「儀式感工程」。最後樂視公布的數據顯示,X60 幾個月就賣了 30 多萬台。

富士康後來也沒敢提起那個降價階梯,因為樂視將 60 寸電視定價在 6999(當時市場均價 1W ),賣一台虧兩台。

同樣是 2013 年 9 月,路由器、筆記本、充電寶......什麼都做的小米,也決定踩進電視里。

當時樂視因為整個團隊沒什麼電視設計經驗,爆發了「走線門」 ,有媒體拆解樂視電視後,發現後蓋裡面的布線像蜘蛛網一樣盤根錯節,引發了更多因為性價比買樂視的用戶的質疑。

小米的第一場電視發布會,就親自下場 Diss 了樂視。但詭異的是,一年過去了,在任意領域賣一個火一個的小米,只賣了 30 萬台,這時的樂視,能賣小米 5 倍(150 萬台)。

回想起來,賣不過別人是因為小米抓錯了重點,2013 年開始是視頻版權轉正的一年,一夜之間盜版就被強力封殺,而樂視網起家的樂視電視因為此前低價買了巨量的正版版權,在用戶體驗上達成了真正的「互聯網電視」的需求。

而這時的小米,只能讓用戶通過盜版資源解決,體驗和一般的插數字天線看的傳統電視沒什麼兩樣,還沒有品牌知名度的優勢。

所以在 2015 年,互聯網電視瞬間湧進了幾個想要複製「樂視模式」的玩家,PPTV、暴風、微鯨,甚至是做 PC 的聯想都進來了。

那年過去了,樂視成長成了 300 萬年銷量的小巨頭,而二號玩家小米則是 100 萬左右。樂視電視和樂視網一直被認為是樂視旗下最最優質的資產,把性價比殺手小米壓得氣都喘不過來。

如果沒有後面「下周回國賈躍亭」那檔子事,估計今天連續 6 個月蟬聯中國銷量冠軍的還是樂視。小米與其說從傳統電視廠商那搶了市場,還不如說是吞掉了樂視吐出來的餅。

諸葛亮的《隆中對》說得很明白,只有「天下有變」,偏居益州,一礦打九礦的蜀漢才有翻盤的希望。沒想到小米遇上了這樣的機會,當互聯網電視就剩小米一個玩家的時候,豬都要起飛了。

性價比起家的互聯網電視,更貴

當然,小米能從那年只能賣 30 萬台的小弟,到去年賣 800 多萬台的巨頭,也是有幾把刷子的。

尤其是,作為互聯網電視的繼承者,小米已經不(那麼)玩性價比了。

就以銷量最高的 55 寸 4K 電視(黃金尺寸)來說,小米的主力款小米 4C 是 2099 元,而傳統電視的 TCL、康佳、海信都有推出 1799 元的同尺寸電視。

沒想到吧,傳統電視們還更便宜。

年輕人不是不喜歡高性價比,而是,傳統電視廠商們,還用的是十幾年前的賣法,就沒長進過。

比方說我經常在一些傳統電視廠商的詳情頁里,看到「高性能 30 核」這類宣傳語。

我差點就信了你這糟老頭,嚇鬼呢,天知道這 30 核是怎麼算出來的,我覺得這樣的文案就很勸退,顯得買這牌子是在被收智商稅。

還有飛利浦、東芝、夏普、三洋等牌子的低端產品,都是國內貼牌代工做的,假洋鬼子,跟母公司半毛錢關係沒有。

這時候再來個「皇家飛利浦百年品質」之類的,讓我把它們永遠拉黑了。

傳統電視廠商對這種宣傳方式都習以為常了,就是在比誰的下限更低。

這時候小米這種衝進來了,價格拉低了,定位更明確,自然讓年輕人對「夕陽產品」多了幾分興趣。

用一用,發現當個大屏還很好使,口碑又傳開了。

其實我一直覺得,這種安定了幾十年的「偽夕陽」老行業,就需要樂視(鞭屍??)、小米這種光腳不怕穿鞋的勇士。

哪怕像樂視一樣裝個逼就跑,其實也給行業形象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賈老闆這點功績還是得承認)。

以後能不能讓更多年輕人重新想起「我需要一台電視」,就看你們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herpaMan 的精彩文章:

別小看國產系統,它自研桌面還另造生態圈,老電腦也能快的起飛
魅族首款三攝手機將發布:超廣角三攝,拍照驚喜!

TAG:SherpaM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