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廷靠什麼確保權威,讓曾國藩、李鴻章等效忠慈禧

清廷靠什麼確保權威,讓曾國藩、李鴻章等效忠慈禧

晚清時期,封建社會最關注的是保住江山,而北京距離海邊較近,如果不發展海軍,那麼,就無法保證北京的安全。因此,清政府是主張發展海軍的,況且晚清不是沒有錢,而是大部分錢都用在了貪腐享樂上,而不是自強發展商。因此,不發展海軍的觀點是錯誤的。

晚清發展海軍的戰略是正確的,但是目前有些觀點認為:「北洋海軍成軍」後在不管民生(甚至痛罵為了救災而禁止購買西方戰艦和武器的戶部尚書翁同龢)、不管老百姓死活則是極端錯誤的。

(1)晚清時期,封建社會最關注的是保住江山,而北京距離海邊較近,如果不發展海軍,那麼,就無法保證北京的安全。因此,清政府是主張發展海軍的。不發展海軍的觀點是錯誤的。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海上進攻天津,由此咸豐出逃。

這件事兒對於清廷的震動是非常大的。同時,海軍如果不能發展,不能對海上之敵進行一定程度的遏制,那麼,以當時的科技發展、交通環境,那麼,敵人從海上攻打,陸軍怎麼調動都是來不及、疲於應付。

對於這一點,左宗棠說得非常對:沒有戰艦,就好比敵人騎著駿馬、我卻騎著驢,根本追不上!

(2)晚清發展海軍的戰略近海防禦是對的,雖然晚清民生比較困難,但也不能不發展

清廷包括李鴻章在內其實都是「近海防禦」觀點的支持者。1894年之前,晚清的海防發展基本上都沒有脫離魏源的戰略思考。包括左宗棠、李鴻章、丁日昌在內。

但因為海軍發展確實太費錢,而且晚清民生凋敝、戰略頻仍,從1850年代到1860年代,整個中國動亂了二十年。1870年代西部地區繼續戰亂,因此,民生急需發展。近海防禦觀點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3)「甲午戰爭」失敗並不是海軍發展戰略的失敗,而是用人的失敗

在晚清,督撫一級官員中最合適主管海軍發展的大臣就是丁日昌,他做過江蘇巡撫、福建巡撫,從資歷上完全可以,而且其海軍發展、洋務武器方面的發展是集合了左宗棠和李鴻章兩人的優點,但可惜1882年他就去世了。

其他督撫一級大員中論能力左宗棠和李鴻章是頭牌,但左宗棠1885年去世,在能力方面李鴻章無疑是頭牌。但問題就出在李鴻章身上,李鴻章有四大毛病——官迷心切、貪腐、治軍不嚴、任人唯親。

這四點就註定李鴻章干多大事兒壞多大事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白蓮教起義改變元明清歷史:以嘉慶朝漢族武裝崛起為例
朱元璋很忙,端午忙端午過後還忙,請問在忙何事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