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代有個黃冊庫,為何裡面高達百萬冊的寶貝,現在一本也找不到了

明代有個黃冊庫,為何裡面高達百萬冊的寶貝,現在一本也找不到了

華夏歷史上的每一個王朝,甚至是一些短暫的政權,都有自己的寶庫,大明朝也不例外,它有一個「神秘」的黃冊庫,裡面收藏著高達百萬的、即使放在今天也極其珍貴的寶貝。這些寶貝都是什麼東西呢?為什麼到了今天,又一個也找不到了呢?接下來,就讓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這些寶貝就是明代的黃冊,據說是因為封皮是黃色紙而得名,又叫賦役黃冊,也有叫皇冊的。它是明洪武十四年,由朱元璋建立起來的大明朝基本的人口統計冊。黃冊以戶為單位,詳細登載明朝住戶的籍貫,姓名,年齡,丁口,田宅,資產等情況。同時,根據戶籍的不同,在,軍,匠等登記信息還有不同。黃冊由住戶每年填報,官府核實後,每十年大造一回黃冊。每冊黃冊共造4份,戶部,布政司,府和縣各存一份。

黃冊有多珍貴?很珍貴,且答案不容置疑。

在大明朝時期,黃冊因為信息量大,而且詳細,所以說,黃冊就是整個大明王朝的最基本數據,是整個國家的根本和命脈。它不僅詳細記載了大明朝的所有人口信息,更是維持大明朝運轉的賦役等制度從建立,到執行的唯一依據。放到今天,等同於現在的戶口本。

有讀者會說:那都是過去式了,大清都早就亡了,何況大明。今天我們都用戶口本,大明朝的黃冊對於我們來說,那就是隔日黃花了,但黃冊珍貴的史料價值又突顯出來。由於黃冊是明朝政府修建的,是絕對的一手的官方數據。因此,明朝黃冊又成了研究整個大明朝最珍貴,最基礎的資料。還有一點,就是明朝黃冊的真實性。當時修建黃冊時明確規定,「如有隱瞞作弊,家長處死,家屬流放化外。」這樣的黃冊,更是研究明史最有說服力的資料。因此,明朝黃冊放到今天,仍然是個不可多得的寶貝。

明朝如此珍貴的黃冊,有多少呢?黃冊與大明朝相始終,從洪武十四年到崇禎十五年,共攢造了27次,因此,到了明末,已達200萬本以上。一開始,明朝專門建立了黃冊庫,就在南京玄武湖的洲上。那時的玄武湖水面浩渺,湖中的小洲四面環水,基本上與世隔絕,本身就有著天然的屏障。此外,明王朝還將玄武湖劃為禁地,專門派了軍隊駐守,不僅規定「人不得窺伺矣」,甚至連沿湖軍民取水,耕種,漁獵都不允許。如此嚴密的保護,比今天的軍事基地有過之而無不及,以至於曾有詩人感嘆:瀛洲咫尺與去齊,島嶼凌空望欲迷。為貯版圖人罕到,只余樓閣夕陽低。

照理說,如此水潑不進的嚴格防守,黃冊應該萬無一失了,可事實卻偏不隨人願。先說黃冊如何損失的。一,因為蟲蛀,潮濕等原因保管不善。僅正德十五年,就發現江西布政使的黃冊大半被蛀壞。其中,「有一縣全蛀者,有一縣十蛀八九者。紙張如粉,灰末成堆,都圖丁產,字字不全,難以辨認。但經一揭,紛紛而碎。」

二,明清易主之是,遭遇兵禍。南明小朝廷在抵抗清軍進攻時,竟然把黃冊搬出來,有的填充城牆和隘口,有的充當火藥引信,有的甚至被用來製作士兵的鎧甲。

三,就是清朝對前朝遺物的徹底毀壞。清朝建立之初,也曾下令保護黃冊,但隨著政權的穩固,為了抹去前朝的痕迹,黃冊就再也沒有價值了。根據記載,僅順治十三年,工部就變賣了黃冊55萬斤。

就這樣,曾經幾百萬的黃冊,毀的毀,沒的沒,今天,基本上連一本也很難見到。而黃冊之殤,不僅僅代表著一個朝代的逝去,更是一大段歷史的傷痛,更是人類文明,文化的一次大浩劫。從這一點來看,我們要以史為鑒,保護歷史,就是保護人類的文明進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蟲 的精彩文章:

乾隆皇帝雄才大略,可是在立儲的問題上,他為何卻顯得很低能?
齊白石畫一幅算盤,為何起名為《發財圖》,畫中藏有深深的道理

TAG:歷史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