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宗性法師:呼喚禪意的生活

宗性法師:呼喚禪意的生活

緣 起

佛教作為一個傳統的思想、一個傳統的理念,以及作為一個傳統的形態,如何被今天的人接受?我很早以前提出過一個理念,就是佛教的「三化」:大眾化、通俗化、生活化。

特別對於「生活化」,我自己有很多感受。因為佛法不同於普通的哲學或其他的理論。它最大的生命力在哪裡?就是對現實和對人們生活的關懷。佛教離開了這一點,就不可能有生命力,就僅僅只能成為哲學的一個流派,而不能解決我們的實際生活問題,今天也不可能有這麼多人圍繞在佛法的周圍。所以佛法一定要生活化,要解決大眾的生活問題。

在這個前提下,緊接著提出了我們要「分享佛陀的智慧和喜悅,提高生命的質量和品格」。這話提出後,很多人問我,佛教搞成生活化,是不是就世俗化了?針對這個問題,我又補充了一句:佛教生活化的目的是為了「化生活」。讓佛法走進大眾、走進生活的目的,是要化導你的生活、凈化你的生活、提高你的生活。

因此,這個「生活化」具有兩面性。生活化,就是讓你的生活得到凈化。這才是我們提出佛法生活化的目的,也是它的落腳點和歸宿所在。

出於這樣的思考,我這次給大家交流的題目就是「禪生活」。

呼喚禪意的生活

為什麼我想跟大家交流這個題目呢?既然提出了佛教生活化的目的是「化生活」,那怎麼來凈化生活?怎麼來提高生活的質量呢?我個人覺得,用佛法中禪的理念和方法,肯定能夠對當代的人,特別是今天大部分的年輕人凈化生活、提高生活質量有所幫助。

知道了用禪的理念和思想,可以凈化和提高我們的生活。為什麼要用禪的思想和理念來凈化和提高我們的生活呢?我們的生活是不是需要凈化和提高呢?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也就是說,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和認識今天人的生活,並對今天人的生活作出定位,這是我們準備用禪的理念來生活時,需要做出的基本判斷。

生活便利了,心靈卻疲憊了

今天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是以科技和信息為主導的。不管是農村人,還是城市人;不管睜著眼睛,還是閉著眼睛,我們的生活如果離開了科技和信息,將舉步維艱。

比如,山裡種莊稼的農村人。他們已經不像過去的農耕時代,用農家肥來種莊稼,很大程度上是用磷、碳、鈣,或者機械化來生產。所以,種出來的西紅柿沒有西紅柿的味兒,買的雞蛋怎麼吃都是臭烘烘的。為什麼?化肥搞出來的。化肥是怎麼來的?科技發明的產品。

城市裡的人也是這樣,沒有離開過科技的成果。穿的、用的,哪一樣離開過科技?甚至我今天還聽說有人造大米。另外,由於我們要交流,因此手機、電話、電腦、E-mail等等,構成了我們的整個生活。

這些科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比如,今天我要看一個朋友,不用跑那麼遠,打個電話就解決問題了,「你怎麼樣啊?還好嗎?」但是諸位有沒有發現,儘管通過打電話進行了交流,但是不是好像還缺乏點人性化的東西?缺乏點感情的東西?電話把我們彼此交流的距離拉近了,但讓我們彼此的感情越來越疏遠了。

所以,我們今天生活的時代,是一個以科技和信息為主導的時代。這種物質化的社會,讓我們每天在這些方面不停地追逐。我們的電腦要換代,手機要更新,電視機要數字化等等,整天圍著這些轉。所以我想,我們的很多物質生活,幾乎可以和「慾望」兩個字劃等號。因此,在具有這些生活特徵的時代,我們變得很浮躁,世界也變得更喧囂、更熱鬧。

因為這些浮躁、喧囂和熱鬧,讓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同時生活壓力也與日俱增。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生活成天圍著事業和家庭打轉。好像除了事業和家庭外,幾乎沒有多少可以自主的空間。原本我們可以自主思考的東西、可以自己支配的時間和空間,甚至洒脫生活的權利,好像也離我們越來越遙遠。

本文選自宗性法師《禪生活》

圖片|李桑

美編|妙知

編輯|慧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實驗證明:心念多大,你的宇宙就有多大
養生文化:食物里的「四大名補」,補腎補肝養胃健脾都有的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