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誰是真兇?安倍赴伊朗調解之時,阿曼灣2艘油輪遇襲

誰是真兇?安倍赴伊朗調解之時,阿曼灣2艘油輪遇襲

獨家供稿騰訊平台,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環球網報道 記者 李東堯 侯佳欣】這兩天,伊朗迎來伊斯蘭革命40年來到訪的首位日本首相,後者此行的一大目的是為調解美伊緊張局勢。而就在安倍這位「地區局外人」為牽動全球能源供應的中東安全穩定「求解」之時,6月13日,阿曼灣霍爾木茲海峽一帶的兩艘「油輪遇襲」事件再度吸引全球目光,引發外界對地區穩定的擔憂。

值得注意的是,遇襲的其中一艘油輪似乎還與日本存在聯繫。事件發生後,美伊各執一詞。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當天指責伊朗應對此事負責,特朗普也表示同意。面對美國的指控,伊朗駐聯合國代表團則強調,伊朗拒絕美國毫無根據的指控。伊朗外長在早些時候描述此事件「非常可疑」。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院長、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前副院長李紹先14日表示,對於這一事件背後的始作俑者,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各方都應該謹慎認真地對待這一問題。

蓬佩奧/資料圖自法國24台

美國CNBC網站13日說,「油輪遇襲」事件當天一度推高油價,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反彈約2%。上月中旬,同樣在阿曼灣,阿聯酋海岸附近的4艘油輪遭遇襲擊事件後,當時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曾立即發聲譴責。而這一次,沙特在美國發表指責伊朗聲明後才做出表態,譴責伊朗。5月襲擊事件的兇手是誰,至今仍是羅生門。

時隔一月,阿曼灣再度發生油輪遇襲事件

北京時間13日下午,伊朗媒體Al-Alam電視台最早援引阿曼當地消息人士的話報道說,阿曼灣海域當天傳出兩起攻擊油輪所造成的爆炸聲。接著,2艘大型油輪遇襲的消息被包括伊朗國營電視台Press TV在內的全球各大媒體轉引。

伊朗Press TV報道截圖

路透社援引伊朗媒體介紹,這兩艘船分別為掛有馬紹爾群島旗幟的「Front Altair」號油輪,以及掛有巴拿馬旗幟的「Kokuka Courageous」號運輸船。另外有消息說,「Front Altair」號系台灣中油公司租用,另一艘「Kokuka Courageous」號屬於日本公司「Kokuka Sanyo」。

與5月4艘油輪遇襲的破壞程度不同,根據媒體最新披露的信息,這一次油輪因爆炸燃起大火,冒出滾滾濃煙。

圖自法新社

圖自法新社

對於油輪遇襲,美國國防部官員向CNN表示,目前無法確定具體原因,但不排除這兩艘油輪遭水雷或炮彈襲擊的可能性。13日事件發生後,伊朗媒體曾報道說,伊朗救援機構從2艘油輪上疏散了44名船員,將他們安全帶到了伊朗賈斯克。

駐巴林的美國海軍第五艦隊則稱,他們曾收到兩艘船的求救信號,正在進行協助。對於伊朗疏散船員的說法,美國官員否認。

此次事件發生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院長、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前副院長李紹先14日接受環球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阿曼灣霍爾木茲海峽一帶是重要的國際水道及重大的能源通道,一直是國際矚目的焦點。

事發時,兩艘油輪位置示意/圖自德媒

談到這一事件給海灣地區及國際局勢造成怎樣的影響,李紹先說,一方面可能會加劇該地區的緊張局勢,可以說在是原來緊張事態的基礎上「火上澆油」;另一方面,事件發生後,油價上漲了3%到4%,對世界經濟及能源價格造成很大影響。

美國指責伊朗該為「油輪襲擊」負責,伊朗堅決否認:毫無證據

事件發生後不久,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於當地時間13日出席記者會,他指責伊朗應該為此次油輪襲擊事件負責。伊朗方面則堅決拒絕美國毫無證據的指控。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把13日的襲擊完全歸咎於伊朗。蓬佩奧當天告訴記者,根據美國政府評估,伊朗應對今天發生在阿曼灣的襲擊事件負責。

蓬佩奧雖未提供明確的證據來支持其說法,但他說「這一評估是基於情報、使用的武器、執行該行動所需的專業能力以及伊朗近期針對航運的類似攻擊做出的。事實是任何在該地區運作的代理人組織都沒有足夠的資源以及熟練能力來進行如此高度複雜的行動。」

13日蓬佩奧表態後,特朗普尚未直接表態。但他通過推特引述了蓬佩奧的上述說法。

此外,4名美國匿名官員13日告訴CNN,美國有視頻和圖片證據可以證明,當天日本油輪在阿曼灣遇襲後,伊朗船隻從其船體上往下搬運尚未爆炸的水雷。匿名官員說,美國國防部認為,伊朗人是想銷毀他們參與襲擊的證據。

針對蓬佩奧的指控,路透社報道說,伊朗駐聯合國代表團表示反對。該代表團在13日晚間的一份聲明中說,伊朗堅決拒絕美國就13日油輪事件提出的毫無證據的指控,對此給予最強烈的譴責。

此外,伊朗外長扎里夫當天早些時候曾在推特上認為,油輪遇襲事件「非常可疑」。扎里夫說,「可疑這個詞都不足形容今早發生的事件」。

伊朗外長扎里夫/資料圖自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5月13日,阿聯酋官員宣布4艘油輪在該國富查伊拉附近(阿曼灣海域)遭「蓄意破壞」。隨後,沙特認領了2艘。此後沙特領導的海灣國家紛紛抱團譴責此事。但在13日,新一起油輪遇襲事件發生後,沙特並未立即表態。

據路透社報道,沙特外交國務大臣朱拜爾13日在蓬佩奧表態後表示,沙特同意美國的看法,即伊朗是阿曼灣2艘油輪遇襲事件的幕後黑手。「我們沒有理由不同意國務卿先生的說法,我們同意,」「伊朗有這樣做的歷史」。

路透社報道截圖/圖中為沙特外交國務大臣朱拜爾

英國外交大臣傑里米·亨特13日也向伊朗發出警告稱,這些行動「非常不明智」。亨特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令人非常擔憂,巨大的緊張局勢已經出現。我一直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保持聯繫。儘管我們將會清醒而謹慎地進行自我評估,但我們的出發點顯然是相信我們美國盟友的。」

誰是真兇?學者:各方都應該謹慎認真對待這一問題

上月4艘油輪遇襲事件的兇手是誰,至今仍是羅生門。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李紹先13日接受環球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這一(新)事件背後的始作俑者,目前還不得而知,各方都應該謹慎認真地對待這一問題。

李紹先表示,事件發生後,俄羅斯在第一時間發出警告,希望各方不要隨意指責,極有可能挑起戰端。當地時間13日,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就該問題進行討論,會議上也未確定哪一方應對此負責。5月12日,同一地區發生的油輪遇襲事件至今仍無定論,因此,這一事件的兇手究竟是誰,目前仍無法作出定論。

李紹先稱,自5月以來,美伊兩方的角力更是加劇了該地區的緊張局勢。美國方面,美國政府內不乏主戰派人士,國務卿蓬佩奧、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等人在伊朗問題上態度強硬,他們希望該地區局勢緊張,甚至是美國對該地區進行軍事打擊。伊朗方面,在美國的「極限施壓」下,也在進行著相應的反部署。

談到美伊緊張加劇,李紹先同時提醒,「製造美伊衝突有利於幫助基地組織、IS等『渾水摸魚』,趁機在複雜的局勢中生存下來。」他介紹,這一地區情況較為複雜,不止兩方勢力在相互角力。除美伊之外,極端勢力也不可忽視。「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在葉門東南部非常活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也有著相當大的力量,不能排除他們利用緊張局勢製造混亂的可能。

油輪遇襲正值安倍訪問德黑蘭,「調停者」or「傳聲筒」?

此次油輪遇襲事件發生此事的時間點,正處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德黑蘭,試圖緩解美伊緊張局勢之際。值得注意的是,遇襲的一艘油輪正屬於日本公司。

13日下午,油輪遇襲的消息也引起了日本經濟產業相世耕弘成的注意。

日本媒體報道截圖

法新社曾描述,安倍此次訪問伊朗,是自伊朗1979年爆發伊斯蘭革命以來,訪問該國的首位日本首相。其此行的一個關鍵目的被認為是,緩和美伊緊張局勢。13日當天,安倍分別與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與伊朗總統魯哈尼會面。

但伊朗官方媒體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13日報道說,哈梅內伊會見安倍時,不接受安倍轉達的特朗普的口信。在會見中,哈梅內伊多次對安倍明確表示,不值得為特朗普傳遞任何信息。伊朗對美國沒有任何信任,伊朗也不想重複此前在伊核協議框架下與美國進行的談判,那不是一段「愉快的經歷」。

李紹先14日表示,安倍訪問伊朗主要出於「利己」的考慮。他介紹,日本85%到90%的能源來自海灣地區。同時,日本也從伊朗進口石油。日本很看重伊朗的市場未來發展的潛力。長期以來,日本與伊朗保持著良好的經濟關係。礙於美國與伊朗的緊張關係,安倍一直以來未到伊朗進行訪問。5月底,在特朗普訪日期間,安倍徵詢過特朗普意見之後,得以訪問伊朗。除「利己」考慮外,日本也希望藉此次訪問增強自身影響,故以調解之名來到伊朗。

李紹先表示,日本在中東地區並無實際影響力,此次訪問充其量可以說他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傳聲筒」,但事實上,他連「傳聲筒」都不是,因為特朗普並沒有讓他進行任何傳話,而美國也是一如既往的咄咄逼人。對於所謂的調停,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斷然拒絕,並不承認其「調停者」、「傳話者」的角色,只是禮貌性地回應他的「善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視全球 的精彩文章:

TAG:環視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