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進行性啟蒙教育的?女子有四種方法,男子則去一地方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白虎通德論》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
中國古人是如何進行性啟蒙教育的?各位,這個問題咱得分成兩類來討論。先說男子。據東漢班固的《白虎通德論》一書記載,公元79年,漢章帝劉炟主持了一次全國範圍內的經學討論會。據史料記載,就是在這麼一次嚴肅的學術討論會上,這些滿腹經綸的經學大家居然討論起了一個相當有顏色的話題:丈夫應該每隔多久向未滿50歲的妾示一次愛(即交公糧)。
另外,他們還討論出一個結論,說貴族子弟的性啟蒙教育不能由父親自己傳授(即父不自教子)。所以,當孩子年滿10歲時,他們就應該離開家庭,到位於城內的小學去過寄宿生活。15歲時就要到城外去「辟雍」,然後一直要等到20歲,行過了冠禮後,這些貴族男子才能返回家中。
而在這整整10年時間內,這些貴族男子將會接受到系統的儒家思想的教育。另外,班固信誓旦旦地說,在辟雍期間,這些男子會接受系統的性啟蒙教育,而且其教授者往往是學校中最德高望重的儒學博士。所以我們才會說,古人是如何進行性啟蒙教育的?男子則去一地方。
當然,至於他們到底是怎麼教的,男子們又會學到點什麼,《白虎通德論》中沒有記載,各位小夥伴可自行想像。好了,說完男子,咱再來說說女子。據史料記載,女子的性啟蒙教育有四種方法:春宮圖、「壓箱底」、秘戲錢和文學作品。各位還記得《紅樓夢》么?曹雪芹在書中就描繪過一張春宮圖,就掛在秦可卿的房間里。
但此法一般是在女子未出嫁前實施的,具體操作者一般是家族中年長的女性。我想這麼做,可能是為了保證夫妻關係之融洽吧。據史料記載,到了女子出嫁那天,父母會將此圖作為嫁妝,塞到箱子里去。當然,隨之一起被放入的還有「壓箱底」和秘戲錢。那到底啥是壓箱底呢?
各位見過紫禁城裡的歡喜佛么?就是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一書中大談特談的那件。壓箱底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與歡喜佛累死,只是做工沒有這麼精緻,而且外形要更含蓄一點。據說漢代的壓箱底外形就是一隻大蘋果。至於秘戲錢,那就簡單了。說白了,就是一種不流通的錢,只是上面刻的是男女之間的四種姿勢。
各位,自從董仲舒改造新儒學,使其成為中國社會主流思潮以後開始,人們對男女之事一般是諱莫如深的,特別是對女子,要求更嚴苛。所以,她們不可能像男子一樣,在學校中光明正大地接受性啟蒙教育。因此才會有了上文所述的四種方法,讓她們自學成才!當然,皇帝也會需要性啟蒙。據史料記載,至少在清朝的皇宮內,皇帝的性啟蒙是通過嬤嬤來進行的。這方面的文章比較多,咱就不贅述了。
※李世民死後,李治對這15位後媽都做了些什麼,看來他是真會玩
※日寇是如何對待荷蘭女性的,花樣百出,相當流氓,讓人唾棄
TAG:海派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