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清朝為什麼取得鎮南關大捷之後,還要與法國簽訂不平等條約?

清朝為什麼取得鎮南關大捷之後,還要與法國簽訂不平等條約?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響,中國由此進入了近代時刻。但由於當時的晚清封閉落後,腐朽不堪,面對西方殖民主義的侵略,提著鳥籠子到處閑轉的八旗軍隊根本不是對手,屢戰屢敗。最終,西方殖民主義者用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而中國成了半殖民地。所以,對於晚清軍隊的表現,歷史評價並不高。很多人說,晚清軍隊內戰內行,外戰外行,事實真是如此嗎?

在晚清對外戰爭中,中法戰爭爭議頗大。因為,從戰爭結果來看,清朝取得了完全勝利,而法國內閣直接因此倒台。在軍事勝利的情況下,清朝居然還與法國簽訂了所謂的《中法新約》,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那麼,清朝為什麼在取得勝利的情況下,要與法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呢?許多人認為,可能有這麼幾點。

首先,在19世紀50年代,法國入侵的是當時的清朝藩屬國—越南。後來,法國人野心勃勃,順勢入侵我國的廣西、雲南等地。晚清政府顯得很被動,於是起用老將馮子材,並招撫劉永福的黑旗軍協助作戰。中法戰爭最終爆發。戰事剛起,慈禧為首的掌權派迅速召開軍事會議進行應對。

當時的清朝重量級人物李鴻章主張與法國議和,法國則要求清軍撤離駐防地,並賠償法國的損失,但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絕。戰事再度升級,法國海軍將領孤拔率一支艦隊在福建發動馬尾海戰,福建水師一戰折損,法國海軍準備攻佔澎湖時,孤拔突然病死。

此後,老將馮子材乘機取得了鎮南關大捷,大敗法國陸軍,法國茹費理內閣因此倒台,清朝掌握了主動權。但清朝害怕繼續作戰會引發法國的全面報復,因此鳴金收兵,讓法國得以喘息。就是說,在整個戰爭的過程中,清朝當權派缺乏必勝的信念,一直抱著議和僥倖的心態,清朝也不會預料到會取得這次戰爭的勝利。

其次,法國乘機提出談判。清朝取得鎮南關大捷之後,法國則抓住了慈溪等人的議和心態,乘機要求同清朝簽訂《中法新約》。清朝為了及早結束戰爭,不得不簽訂條約。儘管這個條約沒有割地賠款,但條約中規定的「中越陸路交界開放貿易,中國邊界內開闢兩個通商口岸」「法國可在中國修築鐵路」等條款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程度。所以,這仍然是一個不平等條約。

除此之外,清朝之所以能夠取得中法戰爭勝利,與馮子材和劉永福等愛國將領以及當地軍民同仇敵愾的決心有很大關係。但是,腐朽的晚清政府考慮的只是如何自保,如何維護統治利益,他們擔心戰爭會引發內部反抗,重演太平天國事變。畢竟,太平天國發源於西南地區,慈禧等人心有餘悸。因此, 趁早罷兵休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備連連看 的精彩文章:

軍工電子產業所需金子,可通過生物工程提取?科學家功不可沒
特朗普被稱「天選之子」,彭斯宣稱與世界同時開戰,美走向極端?

TAG:軍備連連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