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散文:我的名聞遐邇的家鄉

散文:我的名聞遐邇的家鄉

文/趙心放

散文:我的名聞遐邇的家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讀書——在我生活中不可或缺;家鄉——與我的人生水乳交融。

前不久讀胡伯威著的回憶錄《兒時「民國」》,眼觀書中描繪我出生前家鄉的風貌民情,浮想自個孩提時代在家鄉親身經歷的樁樁如煙往事,思緒在兩者之間穿越,亦幻亦真之感如梭交替,倍覺情趣盎然。

這本書寫的是在抗日戰爭時期,胡伯威一家從南京遷移到昆明、重慶(黃桷埡和北碚)等地的經歷。作者從自己的獨特視角,以記錄描寫手法,勾勒洋洋洒洒的歷史,展現戰時大後方的社會百態和日常生活場景,文字平和得體,具有極強的可讀性。

胡伯威系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知名氣象專家,不是專業作家,寫到黃桷埡時,他引用了新華字典對「埡」的釋意「兩山之間狹窄的地方,如黃桷埡」,來表達他對具有千年歷史、名聞遐邇的古鎮的懷念。

散文:我的名聞遐邇的家鄉

1942年至1945年,胡伯威一家客居在黃桷埡的楊家花園。楊家花園在黃桷埡正街前街口左側旁,屬高檔住宅小區。進了園門,踏著寬寬的石級上去,兩旁隨著地勢錯落有致地散布著各式各樣的洋房別墅,其中有兩層樓房,也有平房,樣式各不相同,甚至還有很別緻地蓋著茅草大屋頂的。建築格式和整個布局宛如廬山牯嶺上的別墅群。楊家花園是重慶成為抗戰陪都前夕,一個姓楊的土豪修建的,專門租賃給由各地撤退到大後方的達官貴人和社會精英居住。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租賃者們陸續回原籍。解放後,由本地派出所和街道辦事處使用。

在記憶中,我幼時的黃桷埡正街是青石板路,約千多米長,寬度從十多米到二十多米不等,街兩邊是櫛比鱗次的具有山城特色的吊腳樓和穿逗房,高的宛如鶴立雞群般昂首挺胸,矮的好像武大郎尷尬地傍著他英武挺拔的二郎兄弟。正街是上下老君坡(現稱黃葛古道,系川黔古道的一段)的必經之路,不分春夏秋冬和白天晚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不斷。

散文:我的名聞遐邇的家鄉

據《兒時「民國」》所述,在抗日戰爭的特殊歷史時期,黃桷埡正街十分繁榮鼎盛。街上的門店雖然不大,但百業俱全,有衛生局、郵政局、銀行;有中西藥店、皮匠店、布店、五金店、日雜鋪、裁縫鋪、棺材鋪……餐食品種包羅萬象,有西餐、火鍋、麵食、炒菜;有寧波的鹹菜和糕團、山東的蔥油大餅、冠生園的各式點心、現烤法式麵包……前街口往西下走,是地勢低一些的兩條小街,有種類繁多的蔬菜、肉食、魚蝦;有包括上海在內的各地腌醬曬泡製的多種加工食品。商品琳琅滿目,宛若實惠的露天超市。

那個時期黃桷埡常住人口暴增,正街上行人摩肩接踵,除了能聽到熟悉的重慶話,各種口音、特別是江浙一帶口音的話不絕於耳,入夜還不時聽得到隨風飄蕩的異地唱曲,那是一些客居於此的普通外地人在租賃房裡排解鄉愁。住在楊家花園和毗鄰地方別墅里的達官貴人和社會精英,他們娛樂和休閑的方式是彈鋼琴、拉小提琴和開舞會。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那些年正街還誕生了以後聞名中外的女作家陳平(三毛)和音樂家施光南,兩人更是為黃桷埡增光添彩!

散文:我的名聞遐邇的家鄉

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家在黃桷埡正街中段後山坡的巴巴達大院,大院毗鄰楊家花園的後門,我常與鄰居小夥伴從無人看守的後門溜進楊家花園玩耍。裡面樹木葳蕤,草花繁茂,魚遨塘水,碩大圓形花圃里的那株鐵樹,樹榦粗壯堅實,如傘蓋般向四周伸出巨大的深綠色堅硬針葉,花圃周圍是一圈五彩鵝卵石鋪的環形道,真是一個理想的兒童樂園哦。但那些隱匿在樹叢中的馬蜂你要防著點,稍不留意,這些傢伙就會從天而降,蜇得你只恨爹媽少生兩條腿。我至少有兩次被蜇得臉腫眼眯抱頭鼠竄回家,哭著要保姆快快拈蜂刺找蜂蜜擦。

抗戰結束異鄉客大多返回原籍後,正街的繁榮鼎盛落幕。正街是我們巴巴達大院住戶進出的必經之路,記得那時雖仍有一些店鋪,但大都已變身為居民住房。難忘的是家陽春麵店,老闆施老香是江浙人,對人和藹可親,面的份量足味道鮮;還有家姓蔣的土著開的滷菜冷酒館,店招「將就吃」,吃客多多,可惜店鋪在七十年代失火毀壞。

散文:我的名聞遐邇的家鄉

街上平時的行人依然不少,但要說熱鬧,就只有六十年代成了民間自發的農貿市場那段時間,還有元宵節之夜打鐵花玩龍燈。斗換星移,光陰荏苒,讓流淌歲月鶉衣鵠面的正街喲,如今只是不少旅遊健身者匆匆路過之地。

……

看罷書中的家鄉,思憶昔日的家鄉,更心系現在的家鄉。我為黃桷埡正街納入了黃葛古道整體改造規劃的消息撫掌稱好,殷切希望來個錦上添花:整修楊家花園,內辟黃桷埡人文歷史、三毛施光南等知名人物紀念館,與黃葛古道、黃桷埡正街、古瓷窯遺址、文峰塔、德國大使館舊址等景點聯成一片,讓千年古鎮黃桷埡成為重慶長江南岸又一處絕佳的旅遊休閑勝地。

散文:我的名聞遐邇的家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散文:神秘境地帕米爾高原(下)
我欠你一個老婆(5)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