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2018年我國土壤修復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元

2018年我國土壤修復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元

中國日報6月14日電 6月13日至6月14日,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主辦,高能環境、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土壤與地下水修復專業委員會及格林曼環境共同承辦的「第三屆中國可持續環境修復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副會長趙維鈞,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相關領導,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土壤與地下水修復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教授劉陽生,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土壤與地下水修復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李書鵬,高能環境董事長李衛國等國內外政企學研代表出席大會並致辭,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副秘書長滕建禮主持開幕式。

本屆大會分為1個主論壇以及5個同時進行的分論壇,超過100位專家發言,吸引參會人員近千人,會上深入解讀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實施後對土壤及地下水環境管理的新要求,推動產業健康發展,提高行業技術、裝備與管理水平,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為國家打贏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副會長趙維鈞在開篇致辭中指出,2019年是《土壤污染防治法》實施的開局之年,中央下決心要加強土壤污染防治,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在政策的拉動下,我國土壤污染防治行業發展迅速,2018年修復市場規模超過100億元,但總體而言,我國土壤污染防治產業起步晚、產業生態不完善,主流修復技術創新性不足,企業設計能力普遍偏弱,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

高能環境董事長李衛國表示,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亦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環境修復作為大生態環境的基礎,對於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都意義重大。高能環境將繼續探索,打造適合當下的土壤修復示範項目,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為環境修復行業提供多維度的環保技術支撐和系統服務。

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相關領導在《土壤污染防治法》解讀與實施現狀報告中,重點介紹了與修復相關的10項制度和機制。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土壤與地下水修復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李書鵬對土壤與地下修復行業發展報告進行解讀。

「第三屆中國可持續環境修復大會」是「第十七屆中國國際環保展覽」同期舉辦的重要會議之一,也是「2019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的分會之一。此次大會圍繞環境修復領域的環境管理、調查評估、風險管控、工程實踐、技術研發等議題進行研討和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北京:第九屆智化寺音樂文化節舉行
弗吉尼亞槍擊案:槍手生前少言寡語獨來獨往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