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為了不可忽視的3分鐘,我翻閱了5000年茶史

為了不可忽視的3分鐘,我翻閱了5000年茶史

當下學茶,比較普遍的一個現象便是大家的關注點會集中在「茶葉原產地、原料、工藝、沖泡、品飲」這幾部分內容上,往往忽略了源遠流長的中國茶歷史。

中國茶歷史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承載和記錄了中國茶的發展、變遷和傳播,作個簡單梳理,不僅能以古為鑒,汲取優秀元素,也使大家在學茶時脈絡更清晰,事半功倍。

中國作為茶的故鄉,最早發現茶、種植茶,對茶葉文明的追溯自然也是多元有趣的。

從藥用到食用到飲用,茶的利用經歷了一個漸進的過程。

【神農時代:以茶為葯】

茶聖陸羽在《茶經·六之飲》中,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與魯周公。」

《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乃解。」

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是從距今5000多年前上古時期的神農時代開始的。

說飲茶之事是從魯周公時代被開始記載傳聞的,依據為《爾雅》中的「釋木」篇,此中記載「檟,苦荼。」

【兩漢時期:茶具和茶市的出現】

春秋至兩漢,茶葉種植已經發展起來,秦漢時期,茶業以巴蜀為始點向各地傳播。

兩漢時期,制茶工藝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開始出現更易運輸的茶餅。成都成為了我國茶葉最早的集散中心。

西漢王褒《僮約》記載了「烹荼盡具」及「武陽買茶」。

這個時期不僅飲茶成風,還出現了專門的茶具,開始逐漸形成規範而複雜的飲茶流程。

西漢末年,茶已成為商品被長途販賣,茶市亦同時出現。

【唐代:鼎盛年華的茶文化興起】

茶興於唐。此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已經成為中國茶葉生產和技術中心。

中原和西北少數民族地區,都已嗜茶成俗,茶開始作為國飲。

閻立本:鬥茶圖(唐)

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學事新茶。」

唐朝的制茶和飲茶工藝已經成熟,且形成了系統化的專門工具和程序技術,也有了規範的製作茶湯與飲茶程序。

最初將飲茶方法系統化並記錄下來的,則是茶聖陸羽和他的《茶經》。

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唐)

《茶經》將喝茶的講究提升至文化的高度,並被文化階層所推崇,使茶的文化屬性越來越突出,對茶的追求也變成一種全社會的風尚。

周昉:調琴啜茗圖卷(唐)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中唐以前,喝茶的時候會加入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物。

陸羽將這些調味料全都捨棄,只保留了鹽來調味。

據《茶經》所述,在煎煮飲茶時,先要將茶餅碾碎,先得烤茶,烤好的茶要趁熱包好,以免香氣散失,至餅茶冷卻再研成細末。煮茶需用鮮活山水煎煮。

宮樂圖(會茗圖)(唐)絹本設色

「三沸」後茶湯煎好。煎好的茶用長匙舀至茶碗中飲用。第一碗茶湯最好,稱為「雋永」,依次遞減。

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早期品飲藝術,此法至陸羽親自實踐總結,已成熟定型。

【宋代:茶文化發展的集大成時代】

「茶興於唐而盛於宋」。宋朝出現了三種品類的茶。

第一類為大家所熟知的團餅茶。據記載進貢皇室的龍團鳳餅就有40多種。

第二種為散茶(葉茶)。最終在明代稱為茶葉製作的主流。

第三種是花茶,據記載,花類很多,量茶葉多少,摘花為伴。包括茉莉、梅花等,可以說是個重要的創造。

趙佶:文會圖(北宋) 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飲茶方式也發生了極大變化。從煮茶進入點茶,新的品飲審美方式出現。

文人的時代,將對茶的講究發揮到了極致,開始流行鬥茶,泡茶技藝的改進。衍生出無數的泡茶規矩講究,對水質、器具、沖泡方法等方面的追求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

點茶是將茶末置於茶盞,以沸水點沖、茶筅擊拂成茶湯,使之產生茶沫,乃至咬盞掛杯,幻化出花草蟲魚之類現象。

點茶完畢,就是「鬥茶」了。

鬥茶,一看顏色,湯色純白如乳勝出,青白、黃白、灰白為負;、二看湯花,湯花勻細,久聚不散,緊咬盞沿,沒有水痕,叫做「咬盞」,反之,若湯花不能咬盞,退散快,湯與盞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就輸定了。

宋朝,是中國茶文化發展的集大成時代,專業的茶師、茶學評論、文學藝術作品紛紛湧現(如宋徽宗、蘇東坡、范仲淹、蔡襄等)。

政府設立專門的茶榷管理市場,茶商業活動更加繁榮。

而且,茶被用作珍貴禮品送給外國使臣,中國茶道傳入日本。

【明清:精彩紛呈的散茶沖沏】

元代為緊壓茶走向散茶的過渡時期。明代始,進入以飲散茶為主的時代。

公元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廢團茶改為散茶。形成了將散茶放在茶壺或茶杯里,沖開水後直接飲用,「旋瀹旋啜」的瀹茶法。

如今我們熟悉的綠茶、黃茶、紅茶、烏龍茶,都是因為廢團改散,制茶工藝改良之後,才逐漸出現的。

茶葉炒青技術自此普及,成為沿襲至今的製作綠茶的主要方式。

花茶製作的技術也在此時開始成熟,得以普遍得品飲。

清代不僅出現了如今我們喝到的大多數茶類,更有很多愛喝茶的皇帝。

其中以乾隆為代表,他曾說:「君不可一日無茶」。

同時,對茶具也進行了簡化,蓋碗的流行,就和乾隆密不可分。

中國茶史雖厚重,但也豐富有趣。

請泡一杯茶,聽小編講完這3分鐘有關這片東方樹葉的故事。

點亮下方「在看

讓更多人輕鬆get中國茶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仿古杯-手繪民國風,穿越時光而來
這款柑普界新晉「網紅」,為什麼這麼火?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