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屬於正常死亡,但她自己卻說事出有因,讓人覺得言不由衷

慈禧屬於正常死亡,但她自己卻說事出有因,讓人覺得言不由衷

光緒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即1908年11月15日,光緒皇帝駕崩後的第二天下午,慈禧也在中南海儀鸞殿命歸黃泉,結束了她在晚清政壇近五十年的統治。那麼在臨終之時,她又是如何布置後事的?

從清宮有關史料的記載來看,慈禧的身體向來都不好,早在年輕的時候就有內分泌失調之症,以後,又患上更年期綜合征,咳嗽、痔瘡、腹瀉、腸胃不適等病症也時常困擾著她。

1908年7月,慈禧的病情有加重的趨勢,到了十月初七日,慈禧過完了她人生最後一個生日,即七十三歲生日。這一天,慈禧參加了一天的慶典和宴會活動,晚上她依然興緻勃勃地看了一場戲。我們知道,慈禧是一個戲迷,看戲是她晚年的主要娛樂活動。

這一次,從初十日到十五日,連續六個晚上,慈禧都在西苑的頤年殿看戲。這個生日慈禧過的非常高興,她對自己的長壽也很有信心,所以她穿上了觀音菩薩的衣服,扮觀音娘娘。但也正是在生日這一天,慈禧著了涼,身體狀況出現了關鍵的轉折。

清宮醫案記載,十九日這一天慈禧已經是常常咳嗽,並引起腹瀉,小肚子作痛,所以她感到疲倦無力,吃得也很少。但是慈禧依然神采奕奕地召集群臣開會。原來,當時的光緒帝病情日漸危急,慈禧開始考慮立嗣。她打定主意立醇親王載灃為攝政王,載灃的兒子溥儀為皇嗣子。慈禧這個時候,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她還想繼續垂簾聽政。

二十一日,光緒帝去世,慈禧連續頒布三道懿旨:

第一道,宣布溥儀為嗣皇帝。

第二道,宣布溥儀繼承同治皇帝為嗣,併兼承光緒皇帝之祧。

第三道,表達了慈禧要繼續垂簾聽政的想法,所有軍國政事,全部要秉承她的訓示,然後才能實行。

三道懿旨宣布以後,慈禧的身體就急轉直下。第二天,慈禧像往常一樣六點鐘起床,召見軍機大臣以及皇后、監國攝政王和福晉等,和大家談了很久的話。到了中午的時候,正吃著飯,忽然就暈了過去,很久沒有醒來。

經過太醫診治,慈禧逐漸清醒,不過這時她覺得身體不支,但依然不改女強人的本色,仍然一一點出了重要大臣的名字,還要召見這些人安排後事。並且發布了懿旨,說:「昨天已經頒下旨意,命醇親王為監國攝政王,處理國事。現在我自知病重,將不久於人世,此後的國政,完全交付給醇親王,如果有重要事情,還需要向皇太后稟詢。」

這個皇太后指的就是隆裕皇太后。傳達懿旨以後,慈禧體力漸漸不支,進入了彌留狀態。御醫張仲元、戴家瑜先後三次入診,但是妙手無法回春。慈禧在下午兩點四十五分去世。

慈禧在她的遺誥中說,自己一生三次垂簾都是出於不得已。作為執掌中國大權四十七年之久的慈禧太后,她臨終的遺言可以說是出人意料的。裡面有這個幾句話值得玩味:

「以後勿再使太后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有違,須嚴加限制,必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攬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鑒。」

儘管溥儀很小,隆裕皇后成了太后,但是慈禧規定,不讓皇太后欲聞國政,因為這樣做是有背本朝家法的。另一方面,就是不讓太監攬權干政,明朝末年太監作威作福干政的事情可以作為我們的借鑒經驗。我們看到,這個時候,遺誥里對於皇太后的權力以及太監干政的問題,慈禧是有清醒認識的。

根據慈禧的脈案分析,她屬於正常死亡。不過她自己卻另有說法,她說是因為光緒帝之死使他「悲從中來,不能自克,以至於病勢加重,遂致彌留。」然而這話說的有點言不由衷,想來光緒帝之死對她來說應該不會有什麼悲傷之情。當然了,慈禧留給宣統的爛攤子,載灃並沒有能力維持,僅僅三年不到,清王朝就在武昌起義的槍聲中轟然倒塌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前額剃髮,腦後垂辮的裝飾,給晚清外交人員帶來了什麼煩惱?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