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給兒歌發展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記兒歌作家徐平

給兒歌發展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記兒歌作家徐平

文/趙心放

給兒歌發展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記兒歌作家徐平

有二三百年歷史的界石兒歌,在新時期越來越發揚光大——這裡創辦了全國首份兒歌月報《巴渝兒歌》、2007年成為重慶市巴南區「區級兒歌之鄉」、2009年重慶市作家協會命名為「重慶市巴渝兒歌創作基地」、2011年被重慶市文廣新局授予 「重慶市民間特色文化(兒歌)之鄉」、近年來在各省市級報刊雜誌上發表兒歌作品1000餘首……

由於創作力量強,發展措施多,傳承模式新,輻射範圍廣,社會影響大,民眾讚譽道:全國兒歌看重慶,重慶兒歌看巴南。筆者添鳳尾:巴南兒歌看界石,頂級推手是徐平。

百折不撓的跋涉者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後期,不少城市居民響應「我們也有兩隻手,不在城裡吃閑飯」的號召,到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農村安家落戶。當上小學教師不久的徐存富(以後的作家徐平),帶著父母兄弟從重慶市區來到了巴縣界石鎮公平地區插隊落戶。面對舉目瞭然的城鄉差別,城裡的親屬們都感到不可理喻。那時代初中文化程度在農村是鳳毛麟角,當地小學師資匱乏,掄了一段時間鋤頭的徐平當上了記工分的村小教師,他一如既往地認真教學進修。有付出就有收穫,十多年後,調到縣轄區的教育辦公室先後任教研員和教辦主任職務,並獲得中文函授大專文憑。

不管工作如何變動,日子過得如何清貧,走文學之路的夢想時時鞭策著他奮進。多年來,他抽出微薄的薪水買書,訪親叩友借書,擠出不少時間自學,練習寫作曲藝故事和詩歌,後來試著對外投稿。當然和成名作家早年默默無聞時一樣,投出去的稿件石沉大海的多,偶爾有小詩或「豆腐乾」文章被採用,心中湧出的成就感能興奮若干天。但久而久之,興奮之後,他總為不能更上一層樓感到彷徨和壓抑。

他不是只埋頭拉車不抬頭看路的人,能審時度勢謀發展。當時大多成年作家普遍認為兒歌就是順口溜,不屑寫,不少成年人也不願意看。可能是界石兒歌的歷史啟迪了他?也可能是作為教師的責任和使命鼓舞著他?筆者認為兩者兼有。總之他通過自己獨特的眼光,慎重的思維,選擇了十分冷門的兒歌創作為發展方向。他悉心揣摩兒童的心理和表達方式,反覆摸索兒歌創作的規律和方法,結合時代的變化推陳出新。過去有首老兒歌「黃絲黃絲螞螞,請家公家婆來吃嘎嘎。坐的坐的轎轎,騎的騎的馬馬……」當代的兒童幾乎沒親眼看過抬轎坐轎和騎馬,如果紋絲不動念出來,完全成了讀天書。兒童們對生活中常見的人與事物才會關注,才會產生興趣。

徐平把現代社會中的交通工具元素加了上去,將老兒歌改成「黃絲黃絲螞螞,請家公家婆來吃嘎嘎。騎的騎的摩托,坐的坐的『寶馬』……」這樣便朗朗上口風趣易記,兒童們興趣盎然地爭相傳誦。這就是古為今用、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通過不懈的學習和探索,半路出家的徐平在兒歌創作上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給兒歌發展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記兒歌作家徐平

勇於創新的實踐者

2005年,界石鎮政府根據當地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提出了打造「兒歌之鄉」的目標。已退休4年的徐平「人退心不退」,接受了義務開辦兒歌創作培訓班的任務,利用每周一次的班隊活動課時間,到學校免費為中小學生進行培訓。

幾年後,徐平回憶當時起步的情況感慨萬端:培訓班的首批學員只有20個小學四年級學生。為鼓勵學生的創作積極性,自費把學生的作品列印成鉛字,編訂成《「夢想界石」小學生兒歌選》,保證學生人手一本。這一冊冊的兒歌彙編,就成了最初創辦的兒歌報紙。

2006年,為了讓孩子們能讀到優秀的兒歌作品,在缺乏經費的情況下,徐平自掏腰包,辦起了全國第一份鄉鎮級兒歌小報《巴渝兒歌》。每月一期,每期四版,有兒歌花絮、兒歌寫作輔導、童聲合唱、群星閃爍、兒歌舞台等欄目。孩子們創作的每一首兒歌,徐平在百忙中擠時間,都要親自悉心閱讀並精心修改。看著自己寫的東西變成了鉛字,家長和孩子們都很興奮,寫兒歌的勁頭不斷高漲。第一期報紙印發後,有的學生一個星期就交上十幾篇兒歌稿子。為了能夠「上報」,有的孩子利用午休和下午放學後的時間,來到他的辦公室免費「吃小灶」。

隨著投稿逐漸增多,編輯出版水平不斷提高,報紙每個月的訂閱量從最初的300份,躍升到1000餘份。版面也由最初的四個版擴展到六個、八個版面,欄目增加了新歌台、採訪見聞、四海拾珠、園丁習作等欄目。最使徐平感到愉悅的是,現在這份報紙不僅面向全市,連天津、江蘇、浙江、河南、湖北等地的一些知名詩人都有訂閱。

給兒歌發展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記兒歌作家徐平

在實踐中,徐平認識到,貼近生活,結合時代要求創作,兒歌才能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扶貧攻堅是農村的一項重要工作,要用喜聞樂見的兒歌形式來反映十分困難,徐平除和有關教師帶領學生一起下鄉體驗農事外,精心收集了大量扶貧攻堅資料,製成圖文並茂的PPT課件,用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語言,在培訓班上講解扶貧攻堅精神,還即興創作了「不是親人勝親人」、「扶貧叔叔到農村」等9首兒歌示範,引發學生們的靈感,積極投入到創作中去。

2013年,市委宣傳部、文明委面向全國徵集反映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新童謠,編輯出版「立德童謠」一書。徐平認識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編成童謠,能潛移默化的在孩子們心中播下誠信友愛、文明禮儀的種子,回家念給家長聽,還能藉助「小手拉大手」,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素質。他不僅認真培訓學生,自己也積極寫稿。他寫的兒歌《新同桌》:「鄉下來個新同學,親親熱熱我倆坐,上課同讀一本書,下課同吃一顆果,我和他,手拉手,大家見了笑呵呵。」文字簡練,朗朗上口,活潑風趣,受到成人兒童的一致好評。

他還指導學生們在廉政建設、文明交通等方面創作兒歌,不僅數量多,而且頗有特色,不少報刊紛紛採用。有兩本大型文集「文學守望者」和「中華詩詞檔案」,原計劃向成年人徵稿,一個偶然機會,發現了界石鎮兒歌的創作活動。這兩本大型文集的主編高興的表示:兒歌創作在重慶這些小朋友身上得到了完美延續,其質量不低於成年人作品,值得選用和推廣。

給兒歌發展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記兒歌作家徐平

老當益壯的奮鬥者

當地政府全力支持建立兒歌基地,多年來先後投入近300萬元進行硬體和軟體建設。巴南區進修學校成立童謠學會也聘請徐平當顧問,壯大了培訓和創作力量,界石兒歌擴展到了全區,走向了全市,輻射到了全國。隨著《巴渝兒歌》的名氣越來越大,徐平的工作量與日俱增,每星期都要接到千餘首兒歌的投稿,無法繼續用手握筆桿的傳統方法處理大量的文字工作了,他不得不求助於電腦。

老年人學新知識談何易?在學習電腦操作上徐平遇到了難以計數的困難,由於眼神不濟,「V」和「U」也常常張冠李戴。但他是個百折不撓的跋涉者,立下了「非要學出個人樣來」的決心。自己認真看書琢磨,向包括學生在內的人討教,反覆練習錄入和排版。他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就可以基本獨立操作電腦了,除了錄入、排版、繪製表冊外,他還學會了收發文件、網上下載資料、對話等「技術活兒」,也能輕車熟路的進出博客和QQ空間。一句話,從必然王國來到了自由王國。

多年來,他深入探索提高兒歌創作的新路子,通過不斷實踐,成功的把現代生活中的新知識、新語言等融入到兒歌之中,同時也把兒歌嫁接到小品、相聲、快板、三句半等舞台藝術形式上,給兒歌發展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

給兒歌發展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記兒歌作家徐平

年逾七旬的徐平每天忙得團團轉,不是在文化中心的辦公室,就是在去辦公室的路上。家務事由老伴兒包干就不必提了,他笑言老伴兒想周末和他出去逛逛,都要提前「預約」,他也不時爽約。老伴兒抱怨他,你把時間都給了兒歌和孩子們,為啥不給家裡人一點點?

天天如此忙,徐平感到累不累?他說:肯定累,但我從心裡喜歡兒歌,放心不下啊!

經過多年的辛勤努力,徐平取得了豐碩成果。他大量的兒歌作品在報刊上發表,出版了數本兒歌及其論文專集。

現在徐平在辦報與培訓等日常事務上有了接班人。雖然隱退在家,仍然閑耍不住。他利用電腦面向市內外義務舉辦了「巴南兒歌網路培訓班」,新辦了每月一期的「小珍珠兒歌」電子報,熱心為青少年作者修改、推薦作品;每逢市區舉辦主題兒歌比賽、徵稿等活動,他仍要製作課件,堅持到界石校外兒歌班為中小學生上參賽寫作提示課。

給兒歌發展注入源源不竭的活力——記兒歌作家徐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散文:擺地攤的老人
閑話端午節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