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一位園長媽媽的忠告:愛孩子不是佔有,也不是控制
來自一位幼兒園園長媽媽的私信:
昨天寶寶的奶奶給我講了周日下午和寶寶發生的一件事:
奶奶在廚房做飯,寶寶在另一個房間玩,過了一會奶奶不放心,喊寶寶,喊了三次寶沒應聲,過了兩分鐘奶奶見沒有過來也沒有動靜就又喊了幾聲寶寶的名字。寶寶這次走了過來,說奶奶,你一直喊我幹嘛,我想自己一個人呆會兒。奶奶委屈的告訴我這件事,一則表達她對寶寶的擔心,二則是寶寶這麼小一點就嫌喊他煩。
聽了奶奶的陳述,我的心裡一驚,我瞬間意識到寶寶長大了,開始有自己空間的需求了,兩眼熱淚為寶寶的成長感到喜悅。
生活中,很多父母和我家奶奶包括我都有這樣的想法:照看好孩子的一切,怕孩子受到一點傷害,以內心強大的控制欲來與孩子相處,無形中干預和代替的就會增多。
我們也總覺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所以我們幫他選擇,幫他決定,避免他受傷害。而正因為我們的干預,逐步讓孩子失去了培養判斷能力的機會,失去了對外界事物探索的興趣。
我首先安慰了奶奶,對奶奶的心情表示理解,也從孩子成長的角度分析了孩子的心理動態和成長需求,奶奶聽後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我與奶奶約定以後的陪伴過程中去問到孩子,你想自己一個人在這裡還是需要有人陪呢?
陪伴需要親密無間,也需要適時得體的進退
記得上中學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喜歡上了文學。那個時候我就喜歡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可以一天不出門,看喜歡的書,寫喜歡的文字,讀喜歡的文章,感受作者的心情,偶爾還會在腦子裡浮現文字呈現的畫面。
因為父母做生意周六日不在家,給我創造了足夠的獨處空間,我才得以有這樣的發展空間,而這段興趣也成了我人生最好的滋養品。
尊重孩子獨處的需求,讓他做自己想做的事,在這個過程也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獨立人格建立的過程。
其實不被打擾也是培養孩子專註力的過程
在幼兒園我看到很多家長在看孩子玩的時候,總喜歡一會兒喂寶寶喝口水,一會兒摸摸熱不熱,一會兒從包包拿出水果盒子讓寶寶吃,且不說孩子煩不煩,就說大人累不累?!而這樣的干擾,孩子怎麼會去認真做一件事情?而後父母又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這使我想到我小時候特別喜歡在家講故事,因為家人忙沒有聽眾我就對著鏡子講給復讀機聽,然後再回放給自己,反反覆復不厭其煩,講的我滿意的時候我才會放給爸爸媽媽聽,他們永遠都是肯定我,鼓勵我,給我講的更好的勇氣。父母的忙給了自我學習的平台,父母的忙給我足夠的自由時間可以做我喜歡做的事情,而父母適時的參與又給了我信心和做的更好的力量。
智慧的父母會在需要時成為參與者合作者,不需要時不委屈成為支持者鼓勵者!而從需要到不需要很多父母難以逾越自己的內心。母乳餵養的媽媽在斷奶時最有體會,孩子從此不再吃奶,心裡會有極強的失落感,個別脆弱的媽媽還會傷心很久,而我們也清楚的知道斷奶是孩子又一個成長的開始,所以我們也要跟上孩子的成長步伐!
給孩子獨處的空間,愛孩子不是佔有,也不是控制。
孩子就是藉助了我們的力量而來到這個世界,他有著自己的思想和靈魂,他們會飛的比我們所能看到想到的更高更遠, 做父母我們始終要提醒自己,得體進退!
再次重溫龍應台的這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
※為什麼老大普遍沒有老二聰明?3大原因戳中現實,說的很對
※媽媽在家裡越懶,孩子就會越獨立,不妨試試做個「懶媽媽」
TAG:齊麗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