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佛像斷代秘訣:看衣服就能解決佛像斷代

佛像斷代秘訣:看衣服就能解決佛像斷代

專家為您掌眼

佛陀之衣

關於佛陀服飾的朝代特徵與斷代

袈裟

佛陀的衣服稱之為袈裟,梵文Kasaya

袈裟功德殊勝,凡有袈裟所在,一切天龍善神皆會給予守護。

袈裟的特點

一:由裁剪過的長條形布拼接而成。

二:染壞色,區別於凡俗著裝。

壞色就是非正常色,上述兩點是為了與印度民俗的著裝區別開來,印度民俗認為白色是尊貴的,衣服不得裁割修補。

據《四分律》的記載,佛陀教導阿難:「過去諸佛著如是衣,得成佛道;未來諸佛亦當著如是衣,得成佛道。袈裟為求解脫之人所穿的法服,涵義絕不止於的佛教偶像僧侶等所穿著的衣服那麼簡單,袈裟上的條紋格子有如萬頃良田一般,這就是福田衣稱號的來歷,代表著生命的滋長,以及佛法的利己利人,宏大無邊,至於袈裟穿幾層,用何面料等都是有典故根據的,不一一細說。

溯源

公元二世紀古印度貴霜王朝迦膩色伽一世時期的金幣上鑄刻了佛像,是目前為止傳世最早的佛像,可以清晰的辨認出佛陀著通肩大衣式佛衣。

中國最早的佛陀形象衣飾特徵都是來源於古印度佛陀樣式,兩漢時東西方的文化交流緊密,大量的佛經傳入中土,其中就有各種佛陀圖樣,以及造佛的僧侶工匠,早期的佛像具有明顯的異域特徵原因就在於此。(關於佛教傳入的路線有三種,一條是通過絲綢之路,另外一條是從海路到達廣州,然後是山東半島,另外一種說法是以四川為中心有一條通往西域的路線。)那時候的佛像存世量太少,可確切知道年代的也稀少,不過漢地的佛陀衣飾與古印度的佛陀著裝律典有許多區別,有很多細節是自創的,其主要原因是漢地的審美觀念和政治需要將其改革後的產物,錯綜複雜,本文不作細述。

1941年,在四川彭山漢代崖墓發掘出土了一件的陶搖錢樹座(高21.3厘米,南京博物院藏),陶座上塑有一尊坐佛,束髮,高肉髻,身著通肩大衣,左手持大衣一角,右手上揚,其基本形態與犍陀羅的佛坐像很相近,這尊佛像可視中國最早期佛陀形象的代表(公元2-3世紀)。

漢地佛衣樣式名稱

通肩式

這種服飾來源於古印度犍陀羅地區,這是中國最早興起的佛衣樣式,也是漢魏兩晉唯一的樣式。特點是袈裟圓弧形領口,大衣從脖頸部一直下垂到腿部,結構簡單,特徵明顯。

袒露右肩,袈裟從左肩一直斜披至右胸部繞到背面。

與袒右肩有相似之處,但區別在於右肩並不是袒露,而是被袈裟覆蓋,故稱之為半披。

很明顯的受魏晉遺風影響的服飾,非常典型的本土化穿法,來源於文人士大夫的著裝。東魏之前,北魏之後。

與半披類似,但垂領式佛衣的右肩袈裟直接下垂至右手的手腕,完全包裹了右手臂,視覺上感覺是用右手臂直接拉下來的袈裟袖子。

這種樣式比較好辨認,領口U形,垂至胸前,整體與通肩大衣有類同。

有學者稱這種樣式是兩件袈裟的結合體,穿法比較難懂,但外部形象還是很好分辨,右肩部一塊袈裟從後背繞過來垂落至右胸前。

這是中國工匠獨創出來的樣式,其實只是在前者服飾的基礎上增加了鉤紐部件而已。

各朝代特徵

十六國

(公元304年~公元439年 )

十六國時的佛像數量較少,基本上沿襲了犍陀螺的樣式,以通肩大衣,半披式為為主,小型金銅造像居多,主要集中在山西,陝西,黃河流域這一帶。石窟大體量造像不多,在甘肅的炳靈寺有一些保留。

a:這時期的通肩式大衣具有非常明顯的印度樣式。

b:從甘肅炳靈寺為數不多的西秦半披式佛衣來看,其實北魏早期與西秦的半披式可以歸為一類,細節的些許差異不作討論。

c:這時期未發現有其他諸種樣式出現。

十六國佛像圖例

(386年—557年)

作為南北朝時期的第一個北方王朝,北魏的造像風格分為早期和晚期,早期的佛衣樣式還是受到印度犍陀羅的影響,以通肩大衣和半披式為主,少數有袒右肩和垂領式,衣紋稠密,身軀厚實雄健。北魏中晚期,統治階級開始崇尚漢文化,佛像服飾也受南朝士大夫的穿法影響,形成了褒衣博帶的樣式,身軀扁瘦,衣服寬鬆飄逸,面容也開始清秀了,這就是秀骨清像的來歷,這種清秀的樣式與前期的造像風格迥異,觀之有如沐清風,神思曠遠。這種形制風格一直延續到東魏與西魏,這也是佛像歷史上第一次特別典型的漢地人對佛陀服飾本土化的改造風潮。此後便進入了北齊時代,開始又受到印度的笈多風格全面影響。

a:傳統的通肩大衣與半披式佛衣繼續延續犍陀羅的固有樣式

b:褒衣博帶的風格首次在造像史登場,並逐漸催生了中國人自己對造像的獨特塑造手法和形式。。

c:懸裳,這是佛在趺跏坐時,佛衣落在台座上懸掛下垂的專有名稱,關於懸裳,梁思成先生專門講述過雲岡石窟與龍門石窟的區別,大意為龍門的懸裳線條利落,轉褶尖銳,稠密,且布局幾乎都是左右對稱式,是一種提煉過刻意而為的形式,而雲岡石窟懸裳層次簡單,疏鬆,不拘泥左右的對稱,是一種自然狀態的懸落。

(534年―550年)-(535年―556年)

自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之後,造像風格隨之各自延續,同時褒衣博帶風格也進行了細節的變革,無論是青州還是鄴城,東魏的身形基本上身形都是清瘦的,衣紋也是延續北魏時期的制式,只是在細節上開始作減法,比如結帶的樣式,衣袖的內收處理等,而西魏麥積山地區的身形卻略呈圓潤體,與整體的線條走勢相互呼應,呈現溫婉的態勢,懸裳的結構也處理得輕鬆自在,線條蜿蜒,這與龍門與鄴城的銳氣有很大的區別。

a:東魏與西魏佛的身形總體開始像圓潤過渡,特別是麥積山地區,不似北魏那種典型的扁平化,而呈現柔和的態勢。

b:褒衣博帶繼續延續,但與北魏有細節上的區別,比如北魏衣袖與下擺更飄逸,呈外撇之勢,而東魏西魏開始內收,平直,右衣袖也出現了上收至肩的形制等。(關於北魏與東魏褒衣博帶的區別,筆者曾寫過一篇詳細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

(550年—577年)

北齊與北周此時各自的服飾演變差異化開始增大,而這種差異化是經歷了東魏西魏的褒衣博帶之後笈多風格對本土造像的衝擊導致的,受馬圖拉和薩爾納特的影響,北齊北周的造像都圓潤飽滿,身形豐潤,線條柔美,這種內斂的美感正是北齊時代的特點,來源於笈多王朝唯識論對宇宙,對自身的認識,所以佛像的神情都內向化,呈沉思冥想狀。雖然北齊短短27年,但佛陀的衣服樣式經歷了巨大的變革,北魏時期出現的佛衣樣式這時又以新的面貌重新出現,比如袒右肩,通肩大衣,也出現了很多未曾有過的樣式,翻開了造像史上最為迷人瑰麗的一章。

a:此時前朝那種寬鬆飄逸的褒衣博帶式佛衣基本不再見到,而是被雙領下垂式所取代。

b:首次出現了敷達雙肩下垂式佛衣,例如響堂山。

c: 受馬圖拉風格的影響,出現了中國式的曹衣出水。

d:受薩爾納特的影響,出現了完全無著裝式的緊身衣,通體無雕琢,只在領口袖子等地刻畫出衣服的痕迹,有的甚至完全不刻畫,靠後期的彩繪表現出衣服,其實也是薩爾納特通肩大衣的變體,也稱之為鹿業苑式。我們看到古印度笈多時代的佛像,佛身並不都是直立,很多都是呈現略為傾斜的姿勢,肩部也寬大腰身細窄,有一個腿的膝蓋前凸,並非雙腿並立的站姿。

北齊時代的佛像鮮有這種的姿勢,幾乎都是正直站立,身形更接近中原人,腰部也不如笈多時代的細,生殖器部的衣服也完全處理成了沒有性別的平滑,更像是女性化。雙腿筆直,也有過一腿前凸的形制,非常稀少,例如青州龍興寺,僅有一件,後來再也沒有出現過,這些微妙的細節表明那時候的工匠對於外來的造型是有選擇性的吸收,很多審美上的差異已經被中國審美取向同化。

e:北齊開始出現鉤紐式佛衣,北魏東魏西魏未出現,唐宋以後開始流行。這一個細節在印度佛像中也未有出現,是因為印度對鉤紐式袈裟要求須著通肩,將紐內巾句,如此即便是有鉤紐也是被袈裟覆蓋了,而中國的鉤紐式幾乎都是外露從左肩膀下垂至胸前,這是將律典規制進行變通的結果。

f:法界人中佛像的出現,這種是北齊時代特有的佛衣制式,滿身袈裟都採用雕刻或者繪畫的手法表現佛陀的生平故事,這種形制的佛衣非常少見,之後未再出現過。

北齊佛像圖例

(557年—581年)

北周取代西魏,同樣受到笈多風格的影響,佛的形體與北齊類同,形體圓潤豐滿,衣服開始緊緻(這是北齊北周時代佛衣的共同點),但是北周地區的佛衣以雙領下垂,通肩大衣式樣為多,繼承了馬圖拉風格的特點,未曾有薩爾納特樣式的佛衣,特別是完全的裸體式的緊身衣,幾乎未有一例,也沒有雙肩敷達下垂式佛衣,這一點與北齊不同。

a:甘肅麥積山北周佛衣懸裳的處理開始注重張與弛,多與少,疏與密的對比。

b:陝西地區的北周佛衣厚重感要大於甘肅麥積山。

c:此時的通肩大衣與北魏的不同之處在於領口更小,更加輕薄,緊貼身體,凸現出形體的線條。

北周佛像圖例

(581年-618年)

隋代作為南北朝的終結者朝代,它更多的是一種承上啟下的造像風格,原北周北齊地區繼續延續前朝的遺風,無論是佛陀還是菩薩,皆是如此,所以才出現了各種地域風格,比如青州風格,長安風格,等等。相對於佛頭像而言,佛衣飾更難以區分,介於唐與北朝之間,整體身形與北齊北周沒有太大的差異,不過此時的佛像又開始注重本土化的表現了,衣紋開始向寫實化邁進,流行鉤紐式袒右肩式和雙肩敷達下垂式,袒露的肌肉部分也開始有飽滿的趨勢。

a:衣紋相對北朝更加寫實化。

b:形體與穿著的方式更協調準確,圓潤飽滿開始顯現。

隋代佛像圖例

(618年—907年)

唐代作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強盛的朝代之一,它的所有美術風格都呈現一種華麗,豪邁的氣質,無論是繪畫,手工藝品,雕塑藝術,建築藝術等,這個時候的佛衣具有非常典型的時代烙印,比如袒露的面積增大,肌體的表現力度空前,腹部隆起,胸肌強健,衣紋寫實化已經爐火純青等,唐代的飽滿與北齊的圓潤不同,唐代佛陀似乎是一個肌肉健美的健美先生,而北齊的佛陀豐滿圓潤卻不凸現肌肉,是一個俊美青年,肌肉都經過了概括化的提煉,外在的線條都是平滑收斂的,這就是微妙差異所在,這種差異化看似很小,背後卻是兩個時代的審美存在巨大的不同所導致的,所以有時候我們遇見兩件同樣佛衣的胸像,儘管殘得只剩下半個胸,也能很快的分辨唐代與北齊。

從唐代開始,佛造像的技法與表現風格已經完全本土化,儘管佛衣的樣式大多還是來源於印度,但僅僅只是保留了大致的款式,而衣紋的疏密處理,與肌體的結合方式,衣紋的褶皺立體化表現,甚至款式的革新等等都進行了全新的改造,最終成就了一種屬於大唐才有的盛世風範。

a:流行袒右肩式,半披式,通肩式,敷達雙肩下垂式,鉤紐式都按照地域繼續流行,但是肌體的表現力透過衣服能強烈的感受到,這是此前任何一個朝代包括宋以後都未曾有過的。

b:鹿野苑式素身徹底退出歷史舞台,推測這種豐潤柔美的形象不適合表現強壯的肌體,果斷被大唐捨棄了。

c:唐代敷達雙肩下垂式佛衣與北齊不同之處在於右肩的垂布在經過胸部時會為胸部肌肉服務,凸現隆起感,或扎進裡層一部分再垂下來(這種形制是北齊所未出現的)。

d:唐代衣紋的處理與北齊相比有一個微妙的區別,唐代注重於身體真實的形體感,以及袈裟本身的材質感而導致的衣紋起伏轉折所呈現出來的厚度,寫實性。北齊的衣紋更注重意向化的表現,飄逸俊秀,不注重袈裟的材質

唐代佛像圖例

歸納

每一個時代的佛造像風格都有其獨特性,同一款佛衣穿在不同時代的佛陀身上,會發生各種變化,這種變化一方面是款式本身的改變,更多的是佛身軀本身在發生變化,以下是筆者歸納的各朝代佛身軀特徵的關鍵詞。

北魏:清秀扁平

北齊:豐潤內斂

唐:飽滿雄強

結語

本文按照時間線來講述佛陀的服飾演變,這種變化是與朝代有關,也與當時外來因素,邊緣政治因素,等有所關聯,而朝代的更替只是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文中有筆者對於不同時代佛衣的微妙差異化看法,這種不經意的小細節對於精確的斷代可能有其輔助作用,特別是面對一件沒有佛頭,沒有紀年,大部分都殘缺的造像殘件來講(事實上,很多情況都是如此)是很實用的,就算偶爾有誤差也不會偏離太遠,另外對於佛陀的服飾,涵蓋的內容非常多,細究起來包括袈裟的面料,染色的由來,縫製的方式,每一種樣式的穿法講究等等都應該提及才是,但筆者學問與精力有限,不敢對此亂議,以免誤己誤人,另外本文的觀點如有謬誤之處敬請大家指正,互相交流心得。

域鑒APP

快樂收藏·輕鬆入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U鑒 的精彩文章:

觀音菩薩喜歡它嗎

TAG:YU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