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質子的生命,是有限的嗎?

質子的生命,是有限的嗎?

質子的生命,是有限的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有一天,我們的生命會走到盡頭,我們生活的這顆藍色星球也將變得不再適合居住,甚至連太陽、銀河系也終將毀滅。那些我們曾認為是永恆的存在,都有著各自的生命周期。但對於構成萬物的粒子——質子而言,生命是否也是有限的?

1919年,當盧瑟福宣布發現質子時,人們唯一知道的物質的基本組成粒子只有電子

當時,物理學家對質子的認識是,質子不可能在不違反電荷守恆的情況下發生衰變。十年後,赫爾曼·威爾(Hermann Weyl)為了解釋物質的穩定性,提出了重子數守恆原理。於1932年發現的中子和質子都屬於重子,它們的重子數為+1,它們的反粒子的重子數為-1,電子的重子數則為0。舉個例子,中子可以衰變為一個質子、一個電子和一個反中微子,在這個過程中總重子數是不變的。

質子的生命,是有限的嗎?

○ 在原子核中的中子是非常穩定的,但自由中子在大約15分鐘後就會發生衰變,衰變前後的重子數都為+1。目前,我們還沒有發現質子會衰變的證據。那麼,電子呢?根據能量守恆和電荷守恆,電子可能永遠是穩定存在的:就目前所知,沒有帶負電荷的低質量粒子存在。

如果重子數是一個絕對守恆的量子數,那麼質子作為最輕的一個重子,它將是絕對穩定的。即使在發現正電子(電子的反物質版本)、正μ介子和π介子這些比質子都輕的粒子之後,仍然沒有發現任何可以懷疑質子的穩定性的理由。

物理學家Maurice Goldhaber曾說過,如果質子的壽命小於1016年,那麼我們應該能從骨頭裡感受到它們,因為我們的身體將會具有致命的放射性。1016即1後面跟著16個0,作為比較,宇宙的年齡只有138億年,大約是1的後面跟著10個0。

1954年,Goldhaber對他先前的估測進行了改進。他認為如果失去一個核子將會使原子核處於激發態,從而有可能導致裂變,他用232Th來計算束縛的核子的壽命,得到的結果為大於1020年。隨後,Georgy Flerov很快將這個數字擴展為大於3×1023年。

Goldhaber還與Fred ReinesClyde Cowan合作,測試了直接觀測到質子衰變的可能性。他們的實驗包含了一個500升的熒光液體,液體的周圍環繞著90個光電倍增管(PMT),這套設備本來是設計來檢測反應堆中微子的。但他們沒有發現任何信號,這就表明自由質子(指那些沒有被束縛在原子核內的質子)的壽命一定比1021年更長,而束縛核子的壽命則必須大於1022年。到了1974年,在一項用20噸熒光液體進行的宇宙射線實驗中,Reines和他的其他同事將質子的壽命推到了1030年以上。

與此同時,在1966年,Andrei Sakharov提出了一些可以觀測到宇宙中的粒子-反粒子不對稱性的條件(這種不對稱性是現代宇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行星、恆星和星系等結構形成的主要驅動力)。其中之一就是重子數守恆只是近似的,而且是可以在早期宇宙的膨脹階段被違反的(另外兩個條件是偏離熱平衡,以及存在破壞C對稱和CP對稱的相互作用)。能違反重子數守恆的相互作用可以使質子發生衰變,但由Sakharov提出的質子壽命可能大於1050年,這樣的結果多少會讓實驗物理學家有點心灰意冷。

但到了1974年前後,事情開始有了轉折。當時,物理學家提出了大統一理論(GUT),它不僅是要統一強核力弱核力電磁力(沒有包括引力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發展出一個引力的量子理論),而且還要把夸克和輕子緊密地聯繫在一起。GUT允許重子數不守恆。尤其是Howard GeorgiSheldon Glashow的最小SU(5)模型預測了,在1031±1年的時間區間內,質子會衰變成正電子和中性π介子(p → e+π0),這與可以觀測到的下限1030年相差並不遠。

質子的生命,是有限的嗎?

○ 質子(proton)衰變成正電子(positron)和中性π介子(π?),π?會立即衰變成兩個光子(gamma)。| 圖片來源:[2]

看到這裡,你肯定早有疑問,宇宙的年齡才138億年,而質子的壽命卻高達1030年,那麼在我們有生之年怎麼可能測量的到質子的衰變呢?事實上,我們沒有必要等待一個特定、選定的質子發生衰變。1030年的估算代表的質子的半衰期:任何物質樣本中有一半的質子都有可能衰變的時間。所以,尋找質子衰變的關鍵就在於需要聚集大量的質子,這就會增加我們探測到質子衰變的幾率。

Howard和Sheldon的模型使實驗物理學家有了繼續尋找的動力。到了1981年,7個這樣的實驗被安裝在地下深處,它們要麼使用完全活躍的切倫科夫水探測器,要麼使用取樣測熱計來監測大量的質子。IMB探測器和超級神岡中微子探測實驗都是尋找質子衰變的重要實驗。但這些實驗將質子壽命的下限提高到了1032年,降低了最小SU(5)大統一規範理論的可行性。

在1987年,IMB和神岡探測器二代因探測到了來自超新星SN1987a釋放的中微子而名聲大噪。神岡探測器二代早已經在研究太陽中微子和大氣中微子,但它的繼任者——超級神岡探測器對大氣和太陽中微子振蕩進行了開創性的觀測。目前,超級神岡對質子衰變成e+π0的時間設置了最高下限:1.6×?1034年。

質子的生命,是有限的嗎?

○ DUNE的目標之一是尋找質子的衰變跡象,這或許可以揭示物質的穩定性和大統一力之間的關係。| 圖片來源:DUNE

現在,大統一理論的理論發展仍在繼續,一些理論模型已將質子的壽命提高到1036年左右。未來的大型實驗,比如DUNE、Hyper-K和JUNO,都把尋找質子衰變當成目標之一,有可能將質子的壽命提高到1035年。質子會發生衰變嗎?或者說我們有可能回答這個問題嗎?我們希望未來的這些實驗至少能夠給我們帶來一絲線索。

參考來源:

[1] https://cerncourier.com/the-pursuit-of-proton-decay/

[2] http://www-sk.icrr.u-tokyo.ac.jp/sk/sk/pdecay-e.htm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理 的精彩文章:

絲綢之路孕育的果樹

TAG: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