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難攻破的雄關要塞 僅失守三次 被譽「道家之源」卻少有人知
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函谷關鎮王垛村的函谷關,始建於西周,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其地處古代西去長安、東達洛陽的通衢咽喉,關隘設在狹長險峻的山脈之間,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人行其中,如入函中而得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春秋戰國時期,秦孝公從魏國手中奪得崤函之地,因這裡北有呂梁山,南有伏牛山和秦嶺,一旦被攻破,就可以長驅直入,秦國將無線可守,於是在此設置函谷關。此關關城東西長7.5公里、穀道內僅容一車通行,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
歷史上,戰國七雄中的六國曾聯合對抗秦國,但沒有一次成功,皆因函谷關的阻擋。公元前298年,孟嘗君帶領齊韓魏三國聯軍,一路打到函谷關下。秦國因主力在外,久拖不戰,雙方戰事綿延三年,函谷關終被攻破,秦國只得割地求和,這也是戰國時期函谷關唯一的一次失守。
公元前241年,六國合縱伐秦,秦國憑藉函谷關天險,使六國軍隊「伏屍百萬,血流漂櫓」。這一戰之後,六國再無力合縱。而秦國經過世代積累,由一個邊陲小國成為了當時最強大的國家。公元前230年,秦始皇開始逐一征伐六國,最終完成了統一大業。
然而僅十餘年之後,戰火便又重新點燃。公元前208年,起義軍將領周文統領百萬大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攻破了形同虛設的函谷關。一年後,劉邦領軍繞道武關進入關中,逼降末代秦王子嬰。幾個月後,項羽統領大軍最後一次攻破函谷關。
函谷關不僅是連通陝、豫的軍事重地,還是古代中原與西北地區文化、經濟交流的要點。古往今來,這裡流傳著「紫氣東來」、「老子過關」、「雞鳴狗盜」等大量歷史故事和傳說,包括唐太宗、唐玄宗、司馬遷、李白、杜甫等歷史名人在此吟詩作賦多達100餘篇。
在函谷關的眾多歷史故事中,最著名的莫過於老子在此留下《道德經》。老子,名李耳,是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他看到周王朝衰敗,打算出函谷關去四處雲遊。把守函谷關的尹喜善觀天象,他看到有一團紫氣自東方飄來,便在關前迎候老子,行以師禮,懇求老子為其著書。
老子於是在此寫下了《道德經》五千言,然後就騎著青牛出關了。後來這部蘊涵豐富的著作被道教奉為經典,對後世影響很大,而這個故事也是成語「紫氣東來」典故的來歷。
為了紀念這件事,人們在函谷關東城門右側、老子著經的地方修建了太初宮,千百年來,道觀香火一直長盛不衰,吸引著眾多海內外道教人士前來朝聖祭祖,假如有機會的話,您也不妨來這裡走走轉轉吧。
※曾經的低調省會 今成「創新之城」有望躋身新一線 知道是哪個嗎?
TAG:亂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