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親自做代言,宋代科舉想不火都難
所謂科舉制 , 就是封建國家根據需要而設立若千科目舉行公開 、 統一 、 集中的考試 , 擇優選拔官吏的用人制度。 我國的科舉制確立於隋代 , 發展於唐代 , 兩宋則是我國科舉考試製度發展的鼎盛時期。
社會分層和社會流動是社會結構中同一社會現象的靜態與動態的兩 個側面 , 科舉制則是傳統中國促進社會分層和垂直流動的重要機制: 「 中國封建社會是半封 閉式分層體系 , 只有科舉制是向上流動的途徑。 」
宋代是我國科舉制發展的鼎盛時期 , 科舉制是促進當時社會分層與垂直流動的重要機制。 宋代科舉制度主要起到了推動知識分子階層的崛起、 改變官吏階層的結構 、 提高社會整合程度等作用 。
推動了知識分子階層的崛起
宋代統治者大興科舉以廣攬知識階層中的人才 , 目的是為了要贏得中小地主對政權的支持。
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奪取政權後面對危急形勢 , 毅然作出具有戰略性的決斷— 重建科舉 、 開科取士 , 廣泛吸收中小地主和下層知識分子參加宋政權建設。
「 他明確告知臣僚 , 只有依靠考試製度 , 才能選取真才 , 只有打破分裂勢力及士族對 國家政治的壟斷 , 才能獲得寒 俊之士 的支持 , 使其為江山社極的穩固竭盡全力 。 」
南宋統治者試圖利用科舉考試來爭取中小地主和下層知識分子的支持 , 籠絡人心 。
還在趙構剛剛稱帝、迫於金兵南下、到處逃竄流亡的時候 , 就下詔令地方各路舉行科舉考試 。
宋代統治者對科舉制的重視和需要 , 正好推動了知識分子階層的崛起。
( 一 ) 進士 及第人數猛增 唐、宋、元、明、清各代進士及第人數的統計數據顯示 :
唐代289年期間進士及第者 6427人 , 平均每年22.2人。而宋代319年期間共取錄進士33500餘名 ,幾乎是唐代的5倍。
同時 , 宋代也是歷個朝代中每年平均取士最多的朝代,在宋代 , 取錄進士每次超 過 5 0 0名的有 2 3 次 。
宋仁宗在位 4 1 年 , 由進士 科入仕者達 4570人 ,
年平均111.5人 , 宋徽 宗在位 25年 , 取進士 5500餘人 ,
年平均 2 2 0名 , 南宋理宗寶慶二年取進士約 800至 900名。
宋代與唐代相比 , 錄取進士人數成倍增加 , 極大地刺激了中、下層人士的讀書慾望 , 加速了知識分子階層 的興起和社會流動 。
(二) 知識分子階層擴大 宋代大力推行科舉制度 , 給中小地主及其他中下階層人士帶來了科舉及第— 垂直流動的契機 , 形成了提倡讀書、大辦學堂的熱潮 。
在宋代 , 不少君主大力宣揚學而優則仕 , 相傳宋真宗還親自作了一首 《勸學詩》 :
「 富家不用買良田 , 書中自有千鍾粟 。 安房不用架高梁 , 書中 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 良媒 , 書中有女顏如玉 。 出門莫恨無人隨 , 書中車馬 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 , 六經勤向窗前讀 。 」
總之 , 宋代統治者以名義為誘餌、以科舉製為手段選拔人才 , 客觀上大大地推動了當時教育的發展 , 片就了一大批知識分子 。
據記載 , 宋太宗淳化三年 ( 公元992年 ) , 各地舉送禮部省試的貢生達1700餘人 。
南宋時期 , 曾到京都臨安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達10萬之眾 。有人作過統計 , 在公元11 0 0年 , 科舉出身人數達35800人 , 佔全國當年總人口的 0.036% , 在公元 1200年 , 科舉出身人數達64500人 , 佔全國當年總 人口 的 0 .101 % 。 從這些數據中 , 可推知宋代知識分子階層人數相當可觀 。
( 三 ) 知識分子階層有較大的勢力與影響在宋代 , 由於科舉制的推行 , 進士及第人數倍增 , 知識分子階層不斷發展壯大。
通過科舉考試 , 大批懷有真才實學 的中下層知識分子得到朝廷重用而身居要職 , 為當時社會政治 、經濟、軍事的繁榮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他們中不少人功績卓著、 品行高尚, 既受君王重視 , 又得平民敬仰 。
所以 , 此階層在當時社會中有較大勢力與影響 , 這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
第一 , 統治者十分重視。
科舉考試 , 人才薈萃 , 宋朝歷代君王都要親自過問科舉事宜和專發詔令 , 提出具體要求和規定。
咸平元年 , 宋真宗在崇政殿召見省試主考官時說: 「 貢舉重任 , 務選搖寒俊, 精求藝業 , 以副聯心。」
這其中有統治者為了緩和社會矛盾 、分散 民眾注意力的成份 , 但客觀上產生了尊重知識 、 尊重知識分子的效果。
第二 , 每次省試都傾動京城 , 省試貢士的儀式隆重莊嚴 。
說明中下層知識分子在科舉制的過程中有較大的影響力 , 受到社會關注 。
第三 , 確立殿試製度 , 一方面嚴格了科舉制度 , 另一方面提高了進士的身份地位 。
宋太祖趙匡胤在開寶六年 (公 元9 7 3年 ) 確立了殿試製度 。宋太宗於太平興國 二年、 三年間 (公元9 7 7 、 9 7 8年 ) 兩次親試禮部舉人 , 並規定殿試 貫穿於宋代的科舉 。
第四 , 宋代殿試不再黝廢和進士及第直接做官 。
這一 方面 是封建君主藉此顯示皇 恩浩蕩 , 通過封官晉爵拉籠利用知識分子為其統治服務 , 另一方面 , 也是知識分子 與皇權鬥爭 , 封建君主為了遨 免與落選進士者發生直接矛盾 。
另外宋代進士及第人數增多 , 它既符合統治者選才用人的需要 , 也符合廣大知識分子階層的利益和願望 。 同時 , 也是知識分子階層勢力和影響在逐步擴 大的表現 。
二、 改變了官吏階層的結構
科舉製為中小地主和中下層知識分子提供了 「 朝為田舍郎 , 暮登天子堂 」 的可能性 。
通過科舉 , 一大批才華橫溢的知識分子 步入官吏行列 , 憑著他們的真才實學在政治、 經濟 、 文化 、軍事等領域 , 為宋王朝 中央集權竭盡全力 , 為國家的穩定和繁榮作出過重要貢獻 。
其中最有影響的人物有: 薛居正 、呂蒙正 、 寇準、王欽若 、呂夷簡、范仲淹 、文彥博、王 安石、李綱、文天祥等優秀官員 。
據記載, 宋太宗在位21年 , 通過科舉而授予官職的將近1萬人 ,北宋末年的一次取士 , 僅進士即達800人。
還有諸如改革科舉制度 , 王安石創立太學三舍法時 , 上捨生畢業成績優等的可免試授官, 宋徽宗崇寧年間 (公元 11 0 2一 1106年) , 蔡京執政時 , 仿效王安石新法 , 增加太學生名額 , 實行畢業授官 , 呈現 「 天下取士悉由學校升貢」 的局面 。
科舉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以恩蔭和世襲及其他方式選拔官吏。
宋仁宗慶曆三年 (公元 10 4 3年) , 范仲淹授以參政知事 , 主持了朝廷要政。 他倡導 「 明黝昏「 、「 抑僥倖」 , 勻認為官員握升應根據他的能力和功績 , 反對過去那種循資升級的作法。
同時縮小恩蔭範圍, 嚴格了標準 , 權貴的恩蔭人數減少了很多 .
通過科舉, 使一大批中小地主 、 自耕農 、手工業者等出身的文人垂直流動升遷到高、中、低各等級的官吏崗位上 , 相對地改變了官吏階層的出身構成 , 大地主 、 封建貴族通過恩蔭為官的人數相對減少 , 中小地主 、 自耕農、手工業者等 中下層身份出身者為官的人數比例大為增加。
三、 提高了社會的整合程度
統治階級根據自己的需要 , 大力推行科舉制 , 從某種愈義上講 , 減緩了宋代社會矛盾 , 提高了社會的整合程度 。
第一 , 通過科舉制 , 大批中下層優秀知識分子被選拔出來並被委以重任 , 為當時的社會 穩定與發展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如官至參知政事的范仲淹一樣 , 大批家境貧寒通過科舉獲取功名後優國憂民的知識分子 , 在朝廷上下 、民眾之中享有極高的聲譽 , 為民眾安居樂業 , 為社會政治 、 經濟與文化的穩定、 發展 , 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他們中不少官員正直剛正 、 廉 潔為 民 , 救黎民百姓出水火之 中 , 懲豪強惡霸於利刃之下 , 使社會得以安寧 、 百姓得以聊生 。
科舉制使一批有真才實學的知識分 子有機會到重要部 門任職 , 既發揮了他們的才幹 , 也避免 了若他們中部分活動能量大 、 組織能力強者因不能獲取一定官職而對社會不滿所引起的社會 震蕩。
第二 , 科舉制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 , 減緩了社會矛盾 。
當時 , 大批讀書人為了求取功名 , 日夜寒窗苦讀 , 不間世事 , 深信有朝一 日能科舉及第,這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統治階級與中小地主階級及中下層知識分子的矛盾 。
同時 , 大批讀書人受統治階級推祟的 「 君 、 臣、 父、 子」 等封建倫理道德的束縛 , 在某種意義上講也成為社會矛盾緩解 、 社會整 合加強 的重要因素 。
第三 , 統洽階級通過變革、 完善有利於籠絡人心的考試辦法以緩和矛盾 。
這可從三個方 面看出 :
1 . 確立殿試製度
趙匡撤在確立殿試製度時曾大力吹噓舉行殿試是為了避免官僚貴族舞權作弊 , 如是說 : 「 向登科名級 , 多為勢家所取 , 塞孤貧之路 , 今聯躬親臨試 , 以可否進 退 , 盡革前弊矣 。 」
其實 , 殿試最本質的原因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和 使舉人們對君王感恩戴德 。
2 . 科舉及第直接授官 , 不必吏部加試 。
在唐代 , 殿試後的及第進士必須經過吏部的嚴格考試 , 通過者方能授官。
在宋代 , 凡經過省試 、 殿試以後 , 朝廷便立即授予 官職 , 且成績名列前茅 者很快就可獲得高官。
據考證 , 仁宗在位的 1 3 屆科舉每屆前 3 名的39人中 , 絕大多數都獲高官厚祿 , 沒登上公卿位置的僅 5 人。
這兩點都給人們以公正的假象, 把大批讀書人引向死記硬背 、 關門讀書的衚衕 , 落第者也只怨命苦 、不怨朝廷 。
3 . 實行 「 附試」 。
為了緩和矛盾 , 關照朝宮親朋戚友 , 皇帝准許多 次省試落第者另立名冊 , 陪同考生參加殿試 , 叫作 「 附試」 , 也稱這些人為 「 特奏名 , 。
皇帝這樣優待考生 , 大規模地錄用考生 , 為的是攏絡中小地主和中下層知識分子 。
宋朝有人就認為科舉大量取士是一種高明的統治手段 。 另外 , 科舉考試也加強了社會各階層的相互接觸、 了解與溝通 , 加速了社會的垂直流動 有利於各社會階層的整合。
宋代大力推行科舉考試製度 , 總地看來推動了社會的發展進步 , 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它的衰亡。
但宋代科舉制多倡導死記硬背經史與詩賦 , 也限制了人才的 發展 。
王安石在《讀進士試卷》 中嘆說: 「 文章始隋唐 , 進 取歸一律。 安知鴻都事 , 竟用程人物 。 變今磋未能 , 於己 空自咄 。 」
再者 , 宋代雖大力推行科舉取士 , 但每次取士只不過數百人而恩蔭任官一次則數千人 , 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科舉取士 的競爭機制 , 阻礙了人才平等競爭的社會分層與垂直流動 。
TAG:古風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