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是自由者的樂園,新民的搖籃……
大學理念論綱
徐顯明
原發:《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第六期
哲學園鳴謝
1、大學是什麼
大學之「大」,在於大德、大愛,在於大學問,在於有大師。
「大德」意味著一所大學有擔當民族責任的德性。
「大愛」指的是以真理為信仰對象而升華的愛。教師對學生的愛,學生對老師的愛,因除去了世俗私利而成為「大愛」。父母之愛尚有自私的因素,教師基於傳播真理而對學生的愛則是超越了回報要求而具有神聖性的愛。
大學還是做「大學問」的地方。她追求的是「大道」,而非以謀生逐利為目的的職業訓練所。
集「大德」、「大愛」、「大學問」於一身的,堪稱「大師」。
大學之「大」,也包含有「大樓」的意思,它比喻大學應有良好的辦學條件,甚至包括為教員提供維持其尊嚴的待遇。
大學之「學」,即「學府」、「學人」、「學問」、「學業」。大學是學者的共同體,是為「學府。教師的活動是「學術,學生的活動稱為「學業」,他們共同維護學統,都是追求「學問的「學人」。合之則成大學之「學」。
大學是自由者的樂園。
1929年,陳寅恪在其所作的王國維紀念碑銘中,首次提出以「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為追求的學術精神與價值取向。他向中國兩千年的「學」、「仕」不分的傳統提出了挑戰,堪稱體悟現代大學精神的知識分子先驅。
「自由」不是排斥權威,而是要排斥資本的權威、政治的權威、宗教的權威,確立知識的權威。
有思考能力的個人永遠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最終源泉。有獨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方有探索和創新的自由。
大學是新民的搖籃。
《大學》有言:大學之道,在親民,在明明德,在止於至善。「大學」,即大人之學,是做大學問的地方;「親」同「新,大學的使命在於培養一代又一代的新民,當每個人都成為新人時,「民」也就形成了。
當年梁啟超辦《新民叢報》,「新民」也是意在「去愚」,變換民智,以圖民族富強。
大學是社會的燈塔。
大學不限於傳播知識,她還是傳遞價值觀的地方。她應占居社會的精神高地,成為普羅大眾心靈中仰望的凈土。大學是社會的燈塔,當社會陷入黑暗時由她發出光明。點亮燈塔的是思想,沒有思想的大學,就是沒有光明的大學,也是被籠罩在黑暗和世俗中的大學。
大學是創新的活水。
大學是一批值得尊重而又有經驗的人和一批充滿激情而又渴望知識的人激蕩思想的地方。魯迅先生在《我觀北大》中說:北大是常新的。其實這是對所有大學的期望。
為什麼大學是常新的?她每年都有新的學生,每年都有新的教師。如果她每天再有新的知識、新的見解、新的思想產生,大學就真正成為社會精神財富的源頭活水。
這樣,不但大學是常新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將是常新的。
大學是真理的福地。
哈佛的校訓是:「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士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對此,我們心生景仰之餘也不免慨嘆其深意:聖賢如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者,其地位也高不過真理!倘若沒有「吾愛吾師,吾猶愛真理」的境界和勇氣,蘇格拉底之後就不會有柏拉圖,柏拉圖之後也不會有亞里士多德。
耶魯大學的校訓是「光明和真理」,是否有光明在於真理、真理即光明之意呢?哈佛校長索馬斯在耶魯建校三百周年慶典上說,哈佛與耶魯實乃互相鞭策、共同進取的戰友,他們共享信奉真理、寬容和思想的力量這一價值觀,並為之奮鬥不息。
大學是文化的酵母。
一個人一生中需要三個「母親」來塑造他的品格:自然品格是母親給的,民族品格是祖國給的,文化品格則是母校給的。大學既傳遞知識,也滋養文化。不同的大學必然有不同的文化,其區別即是不同的大學不同的傳統、所秉持的理念與洋溢於外的校風。
一個人進了大學,就像進了一個發酵池,他會受到大學的熏陶。母校的文化味道,必將與他終生相伴。
大學是知識的源泉。
知識是大學生活的中心。大學對知識有五種處理方式:傳播知識、運用知識、收藏知識、創新知識、交換知識。
大學不是公司,她是非營利性的,因此可以專心於知識和真理;大學不是政府,無需隨一時的政治需要或俯或仰,因此可立足長遠,心無旁騖地追求知識。
斯坦福大學校長造訪中國時在一次演講中說,在歷史上,大學是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今天的大學,在這方面又被賦予了更多的期望,特別是在知識創新方面。由於產業界對長遠的基礎硏究缺乏興趣,大學的作用再次凸顯。只有紮根於基礎研究的肥沃土壤,才會有應用研究的百花齊放。
大學是道德的高地。
大學有兩堵牆。一堵是有形的牆,牆外是世俗的,牆內是高雅的。
大學內的人,要成為一個道德的共同體,遵從高尚,創新文明,拒絕世俗,拒絕功利。
另一堵牆是無形的,是心靈上的。大學教師應有一種道德的擔當,自覺做公民的表率、社會的楷模,人之師表。只有共同遵從高尚,才能組成道德的共同體。
大學是良心的堡壘。
有大學對社會的良知,才有五四運動。大學關心政治進步、法治昌明、文化繁榮、社會公正。這四個方面,是大學的良心所在。大學是收藏社會良心的地方,當社會無德時,大學還有德。當社會因為物慾橫流、政治腐敗而使人們心靈墮落的時候,大學還應以其獨立、自由、公正的品格予以對抗。
企業會因唯利是圖、不顧公益而無德,政府會因派系鬥爭、喪權辱國而無德。如果一個社會連大學都墮落了,社會的良心也就淪喪殆盡了。
大學是知識的共同體、學術的共同體、思想的共同體、文化的共同體、道德的共同體。這就是大學的本質所在。
2、大學如何區別於社會
政治的權威在政黨,管理的權威在政府,民主的權威在議會,公正的權威在法院,資本的權威在企業。
大學區別於上述組織機構的本質特徵是:與五個共同體相對應,她是知識的權威、學術的權威、思想的權威、文化的權威和道德的權威。政治與資本的原則是管理與服從。要麼少數服從多數,要麼下級服從上級。而大學的原則則是自由與真理。真理掌握世界的規律,正好相反於政治對社會的管理,她運用的原則不是少數服從多數,而是多數服從少數。因為任何真理都首先被少數人所掌握。哪怕掌握真理的只是一個人,其他人都要向這一個人低頭。
政治管理與企業管理的紐帶是權力與資本,而大學管理的紐帶是知識。知識既產生思想,又產生美德。知識與學術是大學活動的基礎——教學是傳播知識,研究是創造知識,為社會服務是運用知識,整理圖書信息是收藏知識,國際交流是交換知識。對知識和學術的立場與態度是大學制度的源淵與價值標準。大學內的權威不以管理者為代表,而以知識的貢獻者為代表。誰能創新知識,誰便是大學的權威。由於知識領域的不同,大學內可以有若干個學術權威。這與政治組織只以上級為權威,企業只以大股東為權威是有天壤之別的。
大學之所以需要管理,是為了使各種知識和學術活動相互銜接得更加完善,管理是為知識活動服務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校長既非知識的代表,亦非真理的化身,他只是為改善學術活動而存在。教授才真正代表知識,代表真理,代表大學水平。
換言之,教授就是大學,校長是服務知識與學術的人。校長與教授的關係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校長不是管教授的。相反,只有教授才可產生校長和決定校長。此亦大學不同於社會組織之特徵。
3、中國高等教育理當遵循的十條規律
1.培養人才始終是大學的根本使命。但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和使多少學生成才便把大學與大學區別開來了。學前教育,是使人認識人的教育,其側重於兒童良習的養成;基礎教育是使人成其為人的教育。在基礎教育完成的時候,受教育者應成為具有公平正義、自由平等、民主法治意識的合格公民;職業教育是使人成其為匠的教育;高等教育則是使人成其為才的教育;研究生(論壇) 教育是使才成其為器的教育。使人成才成器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
2.學術創新是大學水平的根本標誌。學術分為:傳播性學術、整合性學術、運用性學術與創新性學術四種。創新性學術是各種學術的最高代表。創新性學術可以帶動其他三類學術的發展。創新能力的高低可以把大學的水平高低分得清清楚楚。能進行學術原創的大學,就是一流大學。能跟進與模仿的大學即是二流大學。無創新能力的大學便在三流或三流以下的大學。
3.為社會服務是大學的基本職能。助推社會發展靠科技,而引領社會前進靠思想。大學既應是社會進步的發動機,亦應是把握社會發展方向的思想庫。
4.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大學永恆的主題。此處的質量觀應是全面的質量觀,既包括理念、校風、文化、傳統等方面的質量,也包括生源、師資、辦學條件、制度等方面的質量。
5.學科建設是大學的龍頭工作。以學科發展帶動學校其他工作的發展。
6.師資隊伍建設是大學的主體工程。辦學興校靠教師,以教師為本位是大學特有的本位觀。所謂人才強校,指的是教授強校。
7.追求真理、追求自由、追求進步、追求至善是大學的靈魂和精神。
8.改革是大學發展的動力。
9.辦出特色是大學的目標定位。
10.為教學科研服務,為學術服務,為師生服務是大學管理工作的目的。
此十條,當為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基本規律。
4、大學有無「第四大功能」
1088年義大利的博洛尼亞大學成立,大學的第一功能形成,即大學工作以培養人才為中心。
1810年洪堡大學成立(今年是其200周年),大學的第二大功能形成,即大學除以培養人才為中心外,也以科研為中心。由此形成「洪堡精神」。
19世紀30年代,以美國部分設農學的院校及西部地區的院校為發端,把「腳上踩滿牛糞的教授就是最好的教授」作為評價標準,開闢了高等教育的新功能,即把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為社會服務相結合,將為社會服務與推動社會進步作為大學的第三大功能。
進入21世紀,特別是美國「911」事件發生後,高等教育在世界範圍內正發生兩大具有普遍性的變化,其一是大學的國際化水平迅速提升,各國都用國際通行的標準評價大學。其二是大學開始利用特有的優勢促進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融合,以消除不同文化之間的衝突,進而促進世界文化和諧。
這是否意味著,大學在承擔教學、科研、為社會服務三大功能外,正在形成第四大功能——促進文化和諧的功能?把不同的文化,尤其是文化中具有本質性意義的價值觀與宗教等,置於同一個平台——大學,可以使不同文化在交流中相互理解、借鑒、吸收和融合,進而消除歧解、敵視與衝突,最終達成共識與和諧。該功能,因國家、企業、國際組織等的職能所限而無法承擔。唯有大學,才可助其實現。
真正的大國,最終表現在文化上。政治上的決定力,經濟上的影響力,軍事上的威懾力,制度上的被信賴與文化上的被嚮往,這五大要素的集合,才造就大國與強國。因此,欲強其國,必強其文化,欲強其文化,必通過教育。
把促進文化和諧作為大學的第四大職能,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在世界各地所設立的孔子學院,是中國大學承擔中華文化對外傳播職能的開始,也是中國大學自覺履行第四大職能的開始。隨著中國一批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和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的建成,中國大學的國際化水平將大幅提高,中國大學主動承擔把中華民族文化變為世界所嚮往的文化已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5、如何理解大學的「創新」
創新是一個思想體系,而非僅指「科技創新」。
大學創新的最大特點是綜合性和基礎性。如果把現有的知識體系分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四大類的話,那麼很明顯,它們創新的功能和意義是有著巨大差別的。
自然科學所有學科最高水平的創新,就是創新知識。新知識一經產生,新概念、新規律、新定理、新範疇都會產生。在科學原理的創新上,只有第一,沒有第二。追求新知識是自然科學的基本功能,該功能主要由大學承擔。
對工程技術類學科而言,最高水平的創新是創新方法。所謂新工藝、新流程、新手段等都屬於新的方法。工程技術因是對科學原理的運用,所以同一原理可以產生若干運用的方法。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主要靠科學技術的進步;但每一項科技進步,都會既造福於人類,同時又遺禍於人類。
對社會科學學科而言,最高水平的創新,是創新思想。每一個新判斷,都是思想的萌芽;系列新判斷形成理論,理論的系統化就是思想。大學之所以是思想的淵藪,就在於大學的社會科學以產生新思想為存在理由。
對人文學科而言,如文、史、哲、藝術等,其最高水平的創新,是創新一種文化,即揭示給社會一種更高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的,使人更明確因為什麼而生存和發展。
上述四種創新何者更重要?這應視為偽命題。他們各有其重要性。我們不可以其一種為標準,而言其他與之同等重要。因為當說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同等重要時,實質上判斷者已是以自然科學為參照,而將社會科學客體化了。換言之,當說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同等重要時,這正是在突出自然科學而貶低社會科學了。它們之間關係的正確表達應是:各有各的重要。即科技創新與人文社科創新,各有各的重要。
除了上述四大類創新之外,大學在創新上的更大貢獻,在於她要訓練一代又一代新人的創新思維。沒有創新思維,就沒有一切形式的創新;創新思維,是各學科創新的前提。大學培養人的質量,除了德性方面有差別外,其實更大的差別在於不同的大學所培養的人才在創新思維方面所表現的差異。
創新思維的形成,來源於三個體制性的保證條件,其一為創新者主體性的具備或恢復;其二為創新者具有自由的精神;其三是創新者有懷疑和批判的能力。大學在創新問題上,承擔的最根本的任務,是以大學體制所保證的使培養出來的人具有創造性思維。
6、與創新同等重要的是什麼
大學的創新能力決定了其研究水平。與大學創新能力處於同等重要地位的另一種能力,是大學的守成能力。有無守成能力,是這所大學能否形成傳統與特色、價值與精神的關鍵。也是其是否受人尊重的決定性因素。
世界上(包括中國)一些歷史悠久的名校,地位之所以越來越低,甚至越來越不像自己的過去,不是因為其創新能力下降了,而是因為其守成能力喪失了。
守成對一所大學來說,有三個重要意義:
其一,並不是所有學科都以創新為水平標準。對一些學科而言,培養學生的守成能力比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更重要。如法律學科。法科學生的第一能力是守護法律的能力,而非其變革或創新法律的能力。再如宗教、道德、倫理等學科,其學科水平也是由守成能力表達出來的。
其二,守成對一所大學的傳統而言,比創新更為重要。對優良傳統而言,創新不是功勞而是災難。在傳統方面進行創新,無異於毀掉傳統。其
三,守成對大學共同的精神而言,預示著要有十倍於創新的勇氣。因為,大學精神是高尚的,是聖潔的,她無時不受到世俗的、功利的甚至公共權力的扭曲和蝕剝,要抵禦各種社會侵襲,有時甚至需要守護者作出犧牲。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創新是一所大學的靈魂,而守成則是一所大學的腳跟。兩者同等重要。
7、何謂現代大學制度
大學制度是以大學功能為依據的,保證現代大學各項功能實現的制度就是現代大學制度。現代大學制度起源於1810年成立的洪堡大學。該制度的兩塊基石為: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學術自由表明了大學公共權力即校長權力對教師和學生的界限;大學自治表明了政府公共權力對大學的界限。
蔡元培出身於洪堡大學,他最早將洪堡精神和制度帶到了中國。蔡先生的偉大之處在於,他把「學術自由」發展為「思想自由」。在他校長就職演講後不久,歐洲就有人評價,中國雖無一流大學,但已有一流校長。
大學自治並非不接受政府管理和監督,而是指大學主要向法律負責,只做法律允許的事而不需向政府負責。現代大學制度涉及三層關係:
其一是大學與政府的關係。政府對大學是管理,還是監督,還是允許大學自治?這是大學制度首先要明確的。中國民主發展道路的重要基礎是基層自治,其範圍為城鄉基層組織的自治,如村民自治、居民自治、企業自治、事業單位自治。大學當在其中。
其二是大學與社會的關係,即社會資本對大學的作用。大學的意志是獨立形成,還是由出資方決定?現代大學制度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建立學校法人制度,明確出資人的財產進入學校後,即為學校財產。學校意志獨立形成,不受資本左右。
其三是大學內部關係,要明確大學的決策權、管理權、學術權與監督權四個平行權力間的關係,每一項權力都應得到其他三種權力的尊重,不允許其中的一種權力凌架於其他權力之上,更不允許一種權力替代或侵害另一種權力。
現代大學制度的價值取向是:追求自由,追求真理;制度的原則是:民主管理,人人平等;制度的形式是:遵循契約自由原則的辦學章程;制度的目的是:保證教師的學術自由與保證學生的受教育權;制度的特點是:扁平化的,學生與教師與校長是平等的;校長所用的管理手段是依法與依章程辦事,以協商和說服的民主方式動員和組織大家邁向共同目標,而非科層式,非強迫或命令式。
8、如何理解中國大學的「行政化」
中國大學背離大學精神的表現有:世俗化、功利化、工具化、行政化。其中「行政化」被社會關注的程度最高,其對大學本質的損害亦最大。
大學的本質是學術、知識和真理。大學本質被異化後,其功能正發生變化。她已從「知識共同體」演變為「經濟共同體」(各校都辦公司)、「利益共同體」(各院都創收,教師都兼職)、「社會共同體」(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職能由大學承擔)。歐美大學校長的肩上只有一副擔子,而中國大學校長的肩上卻有四副擔子。我們是在超荷負重的情況下追趕正在輕裝上陣的世界名校的。
學行政化的表現有:
其一,在價值觀上,從「只服從真理「「學術至上」的一元價值觀,已發展為 「管理至上」「利益至上」「數量至上」等的多元價值觀。堅守「學術至上」的教師人數在減少,在學校的地位被邊緣化。
其二,學術資源配置以行政為中心。校長、處長、院長几乎掌握了學校的所有學術與公共資源。教授、教師只是被配置的對象。要獲得學術資源,就必須獲得資源配置權。因此,教授爭當處長、院長便蔚然成風。這種學術資源配置模式不是大學的發明,而是大學模仿行政部門配置學術資源模式的結果。
其三,大學組織結構向地方黨政關係看齊。大學領導班子成員間的關係被地方黨政關係模式化,分為一把手、二把手等。在這個模式中,往往先政後學,先管理後學術,以政代學已司空見慣。
其四,工作機制行政化。科層制替代了大學的「扁平化」。以上下級關係,管理關係來設定組織機制。黨管政,政管學,機關管學院,院長管教師,輔導員、班主任管學生。大學不像學府而如同官府。
其五,在大學文化上,「民主」「自由」「獨立」「真理」「思想」「個性」等最有價值的要素正被「管理」「統一」「完成」「領導」「貫徹」等替代。在這種文化中,教師的「尊嚴」,學術的「權威」都要讓位於「管理者」。
其六,大學中最大的行政化,是大學承擔著不應承擔的社會職能。把應向師生員工提供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的政府職能由大學承擔,如子女上學、住房、醫療、養老等。大學去行政化首先應去其不應承擔的政府職能。
其七,大學及大學校長亦被行政級別化。
如何去行政化?
其一,回歸大學精神,用知識共同體標準重塑大學價值。
其二,改善大學的治理結構,將決策權、管理權、學術權、監督權設定為平行關係,以界限和程序保證其有效行使。
其三,改造資源配置體制,從教育行政部門做起。改革大學撥款方式,大幅度提高生均定額,將生均定額所佔撥款的比例提高到80%左右,將各種「專項」取消或合併。大學內的預算體制與撥款方式亦隨之作相應改革,將資源重心從學校移至院所。
其四,將大學承擔的其他職能剝離出去,讓大學「更單純一些」。
其五,大幅度壓縮教育行政部門中涉及大學的內設管理機構。大學內部也相應減少管理機構。將科層體制變為扁平體制。
其六,取消各種形式的行政級別。改革大學校長的產生方式,建立職業校長職務保障制度。
其七,用「一把椅子」的理念重構大學文化。一把椅子是指,當某個空間內只有一把椅子的時候,校長不要坐,處長不要坐,學生不應坐,唯有教師可坐。這個理念的實質是把管理觀念變為服務觀念,把尊嚴還給教師,把權威還給教師。
9、如何改進高校的科研體制
目前中國高校的教學與科研體制只能造就如下兩類人:
第一類是「會申請項目的教師」。即處心積慮申請項目,但做項目的目的是通過獲得科研經費和發表論文來滿足職稱晉陞或考核的形式要件。這樣的科研被稱為「無效科研」。其結果是,中國的各種科研經費都在大幅上升,總經費已經超過日本,但創新成果與經費投入之間卻並不成比例。
第二類人是「會考試的學生」。只會熟背知識,但缺乏批判性、創造性思維和實踐能力,一旦進入社會,各種不適應症就迅速顯現。
「重理工不重人文」「重數量輕質量」「重論文輕應用」「重專利輕轉化」「重形式輕內容」「重經費輕成果」的六重六輕是中國高校科研的普遍現象。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對科技評價標準設定與對人才評價體系的不科學。
實現從數量標準向質量標準轉化的措施有:
(1)以影響因子作為評價標準;
(2)以引用率作為評判標準;
(3)以對生產力的貢獻作為評判標準;
(4)以社會經濟文化效益為評判標準;
(5)以形成學派作為評判標準。
(6)以是否傳世作為評判標準。
完成高校科研方向的四大轉變迫在眉睫:
其一,把個人興趣引導至國家和社會重大需求上來;其二,把以學科為中心的科研模式轉至以應用和為社會服務為中心的模式上來;其三,把校內科研轉到行業發展的同軌道上來;其四,把中國團隊轉化成為國際團隊。
10、我們要辦什麼樣的大學
我們的目標是辦出世界一流大學。這是個遠大目標。在實現這個目標之前,我們應先使大學高尚起來,應使我們的大學回歸大學精神。我們要辦受人尊重的大學。
受人尊重的大學首先應彰顯她的德性。大學之大首在大德,大學之學重在學統。將大德與大學問集於一身且能代表學統者謂之大師,大師即世之楷模,學之源出。師德決定校德,也決定生德。大學之德不同於世俗者,首在所明之德要為天下儲人才,要為國家圖富強。要在義利上為社會所崇范。大學失德,首先失在功利與世俗上,失德的大學是無法受人尊重的。
受人尊重的大學要彰顯她的思想性。思想是一所大學的高度,有思想才有真理。社會的進步靠科技,而社會的方向靠思想。有思想的大學才令人嚮往。
受人尊重的大學要彰顯她的創造性。大學是常新的,她是社會青春與活力的代表,更重要的是她每天都有創新成果產生。創新是大學表達自己水平最重要的方式。能創新的大學才是社會的發動機。
受人尊重的大學要彰顯她的特色性。特色是大學的魅力所在。有特色才有價值,才不被人所忽視和替代。特色分為軟特色和硬特色。軟特色如學風、傳統、文化與制度。硬特色則表現在學科實力上。所有世界著名大學都是以自己學科特色著稱的。辦出水平,辦出特色,主要指辦出學科水平與特色。無特色就難以受人尊重。
把德性、思想性、創新性和特色性統一在一起,就是我們要辦的大學。這樣的大學一定是受人尊重的大學。
※從世界前沿,尋好書提高孩子寫作能力!
※黑格爾的理念運動:經由幻象的經驗之旅
TAG:哲學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