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沒有人氣的地方 為何仍被推薦為蘇州必去的老街
蘇州,在我的印象中,就像是個小家碧玉的姑娘一般,溫婉動人。每一次去蘇州,不論是上海的朋友還是蘇州的朋友都會推薦說去山塘街看一看,去平江路走一走,我其實真的很想問問你們,難道蘇州就沒有別的老街可以去嗎?真的就只剩下兩條老街了嗎?這個時候斜塘老街心裡有話說了,我好端端的大蘇州怎麼可能就只有兩條街,別的不說,就我斜塘也絕對值得一看!可能看到這裡你的心中也會有些許疑問,不好意思,斜塘您是哪位呢?
斜塘地名,最早見於南宋淳佑年間蘇州郡守鄭霖撰寫的《重修崑山塘記略》:「從新洋江出吳淞江、斜塘以至葑門。」早先的斜塘只是一個小江村,從明末向斜塘河以北轉移,逐漸成為一個集鎮。清朝初期逐漸繁榮後,集鎮以中塘江為界,一分為二,俗稱南斜塘和北斜塘。不幸的是北斜塘在咸豐年間毀於戰火,而遺留下來的南斜塘因李公堤的建成,經濟逐漸得到復甦,最終形成了商鋪林立的斜塘老街的前身。
聽當地的老人介紹說記憶中,斜塘老街是很窄的,街面彈石鋪地,兩旁便是鱗次櫛比的店鋪老宅。當年老街繁華時,往來的行人也是摩肩接踵,街邊的茶館內行令猜拳,擺地攤的叫賣聲聲,慰民橋人影穿梭,活脫脫的就像一幅水鄉清明上河圖。
雖說斜塘早在南宋時期便是因為水路商貿雲集,只可惜今日早已時過境遷,當時的商鋪早已人去樓空,只留下部分白牆黑瓦,然而蘇州城並沒有荒廢了這個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的老街,斥重資在原址復建了老街的部分主要街道,就連沿街的咖啡店,餐飲店也一律按照江南院落的格局去設計和規劃,所以眼前看到的亭台樓閣,庭院街道,無處不體現出江南水鄉的獨特韻味。
相較於每逢周末必然是人擠人,用餐時段一座難求的山塘街、平江路而言,斜塘老街的靜謐更多了一番古風和韻味,遊客到此閑庭漫步個個都是悠然自得,而不用擔心摩肩接踵,相對從容的挑選自己喜愛的餐廳,茶鋪,點上一壺清茶,登上臨河的雅座,細細聆聽老街上的評彈,那種清新脫俗才是真正屬於蘇州的味道,心中的優越感陡然倍增。
而評彈也成為斜塘老街的一大特色,基本沿街的商鋪都會擁有自己專門的卡座甚至評彈演出供遊客用餐時欣賞,每當夕陽西下,隨便走進哪個店鋪,你都能聽到極具蘇州文化氣息的評彈聲,遠離城市的喧囂,看著眼前的夕陽餘暉,總感覺這樣蘇州才是印象中的小家碧玉。
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樣,一直在尋找記憶中真正屬於蘇州的味道,那麼眼前的斜塘老街白牆黛瓦、青石成行。這裡,就是原汁原味的蘇州。
作者簡介:上海冷空氣 (攝影師、旅行家、自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