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黃梅戲:質樸小曲傳江南,三打七唱震古今

黃梅戲:質樸小曲傳江南,三打七唱震古今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從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雙雙把家還......"每每聽到此曲調我都忍不住跟著哼唱,就連眼神與身形也不由地隨之擺動。雖然這種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男耕女織的生活我無法感同身受,但聽著就覺得怡然自得。初次接觸黃梅戲是小時候奶奶每日早晨的唱念做打,日復一日的旁聽引發了我對它的興趣,我開始向奶奶打聽關於它的一切。

黃梅戲:質樸小曲傳江南,三打七唱震古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黃梅戲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是我國五大戲劇之一。它源自湖北省黃梅縣,在安徽省安慶市發展壯大,後來逐漸流傳於江西、浙江、江蘇、香港、台灣等南方地區。最早的黃梅戲只是採茶調,哼起來十分輕快。由於湖北黃梅縣地處漢江沿岸,地勢較低,經常發生澇災,當地人們為了生存,不斷東遷避難。一路上他們靠賣唱乞討為生,或許是因為採茶調易於傳唱且感染力強,所以沿線人們都十分喜歡。尤其是安慶地區的人們,他們對黃梅採茶調可謂情有獨鍾。不過他們並非原封不動的喜愛,採茶調雖淳樸明快,但過於簡單,所以他們在採茶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他們將安慶方言作為採茶調的語言基調並吸收了安慶地區原有的 "花鼓戲"、"彩花戲"、"羅漢樁"、"道情"、"連廂"、"睦劇"、"送儺神"、"蓮花落 ",特別是"青陽腔"、"徽調"等多種民間音調和戲曲藝術的演出內容與表現形式。

黃梅戲:質樸小曲傳江南,三打七唱震古今

創新後的採茶調先由曲調變成小戲,接著又由"串戲"過渡到故事完整的本戲,後稱"黃梅戲"。這三者的區別在於故事情節的深淺與角色的多少。小戲故事情節很簡單,戲曲角色只有小丑、小生、小旦;串戲是由數個情節相關的小戲組合而成,所以情節比小戲複雜的多,其角色在小戲的基礎上加入正旦、老旦和老生;本戲的情節最為豐滿,角色更是豐富多樣。到了乾隆年間,黃梅戲得到進一步發展,形成了以"三打七唱"的演繹模式,這種模式一直延續到光緒年間。這一時期,黃梅戲的劇目豐富分明,劇種流傳甚廣。俗稱"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大戲以表現階級矛盾與貧富差距為主,例如《天仙配》《告糧官》。小戲大多演繹農民生活,例如《點大麥》、《紡棉紗》。雖然黃梅戲在安慶各方面發展都較為成熟,但一直以來它都屬於"草根舞台"。

黃梅戲:質樸小曲傳江南,三打七唱震古今

辛亥革命之後黃梅戲的發展越來越緊隨時代步伐,1921 年 6 月 14 日安慶水上警察在英商輪船上查獲了大批鴉片並將其焚燒,孫中山先生對此次焚煙給予高度評價。該事件對安慶人民鼓舞極大,當地人們受此啟發創作了《打煙燈》。 該小戲講述了一個吸毒者被多方規勸醒悟,最終砸了自己的煙燈,以表示與毒品徹底決裂的決心。辛亥革命勝利後,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廢除了"纏足"等陋習。為響應孫中山, 安慶戲班子創編《恨小腳》, 這在當時農村女性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這一時期的黃梅戲除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還出現了職業化的班社組織,這一轉變主要發生在上海地區。

黃梅戲:質樸小曲傳江南,三打七唱震古今

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期,一大批安慶人進入上海,其中一些手藝人和商販在閑暇之餘會小聚一會兒,再唱一曲黃梅戲。時間長了,清唱已滿足不了他們的娛樂生活,於是他們開始排練折子戲。1934年黃梅戲第一次以職業班社的組織形式赴上海。該班社在上海待了整整四年,於1937年回到安慶。這期間黃梅戲在上海戲曲界的地位蒸蒸日上。起初只有一部分上海安慶人前來觀看,但在班社藝人演出之餘時常走訪同鄉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上海安慶人不僅自己前來捧場,還鼓動上海友人前來觀看。上海人聽不懂,家鄉人就在邊上翻譯。一傳十,十傳百,沒過多久黃梅戲的名聲就傳至上海的大街小巷。

名聲效應對班社最直觀的影響就是收入的增加,但名聲帶來的收益是短暫的,讓觀眾流連忘返才是長久之計。所以班主既將演出場地擴大,又添置了不少設備。藝人們由於薪資的提高,演出熱情變得尤為高漲。在與上海人的接觸下,整個戲班的思想觀念得到轉變,他們一改過去異性扮演,採取同性扮演並結合京劇、豫劇、越劇等精華創作出一大批新穎的折子戲。後來由於抗日戰爭爆發,黃梅戲遭到嚴重破壞,直到建國後才得以恢復。

黃梅戲:質樸小曲傳江南,三打七唱震古今

建國後的黃梅戲在黨和政府的支持下,如同喜逢甘露,演出境況大為改善。 安慶市政府將兩個現存的民間戲班子給予扶持,施以調整充實,使之成為專業性黃梅戲劇團。另外政府還廣招人才,大力投入資金購買演出設備。這個時期的劇作家陸洪非、王兆乾和作曲家時白林等人創作熱情很高, 對黃梅戲傳統劇目的全本大戲和摺子小戲進行了吸收與剔除,並對其賦予新內涵:要求黃梅戲要緊扣時代主題,與社會緊密接軌,弘揚民族精神,實現政治與藝術完美統一。 1954年黃梅戲《天仙配》參加了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得成功。後來該劇還多次被改編成電影與電視劇,影響甚廣。另外一批新創作、改編的優秀劇目如《女駙馬》、《砂子崗》、《火燒紫雲閣》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熒屏上。2006年5月20日,黃梅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鄧海春 的精彩文章:

司馬遷與《史記》: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百戲之祖」崑曲:戲中之人嬉笑怒罵,戲外看客動情失魂

TAG:鄧海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