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衡陽災民被逼到吃草葉樹皮 官員卻手握救災物資壯飽肥腸

衡陽災民被逼到吃草葉樹皮 官員卻手握救災物資壯飽肥腸

抗日戰爭勝利後,在戰爭中遭到巨大破壞的湖南,各種自然災害和瘟疫又接踵而來。1946年剛經歷了戰火破壞的,還沒能夠休養生息的湖南根本無法抵禦災害,頓時整個湖南的災情更加的雪上加霜。當時湖南的災民數量和嚴重程度都比全國其他地方更為嚴重,而衡陽更是災難最重的城市。

根據1946年7月19日《大公報》的報道,衡陽作為湖南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尤其以市區和市郊三十里範圍內以及各水陸交通沿線為最。災民以各種草葉或野果調和糠皮充饑,甚至不乏吃樹皮泥土者。

最初衡陽救災物資極為缺乏,但到了5月份以後,儘管有不少救災物資抵達,但各式打著救災旗號的機構也相繼出現。這些標新立異的救災機構的出現,不但沒有讓災民手中的救災物資增加,反而一大批的「災官」、「災紳」一個個壯飽肥腸,生財有道。他們在救災的過程中,上下其手,官官相護,弊端百出,烏黑一片。

災民不但控告無門,更是不敢控告。在救災的過程中,不按災情輕重進行分配,一律照鄉鎮單位平均配給。在衡陽發放的救災麵粉,到1946年7月,大多數的保甲僅僅發放了兩次,每次僅僅發放三斤半,充當一周的口糧。少數的保甲名義上曾發放了三次,但首次僅僅發放四兩。

就連這少得可憐的救災麵粉,都不足量,要進行剋扣。麵粉受潮都還事小,往往被貪官污吏們從中抽取好面,擅自將石灰或豌豆、玉米粉等混入其中,因此造成發放的麵粉顏色不一,而食用後致病者極多。甚至有些鄉鎮的保甲長,欺騙對賑災不清楚的災民,將救濟的麵粉變成青苗貸款,與他們簽訂有償密約。

在所謂的災民收容所里,簡直如同人間地獄。每日兩餐各發兩瓢稀飯,不但不能充饑,還經常遭到發放人員的毆打侮辱,以至於許多災民寧願風餐露宿,流落街頭乞討,非萬不得已絕不走進收容所。

災民育幼院里的孩子曾悄悄的告訴記者,他們吃的所謂"牛奶」其實不過是米湯與豆漿的混合物。如果有外國人前來視察時,稀飯和乾飯尚可充饑,甚至還有罐頭可以吃。但一旦外國人一走,一切便有恢復如常。

在當時衡陽共有災民收容所8所,育幼院2所,共收容災民約6000餘人。收容的災民中以婦女兒童最多。1946年7月10日《大公報》記者在衡陽第三收容所中見到一位年紀88歲的老婦人,攜帶著多名孫子,擁坐在眾多災民中間,等待正在發放的一勺稀飯,處境極為凄慘。

在但是各收容所里,因為藥品缺乏,死於疾病的百姓比餓死的更多。在當時不少人在收容所里因為疾病與飢餓交迫,正處於垂死狀態。記者及視察團的團員都不忍細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民國時濟南熱鬧非凡的商業街 童叟無欺的瑞蚨祥把店開到了北京城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 抗戰時為日偽賣命的女警上色彩照

TAG: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