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職業教育,產業與學習者的需求錯位如何彌合?

職業教育,產業與學習者的需求錯位如何彌合?

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在一些國家的現代化進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目前對我國來說,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把產業對職業教育的需求轉化為學習者對職業教育的需求。這不僅需要改變職業教育觀念,還需要從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對職業教育進行改革。

原文 :《職教如何成為一種教育類型》

作者 |華東師範大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 徐國慶

圖片 |網路

職業教育界的共同願景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備受關注的一句話是:「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把職業教育建設成為一種教育類型,是近二十年來職業教育界的共同願景。早在20世紀九十年代初,國家開始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後,職業教育研究者們就開始了對這一問題的探索,其立論基礎是人才類型理論。到了21世紀初,這一問題成了職業教育研究者們關注的焦點,因為當時職業教育極不穩定的發展狀況,讓人們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只有把職業教育真正確立為一種與普通教育地位同等重要的教育類型,它才具有了長期健康發展的根基。到了今天,這一觀點在國務院文件中得到了明確表述,把它作為我國教育體系建設的一條基本原則確立起來,可以說是前期大量探索所結出的碩果。

關於這一判斷,人們存在兩種不同觀點。一種觀點認為,這是在職業教育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判斷,它標誌著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新的歷史的開始,因為它在國家制度層面要求把職業教育作為一種類型來看待;另一種觀點則認為,自學校職業教育誕生以來,它就是與普通教育不一樣,這句話只是表達出了職業教育的一種常識。後一種觀點自然沒有看到這一判斷的深遠意義。

這句話的深刻涵義在於,職業教育要成為一種不同類型的教育,而不僅是一種不同類別的教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差別,那是自學校職業教育誕生以來人們就意識到了的,但要使它成為一種教育類型,則有著遠為豐富和深刻的涵義。其中不僅涉及要重視職業教育,確保職業教育的穩定發展和政策公平,而且涉及職業教育成為類型所需要解決的許多內部建設問題。

僅改變職業教育觀念還不夠

然而,職業教育要真正成為一種教育類型並非易事。人們對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意義的判斷,通常是從產業發展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角度出發的。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我國毫無疑問要高度重視發展職業教育。可以說,沒有改革開放初期就確定的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政策,我們很難取得如此巨大的經濟成就,因為大量的勞動人口不僅不能成為人力資源,而且還會成為經濟發展的沉重包袱。印度經濟的發展已經說明了這一點。20世紀七十年代,印度確立了教育先行政策,但它們的教育先行是高等教育先行,結果導致大量大學生無法就業,同時產業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技能人才又極度匱乏。而經濟發達的國家,如美國、德國、英國、日本、韓國等,無不是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的國家。職業教育在這些國家的現代化進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目前對我國來說,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把產業對職業教育的需求轉化為學習者對職業教育的需求。我國職業教育發展面臨的核心問題是兩個需求的錯位。

要激發學習者對職業教育的需求,僅僅倡導人們改變鄙薄職業教育的觀念是不夠的。在我國,人們也曾一度極為嚮往職業教育,比如直至20世紀九十年代初,許多非常優秀的初中畢業生還是優先選擇上中專,而不是重點高中;當時的技工學校招生也不是問題,所有這些都是源於當時的中專和技校有著重要的制度作支撐,即中專畢業生可獲得幹部身份,而技校畢業生可以進入國有企業當工人。

人們對教育追求的出發點是很樸素的,即這種教育能最終給他們的生涯發展帶來什麼結果。如果一種教育給他們的人生帶來的是極不確定的結果,或是明顯低於其他人的結果,那麼無論國家如何倡導,也很難激發人們對這種教育的需求。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目前就是面臨這種狀況。因此,職業教育要真正成為一種教育類型,還是要在制度改革上下功夫。

從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進行改革

這些制度改革包括教育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

教育內部的問題是如何保證職業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內部的公平性,核心問題是如何給職校生構建通暢的升學通道。如果把職業教育辦成斷頭的教育,進入了職業教育就意味著不能再有升學機會,或者是升學機會很少,道路很窄,學習者怎麼會願意選擇職業教育?過去我們總是擔心,給職校生太多升學機會後,會導致許多職校生離開職業教育,違背了舉辦職業教育的初衷。然而實踐證明,開放職校生的升學渠道後,不僅沒有出現這種狀況,反而使得人們接受職業教育的程度大幅度提高。從高等教育角度看,多數大學認為職校生學習成績差,不願意招收來自職業教育的學生。學生成績差不是職業教育應有的狀況,而是現有制度設計不夠完善造成的。拓寬職業教育升學渠道,要重點考慮的是如何把職業教育的專業課程納入普通高考的科目範圍,比如與物理、化學等科目並列。倘若這一制度能建立起來,對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的改革都是有利的。

教育外部的問題,首先是要去掉各類崗位對學歷的不合理限制,尤其要打破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幹部與工人的身份壁壘,讓職業教育的畢業生能獲得與普通教育畢業生同等的就業競爭機會。過去我們的教育比較落後,為了保證重要崗位招聘的人員的素質,普遍採取了設置學歷門檻的制度,但到了今天,當我們的社會朝著越來越開放、成熟的階段發展時,這一制度已經顯得落後了。其次,要規範技能型人才的就業市場,使之從非正式勞動力市場、次要勞動力市場,轉向正式勞動力市場、主要勞動力市場。無論是升學還是就業競爭機會的平等,制度的對象畢竟只是少數人,對大多數學習者來說,促使他們接受職業教育的根本制度,還是對勞動力市場的完善,使不同職業的人獲得公平的勞動待遇。(作者亦兼任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職業教育教材建設和管理政策研究基地主任)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61期第5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一億轉發」幕後推手被端:真敢刷,那就抓!
知否,知否?最怕年少禿頭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