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讓人住得舒服的家,都是有規律可循的 | 攻略
一個舒服的家,能讓人在進門的剎那間卸下疲憊,換上舒適的衣服,癱軟在某個熟悉的角落,享受家的治癒。
雖然說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我們分析一下就會知道,能夠讓人舒服的原因其實也就那麼一些,我們裝修的時候,用結果導向逆向分析,就會知道什麼樣的家裝,才會讓自己舒服了。
一、通透、明亮、整潔
還記得孫燕姿唱《完美的一天》:大房子,落地窗,陽光灑在地板上。歌里描繪的場景,光想像就能讓人覺得舒適無比,莫名地心生嚮往。
除了硬裝上的採光好,還有軟裝上通透和整潔。
繁瑣的設計雖然自有它好看的地方,但最令人感到舒適的其實還是簡潔大方的。所以第一條就是傢具的線條要簡潔大方,整體的造型要通透簡練。
像中式裡面就有很多高足傢具,多用細線條來呈現美感,總體上遵循薄、細、透的特點,仙風道骨的架勢就出來一半了。
然後邊邊角角再保持圓潤一點,無形中就給人親切的感覺。
總結一下,不外乎窗明几淨、視野開闊、乾淨利落、大方得體、通透明亮、心曠神怡……之類的詞語,都是能讓人情緒轉向積極方面的。
二、清爽的配色
一說起新中式,很多相關案例確實都是用色比較深厚的,不能否認它的美,但卻不是最令人舒服的。
我們人對舒服定義之一,就是沒有負擔,讓人放鬆。什麼樣的配色,會讓人沒有負擔呢?用排除法也不難得到結果。
大紅大綠的高飽和度色彩肯定是不行的,太過鮮艷的顏色如果大面積使用,會讓人產生視覺疲勞,不妥不妥。
色譜裡面黑壓壓一大片的那些,肯定也不行,大面積採用就違背了通透明亮原則了呀,誰會喜歡黑洞洞的家,不妥不妥。
這樣一來就只剩下一些灰色系和淺色系了。然後再依據一些心理色彩法來選自己喜歡的。
以藍綠為主的冷色系有安神清新的作用,給人涼爽之感。如天藍,天青、嫩綠等。
以紅黃為主的暖色系有溫暖柔和之感,是非常女性化的色彩。如淺粉、淡紫、米黃等。
淺色系明快,灰色系溫柔,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就看個人喜好了。一般來說,也就是以莫蘭迪色作為大面積使用的同時,再綴以少量亮色、深色作為調配,舒服的同時,還會很好看。
三、自然元素——竹木藤、棉麻絲毛等
相信沒幾個人能抵擋的了自然材質帶個人的親切感了。
原木傢具——清淺的色彩,溫潤的木質,細膩的紋理,天然的質感……直接擊中靈魂。
在新中式家居風格里,用深色的木質傢具固然更有傳統的「古」韻,但若要論舒服程度,那還是淺色排前面。
然後還有編織也是極具特色和親和力的材質。編織工藝幾千年前就開始流行了,它們可以隨意彎曲做出各種造型,各種花紋,重量輕,還透氣柔軟,取材也方便,真是集各種優勢於一體。
藤編的東西還特別好看,柔和的淺黃色,給人清爽和放鬆之感,而藤編的紋理在變幻和循環之中有種特別的治癒系魔力,連強迫症都要被治好了。
至於棉麻絲毛等紡織品那就更不用說了,人對柔軟布藝的青睞早已融入血液成為基因,這些天然的材質,都具獨特的質感,它們聯結著人與自然。
四、整潔不凌亂
前面第二點還需要再細分一下,就是要注意整潔。凌亂真的是破壞心情,破壞環境的頭號危險分子,無論在什麼樣的家居環境里。
有人喜歡東西多,被那些自己喜歡的小玩意、日用品包圍的感覺,那就多用開放式櫃、架、檯面,讓那些寶貝們一個個分門別類地整齊擺放著,自有一種行列美,還有煙火氣環繞其中,滿滿當當的家才好像也蠻有安全感的。
這對於有收集控的人來說,真是相當友好了。
有人喜歡簡潔,那就多做收納式有門的柜子,將生活里的小東西們一個個都收進柜子,收進收納箱里,來個眼不見心不煩。清清爽爽的,也是一種美。
除了收納方面,其他的配飾也應該要做到簡而精,避免大範圍泛濫,同時屋子裡還要注意的就是整體感。從色彩到傢具到配飾等等,有了統一感才不會有凌亂和多的感覺。
五、給自己留一塊居心地
我在文章的開頭說過,慵懶的窩在家裡的某個角落,享受治癒。而這個角落,就是讓自己有歸屬感的,自在又放鬆的居心地。
可以是一個不用共享的單人沙發,可以是自己打理的綠意盎然的陽台、院子,可以是書房,是茶室,甚至是廚房。
在這些角角落落里,我們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自在、懶散、隨意、放鬆,或者專註,投入,沒人打擾。
真正能讓家變得溫暖舒適的,不是物體,是住在裡面的人。我們費盡了一切心思想要讓家更舒服一點,其實都比不上我們花那麼一點心思和時間,讓家庭和睦有愛,這比家徒四壁來的更溫馨,更更人滿足。
——end——
★更多關於中式家居內容,請關注「芳藝菲家居」
★芳藝菲——專註新中式,傢具及軟裝飾品一站式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