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社科院:漢族始於元朝,普通話也是被蒙古人改造過的漢語

社科院:漢族始於元朝,普通話也是被蒙古人改造過的漢語

中國社科院在關於本國歷史的對外英文研究報告中稱:現在中國的官方語言普通話,是由元朝蒙古人強行推廣到全國的,漢語中被大量地加入了蒙古語辭彙,漢語結構也被改造,包括「把字句」和「被字句」都是漢語被蒙古語同化後的特徵。清朝繼承元朝後,也使用武力繼續加強普通話的普及。

並且現在意義上的漢族也始於元朝,漢朝時期的「漢」是國號而不是族名,直到元朝蒙古統治者將國民分為四等,將漢人與一部分生在漢地的契丹人、女真人規劃在一起,統稱為「漢人」,漢民族從此誕生,蒙古人從中亞帶到東亞的回回後來也融入了漢人範圍。到了清朝,又把漢人的範圍擴充,把原本元朝時期的南人也併入漢人範圍,形成了今天的漢族。

而中國社科院的這些資料,是只對國外公開的,對國內尚未開放。

《蒙古帝國在中國統治以及蒙古語對中文的影響》的首頁。此學術報告由中國社科院曹廣順用英文寫成。

「今天特別有意思的是,雲南、貴州、四川人的語言跟淮河以北的語言與北京話同屬北方語族,因為蒙古人率先把這些地方征服了。漢語包括粵語、閩語、客家、吳語等七個語族,蒙古人先征服的地方說的就是北方話。而北方語族和南方語族差距很大,就如同外語。

中國現在所謂的官方語言是被胡人奴化後的語言。歷史上,中國北方長期受阿爾泰民族統治,所以北方話也就難免被阿爾泰化,從而丟失了大部分漢語方言所具備的特 征,還帶進來某些外族口音。比如大部分漢語分尖團音,普通話就不分;大部分漢語方言區分入聲和非入聲,普通話就不分;普通話的聲調有四聲:陰平、陽平、陰 上、陰去,而漢語的聲調分為八聲:陰平、陽平、陰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普通話的輕聲,實際就是聲調丟失,這種現象是母語無聲調的蒙古人留下 的特徵;普通話中的兒化音非常多,也是其他方言所沒有的。

現在普通話與漢語相去甚遠實際早就是漢語語言學的共識。這個不是新聞,常識而已。比如,現在普通 話只有平上去三聲四韻,實際上漢語為平上去入四聲八韻。還有,漢語無捲舌音,但有大量閉音節字,而普通話則有大量捲舌音,而少閉音節字。

金立國之時,西遼耶律大石立國於新疆中亞,對契丹漢人稱皇帝(西遷之部屬),對回鶻則稱汗,其世襲汗號漢譯『菊兒汗』或『古兒汗』,我們可以認為在南宋前 期,『菊』於『古』讀音在至少皇室官僚的漢語中讀音相似。而懂得廣東話的朋友應該也知道這兩個現代普通話發音已經非常差別的漢字,在廣東話里的發音仍然十分接近。同樣的例子是,英語中的『turkish』漢字中的『突厥』『土耳其』三者的發音在廣東話中發音仍然非常相近。

蒙古帝國征服了金國,再次為華北漢語(殺了90%華北人口,剩下的應該聽話了)帶來了新的語言和文化入侵。此時華北的新統治者是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支。元朝 的上層漢族官僚不習蒙古語者是不可能站穩腳跟的。而在征服南宋的過程中,江南漢民進一步移居嶺南,成了『客家人』,而他們那已經吳越化的(或者本身就是吳越語的)語言,再經過當地漢人的影響,就成了嶺南一帶的『客家話』。最終大元帝國不考慮你說什麼方言,只要不動搖大元帝國的統治就行。這個時候,經過阿爾泰蒙古語支入侵和影響的華北,首先在元朝大都形成了元大都話(當時稱為『天下通語』),這就是普通話的始祖。」

——中國社科院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如中國官方在對國內的宣傳中就用「5000年文明」來愚弄大家,但是在國際上,還是老老實實地承認中國歷史是3500年(從商代開始),如外研社出版的英文版《中國通史》,就將夏王朝與黃帝的傳說等乖乖地歸入「神話傳說時代」目錄下。我真是替我們中國人感到悲哀啊,原來我們本國人在官方眼中是比外國人要低賤一等的,連了解本國的歷史,都沒有與外國人同等的知情權。

選自:諸夏論壇、部落可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著名書畫家溥松窗的後裔
烏拉街的歷史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