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果樹不過房,屋後不插秧」古人的金玉良言,到底有什麼講究?

「果樹不過房,屋後不插秧」古人的金玉良言,到底有什麼講究?

我想很多人的理想生活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而如今很多人沒能滿足前者但卻在努力創造後者。在自己陽台種些花花草草,讓自己的生活多些綠色的點綴無疑是讓人心曠神怡的。有小院的更會在院子里種上樹木,夏季聽知了蟬鳴,四季聽鳥語聞花香,生活如此不亦樂乎。這樣的生活不僅是我們現在所嚮往的,即使古時候人們也是同樣嚮往,我們熟知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便在自己的家門前種了五棵柳樹。古人向來就非常講究,那麼在房前屋後種什麼也是如此。而「果樹不過房,屋後不插秧」便是因此而流傳下來的。

屋前種樹本是很常見的事情,如今市政綠化,很多家門前都有樹木綠葉。一眼望去絕對是一道靚麗的風景,而古時候也會在房前種樹,親近自然本就是人類的天性。但古人在種樹的時候卻也頗為講究,好比楊樹、桑樹等等就很少種在屋前,一是古人的封建思想,二來也是圖個吉利。即便科技發達的今天,很多農村同樣還有諸多忌諱,相信在農村生活的朋友定能感同身受,不過對於個中智慧我們應該懂得鑒別和去偽存真。

言歸正傳,「果樹不過放」顧名思義就是栽種果樹的時候要注意選擇品種,那些生長速度快,枝葉繁茂的就不要種在院子里。因為樹木太高會遮住我們的房屋,這樣會導致室內光照不足,陰暗生冷。我們都知道現在選購房屋時光照與通風也是重中之重,如果一個房子四面被擋,不僅讓人無法開闊視野,狹小陰暗的環境還會影響人的精神狀態。所以古人喜歡登高而呼,極目遠望正是如此。開闊光亮的空間更容易讓人心情愉悅,陽光照進屋子的感覺總是說不出的溫暖。

而「屋後不插秧」則是因為古人萬事圖個吉利,插秧就是插稻苗,而古時候的稻田幾乎都在屋前。因為秧的諧音和「殃」一樣,而古人通常忌諱這些與死亡磨難相關的字詞。聽起來確實有些荒繆,不過在古時候人們對科學的認知有限,加上生存環境並不理想,事故發生概率很高,而這些忌諱正是古人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事故的恐懼。

我們在學習古人知識的時候應當置身當時的社會環境下,這樣便能更好的理解古人所說的話語。這樣便不會被其過時的知識所誤導,古人的俗語中經常有一些消極言論是我們應當拋棄的,所以在學習古人知識的時候不能全盤吸收,應當識別其中的糟粕的精華。像屋後不插秧在今天就已經不適用了,而果樹不過房還是值得借鑒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上談賓 的精彩文章:

劉禪是「扶不起」的阿斗,那他兒子怎麼樣?其中一位是人中豪傑
曹植4步一首寫牛詩,全篇沒有「牛」字,曹丕無可奈何

TAG:史上談賓 |